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杨扬  刘海辉 《政法学刊》2009,26(4):83-85
通过现场勘查,就是要查清事件的性质,即研究和了解犯罪分子作案情况、作案动机和手段;研究和了解犯罪分子本人的特点和特征;发现和提取犯罪分子作案遗留的痕迹、物证;为侦查破案提供各方面的犯罪信息。侦查人员依靠这些犯罪信息,“再现犯罪”,确定侦查范围,制定侦查计划,采取侦查措施,进行侦查破案。  相似文献   

2.
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为了逃避打击,掩盖其犯罪事实,不仅戴手套、换鞋、变换作案工具,而且采用各种手段破坏现场,使我们提取不到犯罪分子的手印、足迹等可供认定人身和串并案件的有形痕迹。但从刑事案件现场的实际情况看,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尽管采用各种方法毁证灭迹,但是其作案手段具有相对稳定性,即现场上还存在一些不易被破坏的无形痕迹。由于犯罪分子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反映在犯罪现场上的行为和结果也不相同。在生理上,由于犯罪分子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选择出入口、作案工具、侵害目标、侵害方式等方面就有所不同。在心理上,由于犯罪分子的性格、个人经历和作案动机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犯罪心理,也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犯罪行为。在习惯上,由于犯罪分子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制约,以及长期作案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定型,使他们逐渐形成了自身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员,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是参加各类案件现场的勘查,在现场勘查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提取到能认定犯罪分子的痕迹物证。近年来,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手段的不断提高,在一些案件现场上经常发现手套印痕,犯罪分子戴手套作案,很难发现提取到手印。实际工作中,我  相似文献   

4.
沈涌 《刑事技术》2004,(3):40-41
当前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与高智商化,反侦探意识加强,在作案过程中越来越注意对现场手印的掩盖和破坏,为了不在现场遗留下手印,犯罪分子大多采用戴手套作案,并以戴纱手套为多,以利用纱手套对手印进行掩盖,但同时,在现场上也留下了新的痕迹——纱手套印。纱手套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犯罪分子手部的个体气味必然会通过纱手套转移到现场纱手套印上,并且稳定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5.
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日趋智能化,现场上留下的指纹、足迹等常见痕迹也越来越少,这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有些现场,犯罪分子往往留下了一些生物检材,如血液、唾液、毛发等,这有利于我们认定案犯。其中犯罪分子在吃饭、喝水、吻、  相似文献   

6.
孟小平 《刑事技术》2003,(Z1):25-25
1案情简介1998年3月15日,鄂州市一住宅区离休干部(女,50岁)被犯罪分子杀死在家中,现场勘查中,在死者卧室油漆地面上遗留有穿袜足迹两枚,系灰尘减层足迹。拍照时,由于地面反光,无法从垂直角度拍到理想照片。后经静电吸附提取拍照,效果较好,同年4月28日晚,该住宅区又发生一起重大入室盗窃案,犯罪分子采取同样入室手段盗窃各种贵重物品价值万余元,现场勘查中,在入口窗户下靠墙的一排方凳上提取穿袜足迹一枚,同时提取了数枚清晰的指掌纹。两案是否同一人所为,笔者对现场足迹进行了检验排查。2检验2.1现场足迹的检验两起案件现场足迹均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7.
保证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这是刑事诉讼法的首要任务。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实现这一首要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微量纤维物证的检验周莉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引发了多种新型犯罪,而且犯罪分子的手段日趋科学化、智能化,如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吸毒贩毒、证券犯罪、保险犯罪、计算机犯罪、利用信用卡犯罪等。为了准确地获取犯罪情报,打击各种新型犯罪,微量物...  相似文献   

9.
犯罪现场的勘查是有一定范围的,如何把整个现场的勘查范围划得适当,既不遗漏也不扩大,这是比较困难的。其难就难在中心现场外围的划定。面划大了,造成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浪废,划小了,有可能会遗漏犯罪分子在现场周围的一些活动范围,使一些痕迹物证采集不到。因此,准确地划定现场的勘查范围对于全面掌握现场的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中心现场的外围现场是整体现场的主要部份之一,具体地说,它是犯罪分子在作案前寻视作家目标时,在作案目标周围窥探、逗留、守候等待时机作案的场听、它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犯罪案件发生的全过程。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容易受到破坏由于中心现场外围一般是露天的,如果保护得不及时或保护的范围不当,很容易遭受人为的和自然的破坏:如围观人员的践踏、勘查中的疏漏,再加上气候的变化,都可能给现场造成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确立微量物证技术在现代侦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微量物证技术在现代侦查中的地位陈结淼近年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趋复杂化、智能化、专业化,有的犯罪分子有着较丰富的反侦查经验,熟悉用以证实犯罪的常规物证,如指纹、足迹等。为逃避侦查,他们作案以后,往往会伪造现场,破坏现场,毁灭证据。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准确地判断现场手印的新旧程度与案件的发生时间是否吻合,是确定现场手印是否作案分子所留的重要依据。在现场勘查中对遗留在光滑、不吸水客体表面上的汗液手印(如:玻璃、搪瓷、油漆、金属、陶瓷等)进行鉴别,并判断其新旧程度。鉴别方法主要有:光照检验、粉末显现观察检验、胶带复印检验。实践证明在正常的温度、湿度情况下利用这几种方法鉴别的新旧程度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当前犯罪活动日益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即犯罪分子日益狡猾,他们为了逃避罪责,采取各种手段破坏现场痕迹,使传统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物证提取率逐渐下降,给刑事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困难.但是,不管犯罪分子多么狡猾,绝不可能将其犯罪的遗迹全部消除,必然会留下微量或痕量的物证.发现提取分析鉴定这些物证,可为案情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为审判提供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化犯罪的增多,犯罪分子窃取钥匙,用配匙机增配新匙并利用其作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该手段隐蔽、成功率高。及时鉴别这种配匙痕迹认定“母匙”(即正常使用的钥匙),可识破犯罪分子的伎俩,缩小侦查范围,推进侦破工作。“母匙”各齿峰面上配匙痕迹趋向见示意图。  相似文献   

14.
锁喉与扼死均属机械性窒息死亡的范畴,所谓“锁喉”指犯罪分子在被害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由背后将右(左)上肢前臂伸到被害人颈前,并用左(右)手抓住伸在颈前的右(左)手腕,向后用力横压颈部,使受害人呼吸道通气功能受阻,导致窒息死亡。在他杀案件中,这类杀人手段比较特殊,常给我们推断和认定致伤物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曾遇1例,通过尸检和现场勘查,准确地认定了作案手段,并将此案迅速破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利用气割破坏金属门、保险柜的盗窃、抢劫犯罪常有发生,如比较有影响的江苏盐城、河南汝阳等地的抢劫银行案,犯罪分子就是利用气割技术进行作案。利用气割作案是一种新的犯罪手段,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威胁相对更大。由于气割技术切割金属板材省力、快速、噪音小,且容易操作,所以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利用气割进行抢劫银行等恶性犯罪。气割盗窃、抢劫现场与常见的盗窃现场相比较,有其特有的特点。笔者曾多次勘验这种现场,对其特点和规律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气割原理气割是利用氧气和乙炔气或石油气…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月2日,云南财贸学院的女大学生陈兴会在校外被人残暴地杀害,警方现场勘查发现: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之恶劣、手段之残忍是前所未有的.一时间,平静温馨的云南财贸学院笼罩上了一层阴霾.人们在为陈兴会扼腕痛惜之时,更强烈呼吁警方能尽快抓获凶手,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手段的不断提高,在大多数的现场经常发现手套印痕,对于这样的现场,技术人员切记不要放弃指纹痕迹的勘查提取,在确定是作案人所遗留后,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去工作,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刘利华 《刑警与科技》2005,(5A):149-151
人像组合又叫模拟画像,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之中。随着刑事案件的增多,案件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越来越狡猾,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相对减少,案件侦破的条件减少,一幅相对准确的犯罪分子的模拟画像,可以给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利的条件(前提是相对准确)。要做好一幅相对准确的模拟画像,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人像组合的基本知识,除了如人像比例、脸形骨额构造的基础知识以及素描的基本功夫外,在工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热像捕"痕"     
陈光岳 《检察风云》2004,(24):62-64
在现代化条件下,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越来越高明,他们总是绞尽脑汁力图避免留下蛛丝马迹,但是,他们却不能使自己发热的身体隐藏起来,不可避免地犯罪分子会在作案现场留下红外线热像,这无形、无色、无味的热像在现代红外线成像技术的帮助下,将令犯罪分子原形毕露——□文/陈光岳在现代侦破题材的警匪故事片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镜头:夜深人静时,公安部门突然接到报案,可是,当公安人员赶到现场时,犯罪分子却早已逃之夭夭,去无影踪了。赶到现场的公安人员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把灯关掉,拿出照相机,对着尚有余热的被窝和犯罪分子出现过的地方连…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中的逮捕,是司法机关采用的依法限制人犯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它是在具备法定条件下,用以对付各种犯罪分子的重要手段。依法对犯罪分子逮捕,是为了切实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使犯罪人失去继续活动的条件,消除其造成更大损害的可能,保证侦查和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