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广场雕塑、纪念性雕塑、公共绿地雕塑、园林雕塑等,统称为城市雕塑。它的设计、建造是依附于城市环境众景观之中的以天空、街景、建筑、绿地为背景的,以广大市民为欣赏客体的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它应是既有审美价值,又有教育、纪念、娱乐等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在环境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雕塑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大多数城市的广场、转盘、绿地以及旅游景点,为城市的景观增添了一笔浓浓的亮色。纵观近年来城市雕塑的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作为专业…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36-36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眼睛”、“名片”和“历史教科书”,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需。年初以来,重庆市南川区按照“统一规划,科学谋划,精选题材,精心设计,出精品出形象,使城市雕塑成为重庆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的要求,如火如荼展开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3.
位于北京长安街延长线玉泉路西南侧的北京国际雕塑园随着“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的开幕而正式开园了。140件雕塑作品错落有致地放置在绿地中。 本次艺术展以“交流、融合、超越”为主题,目的在于通过此次艺术展扩大国内外同行在城市雕塑及相关门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城市雕塑与公众生存空间相“融合”,求得“超越”民族与地域性的局限,并能有所开拓与创新,使北京在和其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中实现对以往城币建设观念的超越,从而实现本次艺术展的国际性、艺术性、包容性和前瞻性的定位,真正达到公众与艺术的互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这次国际雕塑盛会为北京城市景点和2008年奥运场馆留下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作品,提升了北京城市文化品位,提高了雕塑在城币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为古老的北京增添了现代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4.
高照 《今日浙江》2001,(11):42-4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始重视城市雕塑建设,不少优秀作品已成为一个城市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历史的见证。然而,在我国城市雕塑方兴未艾的今天,要切实提高城市雕塑的品位,尚有不少问题有待研究与解决。一是形式。时下流行一种看法,以为越是抽象的作品便越现代,这有失偏颇。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与独创”的时代,一个“宽容与个性”的时代。只偏爱抽象形式就必然会妨碍了艺术多元的表现。值得引起我们警醒的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不少所谓的抽象雕塑,只是若干几何形体的不协调堆砌,缺乏个性,缺乏新意和特色,公式化、概念化已日渐成风。因此,加强城市雕塑建设,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另方面在借鉴西方文化有益东西时要注意突出个性,要有创意和特色。二是包装。过分的“包装”便有虚伪与欺诈的嫌疑,譬如在雕塑稿的设  相似文献   

5.
武宣研 《政策》2013,(6):73-75
文化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发展最深沉、最长久的动力。当今,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判断城市发展水平,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志。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以格局定高下,以文化论输赢。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五城"(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的战略任务,以此提升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空间艺术可以看作是城市建筑形式、地标式建筑、城市雕塑、城市空间风格的产物。城市空间艺术是具有超高话语权的城市元素,具有明显大众记忆标签,城市空间艺术作品,常被用来辨识和了解城市结构的线索。近年来,有关北京、台湾等地城市空间艺术的电影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像迈克·贝的吸金大片《变形金刚4》便出现了观众熟悉的长城、鸟巢和盘古大观等城市空间艺术作品。而《京城81号》更由于牵扯坊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大量舒适、宜人、质量高的物质环境,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环境。一个优美的环境空间,除了建筑、绿化、道路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外,合理地放置环境雕塑作品,是提升城市环境文化品位与精神内涵的有效办法。好的作品总是紧密结合当地的城市文化特点,激发出人们遐想,并产生共鸣。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她的精神面貌,最能充分体现在她的城市雕塑中,这话并不夸张,就拿合肥市政府广场来说,她的景观设计就最能说明问题。该景观设计运用了大量广场雕塑设计:在广场…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太注重单体建筑造型的独特与新颖,业主与设计师多都力图使自己的建筑成为业绩中的一个商业标记。“东方明珠”、“金贸大厦”,如同二十世纪初的“汇丰银行”、“沙逊大厦”、“国际大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城市象征,这些杰出的建筑仅仅是城市环境中的一小部分,作为一良性发展的现代城市还需要有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她应集景观、文化、艺术、科技于一体的城市环境,并为城市人们所共享。城市环境的品质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文明程度和民主程度。在以往的开发实践中,业主与设计师对城市环境的关注还远远…  相似文献   

9.
上乘的城市雕塑是城市空间美丽的音符,而拙劣的匠人制品却注定沦为遭到城市唾弃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0.
在新都市文化下的人们渴求也必须重新让我们的城市成为一个富有多样性的空间.以协调城市功能的方式同时也要把自然回归本质作为城市设计的标准.然而,在新都市文化下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载体,作为建筑界面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虚体的属性的载体,对于市民和公共艺术的关系而言,应着重阐述公共艺术在新都市文化中的功能空间及场所归属感下的设计体现,并对新都市文化下的公共艺术做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袁恩培  徐霜 《人民论坛》2013,(10):222-224
传统的“民俗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潍坊风筝为例,站在潍坊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层面上,研究传统的风筝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变,探析民俗艺术与现代城市品牌文化建设的关系,以期对实现传统的“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田然 《协商论坛》2007,(6):52-52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提高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并逐渐对其文化特色、艺术特色所反映的精神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环境的美观和整洁,而是寻求更多的艺术美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城市中,灯光照明艺术在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以"艺术城市"理念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要基于城市特质资源,凝练城市主题文化,将文化纳入城市顶层设计,用文化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以主题文化塑造城市环境,形成"唯一性"的特色城市;要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与当地的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4.
2l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世纪,人们追求的是更精致的生活和全面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城市生活中随处可以感受到艺术氛围,希望城市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因而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探讨和建设已经不是个别人的呼吁,而是时代的要求。一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既新鲜而又为人们所熟悉的名词,与我们的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领略到。(一)公共环境艺术公共环境艺术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自身规律和特性。它走出艺术的“阁楼”,与“公共环境”、整座城市、人的生…  相似文献   

15.
王川 《重庆行政》2016,(4):44-48
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始,我国城市化全面推进,城镇急速扩展.在这高速的发展之后回过头来,发现很多地方城市空间品质并不如意,主要表现在城市要素之间不够协调,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地方特色没有充分表现,城市难以给人留下印象.我国的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交通、生态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对优化城市环境却显得力不从心.规划与工程设计(建筑、景观和市政交通)之间存在着一段很大的真空.当城市建设从追求数量到进入追求质量(或质量、数量并重)的阶段,人们越来越多开始关注整体形态的完善、环境品质的优化、城市活力的提升和特色的塑造,城市设计也逐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范锐平 《政策》2012,(9):9-20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的跨越,也是文化的创造,最终体现为城市品质的锻造与城市功能的跃升。我们必须凝聚起对文化价值的深度认同和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的文化自醒、高度的文化自觉、奋发的文化自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力量推动城市蝶变,实现新襄阳的振兴与崛起。  相似文献   

17.
贺程 《前沿》2012,(11):173-175
全球化进程加快了全球各民族国家间的交流,同时对民族国家内部的文化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发达国家文化的冲击。本文从遣散、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等混杂化概念出发,探讨了城市空间中文化、政治的混杂特征,并以中国城市雕塑和纪念碑为例分析了混杂文化背后的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的城市雕塑作品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类,按所用材质可分为:铸铜雕、石雕、砖雕、水泥雕等等。按所处位置可分为:广场雕塑、园林雕塑、街头小品雕塑等等,按艺术表现手法可分为:具象写实雕塑、抽象雕塑,但最普遍是从功能上分类,主要有:一、纪念性城市雕塑。大多数是为了纪念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这种雕塑一般都有深刻的主题内容,采用比较庄重的艺术手法。二、装饰性城市雕塑。这类雕塑多与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切结合,不刻意要求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是发挥着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三、主题性城市雕塑。这类雕塑…  相似文献   

19.
王瑞 《今日浙江》2021,(17):43-44
对标对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文化浙江建设既是重要抓手,也是重要推动力,文化艺术繁荣既是重要目标,更是具有示范意义的重要标志. 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构筑大文化大艺术国际最佳生态区.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积极破解制约文艺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改革与创新,构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国内外艺术家心向往之的国际最佳艺术生态区.  相似文献   

20.
杭州,一座共享品质生活的幸福城市,一片激发创造智慧的文化绿洲,连创意园区内原汁原味的老厂房,也处处洋溢着艺术气息和创意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