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就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村级党组织建设抓起,真实全面了解村级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立足长远,规划、建设、管理好村级党组织。  相似文献   

2.
浅谈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的作用的发挥”。按照这一精神,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新形势下党的工作在农村的全覆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原有村所属下以农民集中居住地为单位,还是采取彻底的撤村建居形式,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党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不仅不同于原行政村党组织,而且也有别于成熟的城市社区党组织,其设置的组织基础是原行政村党组织,发展形式则是社区党组织性质。优化上海市郊农民集中居住区党组织设置的思路是:以实现全覆盖、增强凝聚力、促进组织化为目标,加强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本次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的亮点,新型党组织为不少村和社区增添活力、凝聚党员力量。传统的党组织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党建工作的需求,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成为不少地方的必然选择,以此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在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之前,成都市采取"网格+功能"模式新建了功能型党组织316个,城市社区推行"大党委"等模式,党建联盟联合行政村与产业,及时优化党组织设置,为换届打好了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5.
胡序杭 《探索》2007,(6):31-36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调动党员参与村庄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一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杭州市江干区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的创新实践,是对农村基层传统建党模式的突破,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建设理念和机制.近一年多来的实践表明,村民小组党支部的建立,优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有利于对党员进行细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利于村级党组织提高化解村庄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更充分地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德富 《新长征》2006,(12):15-15
“细胞”是一个生物学名词,实施党组织“细胞工程”的目的就是激活党的每一个细胞,让党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早在2000年,辉南县委就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开展了以“疏通组织关节,激活肌体细胞,夯实村级组织”为主要内容的“细胞工程”,激发党员活力,增强党小组作用,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2000年被省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2003年被省委评为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县,连续多年被通化市委评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7.
村级党组织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的组织基础,其执行力提升对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村级党组织执行力的提升受执行主体素质、组织结构、制度保障、文化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提升新时代村级党组织执行力,应着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强化村级党组织民生服务功能、着力强化村级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4):27-27
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明水县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通过打造99颗基层党建新星,演奏了一首“群星闪耀”的沃野欢歌。据了解,为了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县委在经济协会、专业合作组织、产业项目区和新型农民居住区等新建了35个党支部,围绕村级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对原有农村党支部全部进行了规范和完善,使党支部设置更加科学实际、贴近群众,同时,该县还进一步完善了便民服务体系,规范了14个乡镇(街道)多功能服务中心和99个村级服务办公场所,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已经明显滞后于“两新”组织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对“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中共嘉定区委针对区内“两新”组织多、“两新”组织内从业人员多、分布行业多的实际情况,从创新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方面着手,增强“两新”党组织设置的科学性,对现有的组织设置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创新,探索形成“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的九种模式,有效推动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以创新精神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在工作理念、组织设置、制度构建、工作方式、领导体制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取得新经验,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的新要求。在城市化过程中,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创新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百姓家门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了党在村级治理中的整合功能,提高了党组织化解矛盾的能力,推进了太平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做好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扎实抓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今年7—8月,泸州市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区),通过召开座谈会、进村走访、发放调查统计表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当前村级党组织的现状以及换届选举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玉杰 《理论导报》2008,(11):28-29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是农村党建基础性工作,也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的中心环节.随着农村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模式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因此,要使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使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进一步加强,就要努力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省嫩江县城乡党组织携手共抓党组织建设,携手共同为农村服务,推动了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组织联建。县委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拓宽互帮互助渠道。依托城乡新经济社会组织、产业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专业协会”等党组织26个,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职能。县南华糖业党委等企业党组织与各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开展村企联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等方面的要求,这为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指明了方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领域,党组织在其中没有制度化或法定性的安排,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以单位为基础建立党组织,即“支部建在基层单位”的模式已不再适应“两新”领域。党要在这一领域实现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无疑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上海“两新”组织党建的实践,就该领域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自2009年以来,宜春市积极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模式,全面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组织活动、队伍建设“三落地”工作。实践证明,宜春市开展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落地”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相似文献   

17.
强化核心作用,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村级党组织作为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能否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为此,我们静海县委坚持把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关键来抓。一是选能人,建强班子。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村级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直接担负着组织、管理和教育党员的重任,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新形势下从班子调整、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实践锻炼四个方面入手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积极探索、优化党组织设置,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组织建设,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其重要内容。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哈尔滨市与时俱进、创先争优,农村党建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