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制备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测定,同时进行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以便给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预实验和L9(33)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对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分别进行澄明度检查、p H值检查、热原检测试验等质量控制研究。通过对患乳房炎母猪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采用二倍管稀释法测定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结果,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的最优配方为:每50 m L注射液中硫酸庆大霉素为1 g,氟尼辛葡甲胺为0.01 g,助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6%,稳定剂聚乙二醇为3%,抗氧化剂无水亚硫酸钠为0.06%。质量控制结果显示,注射液澄明度检查未检出可见异物,p H在7.0~7.5,无热原出现。从患猪奶样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1.18、2.35、4.70 g/m L;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2.35、4.70、9.39 g/m L。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分别是2.35、9.39、9.39 g/m L;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分别是4.70、18.78、18.78 g/m L。结论:确定了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配方,质量控制符合注射液要求,对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9株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定位,结果表明有4株菌株的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通过对中草药煎煮、水蒸气蒸馏等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耐药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发现大蒜油等对大肠埃希氏菌氨苄青霉素耐药性有消除作用;鱼腥草、紫草等对大肠埃希氏菌庆大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消除率分别为2.98%和4.20%.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分离于宁夏地区牛乳腺炎的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刚果红琼脂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用PCR方法对菌株的生物被膜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受试菌株有36株菌(72%)为生物被膜阳性菌株,有14株菌(28%)为生物被膜阴性菌株;受试菌株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icaA(96%)、sarA(76%)、fnbA(100%)、fnbB(100%);生物被膜阳性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生物被膜阴性菌株,但二者只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复杂,生物被膜的形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体外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测定了阿莫西林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动力学参数,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最低抑菌浓度(MIC)是衡量阿莫西林药效的关键指标,当阿莫西林浓度超过MIC时,初始浓度0.4~3.2μg/mL对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效没有影响.在消除半衰期为2 h的模型内,T>MIC在7.40 h以上时阿莫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在消除半衰期为5.5 h的模型内,T>MIC在11.76 h以上时阿莫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5.
彭芙  代敏  万峰 《中国兽医科学》2012,(10):1073-1080
采用琼脂平板2倍稀释法测定了草豆蔻水提物、醇提物、醇-水提取物、挥发油4个活性部位对15个不同种属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SPSS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4个活性部位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鲁氏不动杆菌和芽孢杆菌等11种菌株的抑菌活性的强弱;采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分析了草豆蔻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草豆蔻4个活性部位对受试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强;在4个活性部位中,以挥发油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强,除对4株单胞菌和7株大肠杆菌无抑菌活性外,对其余109株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94~1.87mg/mL和0.47~1.87mg/m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47~29.92mg/mL。草豆蔻油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和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小鼠有强的保护作用。高、中、低3个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80%,对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40%,呈明显量效关系。结果表明,草豆蔻挥发油是中药草豆蔻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奶牛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和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硒化新疆乌拉尔甘草多糖(Se GUP)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是否能够增强抗菌药物的抑菌效果及其免疫相关活性研究。采用微量法检测Se GUP与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筛选出3种较为敏感的常用抗生素;采用棋盘法测算出Se GUP与所筛选的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联合后的FIC指数,判定Se GUP与抗生素联合作用性质;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剂量Se GUP组小鼠血清中Ig G、IL-1、IL-2含量,确定其免疫活性调节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Se GU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为100、200 mg/mL;头孢噻呋钠、卡那霉素与Se GUP联合作用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均表现为一定的相加作用,其MIC值分别降低到25、50、50、50 mg/mL,而与恩诺沙星进行联合后的抑菌效果并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耐药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免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Se GUP对小鼠血清中Ig G、IL-1和IL-2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其中,高、中剂量组的Se GUP的提高作用显著(P0.05),与免疫抑制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知,一定剂量的Se GUP与头孢噻呋钠、卡那霉素联合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的同时,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并且Se GUP能提高小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本次试验结果为充分挖掘中药中有效成分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为寻找更多有效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的药物组合和对抗及减缓多重耐药菌株出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金银花、连翘和蒲公英等12种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对乳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和MBC)。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和蒲公英及其复方制剂对这4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试管 2倍稀释法对复方白毛藤注射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进行了测定 ,并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了复方白毛藤注射液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该制剂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巴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 1.5 6、1.5 6、12 .5 0、12 .5 0、2 5 .0 0mg/mL和 3.13、3.13、2 5 .0 0、2 5 .0 0、5 0 .0 0mg/mL;该制剂能使小白鼠白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百分率、血清总蛋白、血清球蛋白、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增加 ,高剂量复方白毛藤注射液 (0 .2mL/只 )组与对照组相比 ,上述指标于停药后 2 4h差异显著 (P <0 .0 5 ) ,停药后 7d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2013-2017年间广东省猪源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多重耐药基因cfr的流行现状,采集生猪养殖场和交易市场猪鼻腔拭子分离葡萄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PCR检测mecA和cfr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在采集的4099份样品中分离到葡萄球菌148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73株。猪源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泰妙菌素、克林霉素、沃尼妙林和氟苯尼考耐药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1.0%、90.2%、87.7%、84.6%、84.6%及82.0%,对利福平和利奈唑胺相对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1485株葡萄球菌中,mecA和cfr的检出率分别为39.9%和12.3%。cfr阳性菌株常携带多种耐药基因,cfr基因的遗传背景也呈现多样化。结果表明,广东省猪源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cfr的检出率高,应加强养殖业中抗菌药物的规范和合理使用,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高效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专性噬菌体,有效防控养殖场耐药病原菌感染,本研究采集奶牛场粪水样本,利用实验室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裂解性噬菌体,鉴定分析噬菌体的理化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测定裂菌效率及裂菌谱;通过模拟污染地面,研究该噬菌体的环境杀菌潜力。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双链DNA噬菌体SP-2,属于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裂菌谱广,不仅能裂解实验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而且对食源性及医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很好的裂解作用;在体外杀菌试验中,噬菌体SP-2可在3 h内裂解MRSA菌株PNB25;环境消毒模拟试验结果显示,经噬菌体SP-2喷雾处理后,对平板内细菌的杀菌效率高达90.8%。结论,噬菌体SP-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效、种内广谱的裂解作用,有望成为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种抗菌制剂及环境消毒剂。  相似文献   

11.
猪场环境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检测及其耐药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猪场环境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理,随机选取从规模养猪场环境中分离的31株大肠杆菌,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耐药性、PCR法检测其qnrA和aac(6’)-Ib基因存在状况,然后采用高温-SDS法对其中1株分离菌进行耐药质粒消除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的31株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四环素、洁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所有试验菌株中未检出qnrA基因,而可检出aac(6’)-Ib基因的有8株;通过对含aac(6’)-Ib基因质粒的消除,分离菌株可获得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表明猪场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而含aac(6’)-Ib基因质粒可介导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2.
以含量测定为指标,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进行处方筛选,同时优化制备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沃尼妙林注射液的含量进行检测;通过经典恒温加速试验,进行初步的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优选得到的注射剂的工艺处方组成稳定.HPLC法的回收率为99.59%,检测限为0.030 4 μg/mL,定量限为0.085 2μg/mL,回归方程y=1E+06x-25 120,相关系数r2=0.999 7.结果表明,研发的沃尼妙林注射液较稳定,适合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利用PCR技术扩增西尼罗病毒(WNV)E蛋白基因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质粒pET-30a(+)-WNV-E,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利用His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纯化后的蛋白经SDS-PAGE与Westernblot鉴定正确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WNV E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被成功表达,蛋白最佳诱导条件为37℃,0.8 mmol/L IPTG诱导5 h,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WNV E蛋白。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WNV E蛋白,证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WNV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新型疫苗的研发及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将构建的鹅细小病毒(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转染鹅胚成纤维细胞(GEF),每隔12 h检测VP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不同剂量分别通过基因枪轰击和肌肉注射免疫28日龄健康雏鹅,于免疫后第3、7、14、21、28、35、49、63、77和105 d采血,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结果,转染后第24 h即可在GEF中检测到GPV VP3蛋白,第60 h表达量达到高峰。试验组鹅外周血T淋巴细胞D490 nm值在免疫后第35 d达到最大。肌肉注射组和基因枪组免疫后第14~63 d、第7~63 d的D490 nm值分别与PBS对照组差异极显著;肌肉注射组及基因枪组免疫后第21~49 d的D490 nm值显著高于弱毒疫苗对照组;肌肉注射组及基因枪组免疫后第14~63 d的D490 nm值极显著高于空质粒对照组。表明,基因枪轰击和肌肉注射pcDNA-GPV-VP3均能诱导雏鹅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以含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VR-2332株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质粒pVR2332为模板,通过融合PCR方法扩增GP5蛋白第34、51位天冬酰胺糖基化位点缺失的突变序列,替换pVR2332质粒中编码GP5蛋白的DNA片段,分别获得重组质粒pVR-N34A、pVR-N51A。在体外转录后转染BHK-21细胞,转染后第48小时收集细胞接种Marc-145细胞,进行突变病毒的拯救。然后通过RT-PCR扩增拯救病毒GP5蛋白的编码序列,序列分析显示构建正确。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拯救病毒能够正常表达GP5蛋白。同时,中和试验结果初步表明GP5糖基化位点缺失影响PRRSV与中和抗体的反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不同糖基化位点缺失突变株的获得将为进一步揭示GP5蛋白糖基化与诱发机体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含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SjGCP)完整ORF的核酸疫苗,评估该核酸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及其保护机制,将编码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抱雌沟蛋白基因ORF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用重组质粒pVAX1-SjGCP三次肌肉注射BALB/c小鼠,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后第42天剖杀小鼠冲虫,计算减虫率及肝和粪便的减卵率,评估其免疫保护效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第3次免疫后小鼠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细胞因子IL-4、IFN-γ表达水平,探讨核酸疫苗的免疫机制。结果显示,小鼠经pVAX1-SjGCP质粒免疫后诱导了31.9%的减虫率,以及47.85%、68.04%的肝减卵率和粪便减卵率,与PBS组差异显著;pVAX1-SjGCP免疫组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比增加,细胞因子IFN-γ及特异性IgG水平提高,与pVAX1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血吸虫抱雌沟蛋白基因DNA疫苗能够诱导宿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产生Th1/Th2型混合的细胞免疫反应,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NSU/NSL ,利用RT PCR扩增出了H9N2株NS基因 ;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 pMD 18 T载体上 ,并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结果 ,获得了NS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子 ,扩增的NS基因包含NS1基因完整的阅读框架和部分NS2基因 ,其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他分离株NS基因比较 ,同源性达 96 %~ 99%。再将克隆的NS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 2 8a后 ,转化E .coliBL2 1(DE3)感受态细胞 ,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预期的蛋白表达 ,所表达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约为 30ku。  相似文献   

18.
用Oligo(dT)软件设计了 1对酸性核糖体磷蛋白P2 (arpP2 )基因特异引物 ,以pUC18 P2为模板 ,经PCR扩增出 36 6bp的猪囊虫arpP2片段 ,酶切回收后与经过相同处理的 pFASTBAC 供体质粒连接 ,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 ;对重组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后再转化DH10BAC 感受态细胞 ,提取高分子BacmidDNA ,用Lipofectin法转染Sf9单层昆虫细胞 ,待出现细胞病变后收集培养上清液 ,重新感染昆虫细胞 ,提取细胞DNA进行PCR鉴定 ,证明含有arp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成功地感染了昆虫细胞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堆形艾美球虫Ea1A基因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以抽提的广东株的总RNA为模板 ,利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获得了Ea1A基因部分片段 ,并将此片段克隆至pGEM T载体中 ,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 ,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将目的基因NP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NP,然后用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菌,并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将表达的蛋白利用His-Band Ni+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后可得到与目的片段长度相同的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显示此特异性条带与参考序列完全匹配,没有突变。纯化后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正确。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且表达产物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