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的陕西宝鸡是著名的“青铜器之乡”,早在汉代已有青铜器出土的记录,此后历代不绝。201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又在宝鸡石鼓山陆续发掘了一批商周时期的贵族墓葬……  相似文献   

2.
清代嘉道年间,出现了一种对青铜器器物形象的传拓--全形拓。  相似文献   

3.
[基本案情] 陈某为牟取暴利,利用私刻的“××文理学院”公章和伪造的“××文理学院”文物调剂介绍信,以对学生开展爱国教育为名,骗取“××青铜器博物馆”负责人胡某的信任,从“××青铜器博物馆”调剂出馆藏二级以上青铜器文物3件,向该博物馆上  相似文献   

4.
<正>一、基本案情公安机关在办理董某、史某等人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件中,追缴犯罪所得时牵连出买家王某。王某在某地经营古玩店(除古玩店之外无其他收入来源),其明知是盗掘古墓葬等犯罪所得的青铜器而多次购买:(1)从董某处先以80万元的价格购买青铜花斛等4件青铜器,后又以50万元的价格购买青铜簋盆等,以上青铜器均系董某伙同他人(均另案处理)盗挖所得;  相似文献   

5.
南艺 《检察风云》2011,(18):91-91
陈璋壶,年代战国,现藏南京博物院,是1982年2月10日出土于盱眙南窑庄窖藏的三件国家级文物之一。同时,因陈璋壶器铭“重金络壶”,是为镂空工艺的自名,即多层璎珞装饰的青铜壶。这是工匠在完成此壶时。对这种镂空工艺的命名,这也是所有青铜器中唯一的一件以工艺命名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6.
喜欢青铜器,是因为其粗粝的性格,还是因为其大气厚重?透过青锈斑斑的沧桑,好像在穿越硝烟漫漫的时空,在战事纷飞中,寻找青铜器象征的权力和威严.图中的青铜钺,偶然间在朋友家发现,第一眼就十分喜爱,拿在手中把玩不已,反反复复的观看,朋友见我喜欢,便同意借我数日,才得以耐下兴致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7.
张培基 《检察风云》2010,(14):76-77
关于瓷壶的起源,我国使用壶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能制作陶壶。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青瓷,由于清洗方便,结实耐用,制作成本又低于青铜器,瓷壶就逐渐取代了陶壶,这时的瓷壶多是仿陶壶或青铜器壶烧制的。秦汉时期的壶与今天的壶有很大的不同,而晋已有盘口瓷壶,这类壶的器型人们在今天也很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一陈列室,一件纹饰突起、扉棱高耸的圆鼎映入眼帘。这尊鼎是铸造于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从它的正侧各方均可看到一个双目怪兽。据专家考证这个双目怪兽为饕餮。据传说,饕餮乃古代神人缙云氏的一个“不才子”。它有贪吃人类的恶习,一次,因食人多而咽不下去被卡  相似文献   

9.
冯卓慧 《法律科学》2009,27(4):159-168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法发展的完善时期,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奴隶制民事诉讼法律。陕西出土的传世的及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明确而真实地反映了西周民事诉讼制度,再佐以先秦文献总结出西周民事诉讼制度的概貌。西周的调解制度、巡回审判制度以及宗法制的影响,使西周民事诉讼制度对中国司法制度有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59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竣工,并定于1961年7月1日建党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然而,就在这时,一件珍稀的西周青铜器——史孔和不翼而飞。它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失窃的第一件文物。之后,这起案件的侦查一直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侦破的细节一直鲜为人知。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此案的侦破细节才被披露出来。  相似文献   

11.
《光明日报·文物与考古》第六十九期,发表了陕西扶风出土一批西周窖藏青铜器的报道,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在完整窖藏的一百零三件珍贵文物中,报道特别介绍了一件铜盘上的二百八十四字的铭文,仅仅少于举世闻名的周器“散氏盘”七十三字,是相当珍贵的古物。虽然较大的拓片影本和释文尚待发表,但从报载的说明已可获得初步的认识基础:(1)出土亦即窖藏的  相似文献   

12.
小臣静簋铭文最早见之于清代中期的著录,且为摹本。该铭文在字迹、字形、书体、辞例及内容等诸多方面,皆有不合西周青铜器铭文和金文风格特点之处,而有后人杜撰伪刻之嫌疑。  相似文献   

13.
物权制度是所有制的重要表现,而物权取得制度又是物权制度最生动的体现。西周是我国社会结构逐渐摆脱原始性并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时代。本文结合先秦文献典籍和西周青铜器铭文资料,对西周物权取得制度进行整体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漫话镇纸     
汪跃华 《检察风云》2012,(15):92-93
镇纸,即镇压书页或纸张之月。早期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其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会兴手拿镇纸来压纸或压书,久而久之,发展威力一种文房用具。明代以后逐渐出现长方条形尺,  相似文献   

15.
吕红楼 《检察风云》2014,(13):92-93
有幸作为鉴定讲学专家应邀出席“金华婺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开馆.在休息之余和几位老师一起走访了当地的古玩市场.说是古玩市场,其实就是一些地摊的集市,集市不大,但文玩古董,书画、瓷器、玉器、翡翠、竹木牙雕、青铜器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16.
这里向读者介绍一篇我国最早的诉讼判决书——青铜器(亻朕)匜铭文。什么是匜(音移)呢?它是一种水器,器形椭长,前有流,后有(扳金),乃古人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另有一个盘子在下面接水。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们盥洗时是由奴隶在一旁侍候浇水与接水的,《左传》有“奉匜沃盥”的记载,便是证明。匜的出现大抵在西周中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亻朕)(音朕)匜就是一个叫朕的奴  相似文献   

17.
海剑 《检察风云》2014,(23):22-25
办案人员在两层地下室里发现大量瓷器、玉器、青铜器、名人字画、几十箱名酒、大量金银条……物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巨实属罕见。侦查人员对几千件物品全部登记造册,依法予以扣押。这是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原主任李柱受贿案告破时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8.
于晔 《法庭内外》2011,(5):32-34
有人说收藏是一种文化,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有人说收藏是一种阅读,是对过去的一次聆听;有人说收藏是一种幸福,是对曾经的反复摩挲。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收藏是一种财富,是用高雅的音符谱写丰厚回报的乐章。但是在这场财富的博弈中,却让人忽略了里面有那么多苦涩的变奏和杂音。艺术品投资看涨拍卖会火爆异常收藏门类繁多,常见的字画、玉器、陶瓷、古典家具,偏门的古籍善本、金银珠宝、奇石化石、青铜器、古董钟表等等,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的收藏门类,那要想在其中获利,收藏者就必须具备比较精深的收藏知识和非常丰富的收藏经验。就拿收藏瓷器而  相似文献   

19.
国人燃香的历史,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流布于秦汉两朝,臻完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考古与研究发现,在运河流域附近,这些与运河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而在运河周边出土的运河瓷中,香炉是最为常见的器型,有鬲式炉、簋式炉、鼎式炉,然而,盛行于商周时的青铜器鬲、簋、鼎却都不是用来燃香的。  相似文献   

20.
商标产生于史前期人类使用在器物上的标记符号,夏商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已经出现所有者的姓名.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名、地名等标记符号在春秋时期被刻在产品上,用以区别产品的制造者,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春秋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兴盛,这些最初用作质量保证的标记符号便在商业竞争中显示出了竞争优势.自此,标记符号开始趋向多样化,被商人广为使用,并最终演化为现代的商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