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和经济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仅选择其经济思想加以论述,介绍了墨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述了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它的局限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标准思想萌芽、产生于先秦时期,并为秦代及以后各代标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先秦时期的标准思想存在于我们先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活动的各个领域,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准则,具有指导性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先秦时期的标准思想无疑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邹沣 《党史文苑》2008,(8):63-65
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和经济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仅选择其经济思想加以论述,介绍了墨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述了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它的局限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先秦思想中已有相对成熟的民生思想系统,这一民生传统在先秦的基本建立及其传承,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根红线。本文从先秦儒家"仁"的范畴、先秦诸子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先秦民生思想的自有系统等层面展开论述,概要说明先秦思想中的仁政、民本、民心、爱民、养民、利民、富民、教民、恤民等民生概念及其内在系统性,为深入研讨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先秦民本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周,发展成熟于春秋战国,最终在先秦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先秦民本思想提出了“民惟邦本”、“民贵君轻”、“制民之产”、“民心向背”等重要思想。虽然由于阶级属性,它们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这不能说明先秦民本思想不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不是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是各个社会历史阶段思想家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国和谐社会思想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即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和道家提出的"世外桃花源"时期,这个时期基本呈现出先秦之前和谐含义是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7.
人本主义始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先秦时期的人力资源思想处于中国人力资源思想的萌芽阶段。其特征主要包括多元化网络、注重人性关照、关注人的士气等。  相似文献   

8.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在新 中国成立以后的大多数时间里,邓子恢、邓小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在新中国农村改革 与发展的全过程中,邓子恢、邓小平是两座不朽的丰碑,对比研究邓子恢与邓小平的农业思想,对当前解决"三 农"问题不无启迪。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使得经验决策模式越 来越陷入窘迫和危险的境地。在这种特定时期,我们必须完整地掌握邓小平、邓子恢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思想,始终 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 现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者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即顺应天地,效法自然,以无为的精神实行政治生活。这些内容丰富、意境深邃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法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而远在西方,自然法进行了四次大的变革和发展,借鉴西方的自然法文化来为我国的法律文化添砖加瓦,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老六月雪 《党课》2011,(6):102-105
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20余年,史称“商鞅变法”,经此一变,秦国大治,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责任思想是法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那么主体责任思想则是法家责任思想的核心。管子、商鞅和韩非各自针对不同社会主体阐述了自身所应担负的角色责任和职业责任。他们既从总体角度阐发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角色责任以及士、农、工、商等职业责任,还从具体对应角度重点揭示了君主和臣子的责任,提出了君主治理国家、御使臣子、治理官吏、治理民众和赏功严刑五大政治责任,指明了臣子所担负的履位受职、安分守己、拥戴君主和辅助君主等主体责任。尽管管仲、商鞅和韩非的主体责任思想带有君主主义、专制主义、强权主义、等级主义等需要加以剔除的封建性糟粕,但是也能够给当代中国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提供致力于培育责任主体、忠于自己角色职守、注重领导干部责任人格养成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业改革思想是习仲勋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至1980年间他在广东时期从思想建设着手,坚持以"农"破局,贯彻落实农业政策,创新开展农业改革,对广东省农业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习仲勋坚持群众路线、强调求真务实、注重创新和协调发展的思想对中国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突出特征。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总结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提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一、必须突出"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从全球化视野看,晚清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球化战略经历了从1949-1979年的"独立自主与避免全球化陷阱时期",1980年-2001年的"主动参与的全球化时期",2002年之后尤其是十八大之后"积极引领的全球化战略时期"。新中国的70年实际上是全球化战略与思想不断深化的70年,中国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推动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遵循公平正义原则、天下主义与社会主义原则、社会责任与利益共同体原则,树立新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理念,从而构建一种崭新的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秩序和全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赵明  费菊瑛 《理论学刊》2005,(4):103-106
命运论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大约从孔子开始,命或天命问题便与人生哲学结合在了一起。儒家主张"知命",道家主张"安命",墨家则主张"非命",他们的思想典型地代表了先秦哲学中的命运论。先秦哲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基本上是理性的,强调人在命运面前必须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这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学在中国的文化思想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构筑了中国传统的礼治社会,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三纲五常"思想是其典型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生产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阐释的国家之一。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管子等为代表的思想先哲,对生产伦理问题进行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探讨。北宋李靓、南宋朱熹对生产伦理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章太炎、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炽、王韬等,对中国传统生产伦理进行了反思与扬弃,尤其是将"重本抑末"或"强本抑末"转变为"本末并重",其实质,就是重新认识发展农业与发展工商业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梳理习近平同志在各个时期关于经济建设的诸多思考和实践活动,尤其是探析"晋江经验"中"六个始终坚持"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七个坚持"是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来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树新  费迅 《党史博采》2006,2(7):13-15
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但在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经济恢复时期,纠正以"大跃进"为标志的经济发展中"左"倾错误的时期,在完成拨乱反正和实现党的第二次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期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以深刻系统的真知灼见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20.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率先提出了礼法思想,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模式。荀子的礼法正义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维齐非齐”的正义观,“群居和一”的价值观,“法圣人”的理想法。荀子礼法正义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