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您在城管有熟人吗?小张的三轮车被没收了.”几年前的一天,许勤英焦急地在电话里对我说. 许勤英曾是我的采访对象,她所说的小张是其丈夫张治河.2004年9月,这对来自河南农村的打工夫妇因为生育了三儿一女四胞胎,原本平静的生活中仿佛出现了一个“无底洞”.  相似文献   

2.
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网恋、网络犯罪、网络迷信等等,令不少家长谈“网”色变,但事实上已无法阻止孩子们上网,特别近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不乏有网络生活的题材, 更令家长无所适从,既怕孩子“落后”又怕孩子“落网”。那么,有没有既满足孩子上网交流欲望,又能在网上学到课堂知识的网站?让孩子在现代文明的“绿洲”里健康成长。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网站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3.
梁维杰 《法制与经济》2005,(6):i003-i003
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网恋、网络犯罪、网络迷信等等,令不少家长谈“网”色变。但事实上已无法阻止孩子们上网.特别近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不乏有网络生活的题材更令家长无所适从,既怕孩子“落后”又怕孩子“落网”。那么,有没有既满足孩子上网交流欲望,又能在网上学到课堂知识的网站?让孩子在现代文明的“绿洲”里健康成长。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网站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4.
方舟 《法律与生活》2016,(14):44-45
校园暴力的伤痛 网络一段热传的视频中,几名穿校服的少年对另一名穿校服的男生拳打脚踢.这些孩子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同班同学.施暴的少年满嘴脏话,扇脸、踢肚子、打头……几乎每一下都用足了力气,稚气未脱的脸上写着浓重的暴虐表情.他们一边打一边叫嚣着:“你以为自己是班长就了不起?老子打的就是班长!”“你打一次小报告,我们就扇你一次!”被打的孩子哭着跪在原地,打人者质问:“说!还告不告状了?”被打的孩子嘴角流着血哀求道:“放了我吧,不告了,别打了……” 对他人施加暴力、伤害他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是损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这些行为一旦触及法律红线,当事人、监护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一位未成年花季女孩与邻居小伙子恋爱,在男友为其庆生后溺水死亡.为此,女孩家长追究其男友的责任. 生日当天少女殒命 2006年,在宁波市打工的成玉根、汪桂琴夫妇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读书环境,他们将适龄读书的女儿成岚从四川老家接到身边就近借读.由于成玉根夫妇经常加班,一直到初中,成岚都处于被“放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方舟 《法律与生活》2016,(12):52-53
熟悉的身边人 不知你是否留意,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类型的人—— 怯懦的人,如王女士.年仅55岁的王女士远比同龄人显老态.尽管有些耳背,但是,听见大的声音时她还会不由自主地发抖.王女士生长在一个父母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的家庭,从小她就温顺听话、内向怯懦,总是沉默寡言.她的丈夫是个说话粗声大气的人,他大吼时,王女士会发抖.但她总是默默地承受,不习惯主动表达.在丈夫的吼叫声中,她战战兢兢地生活了30年.心理师问王女士:“哪些因素会导致丈夫对你吼得更厉害?”王女士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一脸茫然地低声说:“不知道.在家,他想吼就吼.”  相似文献   

7.
赵文琴 《江淮法治》2008,(24):18-18
这是一群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有着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情感,为高兴的事情欢笑,为悲伤的事情难过。但是,他们却有着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为了生存在异乡奔波。当其他同龄的孩子依偎在父母的身边撒娇,享受着浓浓的亲情时,他们却独自面对着一切,他们孤单的身影、寂寞的心灵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他们就是“留守子女”群体,而生活在芜湖市三山区境内的“留守子女”,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谁玩了谁?     
有这样一则寓言:妈妈和儿子在动物园里看猴子。妈妈将手里的一块水果糖往高处一抛,扔进猴笼,一只老猴子飞身一跃,接住糖块儿,吃了。妈妈又拿出一粒花生,往高处一抛,老猴子又是一个飞跃……儿子说:“为什么要将糖果扔那么高?放在地上让它自己捡回去吃,不也一样吗?”妈妈说:“傻孩子,不往高处抛,猴子会跳吗?你看它跳得多好看,这就叫‘人玩猴’。”笼子里的小猴子也在问老猴子:“妈妈,你为什么跳那么高,等糖果掉在地上再捡回来,不也一样吗?”老猴子说:“傻孩子,妈妈如果不跳起来玩他们,他们还会继续扔糖果给我们吃吗?这就叫‘猴玩人’。”由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的“出走”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悲剧。面对孩子的离家出走,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处理?“知心姐姐”卢勤为您点亮那盏明灯。如何看待离家出走《法律与生活》:现在不少孩子都比较叛逆,稍有不顺心,就会冲动地选择离家出走,您是如何看待孩子离家出走的呢?卢勤:离家出走只是表象,而精神世界的缺失才是本质。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时,“谁来给孩子精神扶贫?”父母面对孩子要反思:孩子究竟为什么要离开我们,他们心灵的成长需要什么。作为孩子,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理解父母,什么叫长大?理解了才叫长大。对于孩子而言,最大…  相似文献   

10.
“拍”     
经过面试、口试和笔试,办公室老张的儿子小张终于从车间调到厂闭路电视台当上了摄影记者。老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几年,单位领导在车间干活的子女一个个儿不是调到机关就是开上了小车。老张的妻子成天埋怨老张没有能耐,苦了孩子。老张只能闷头不语暗自上火。这回儿子争气,也为老张掀掉了压在心里的石头。同事们纷纷提出让老张请客,老张憨笑着说:“好说,好说。”可小张第一条新闻在厂电视台播出后,厂长办公室秘书小李就跑来悄悄地告诉老张,王厂长对小张很不满意,说小张不是“拍”的材料。小张拍的那条新闻是报道一套新上马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再从“单独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到“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翻看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遍布着时代变迁的烙印,也改变了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2.
萍梅 《政府法制》2005,(8):44-45
四毛的同事小张是他们办公室里的“开心果”,只要有她在,办公室里多会儿也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可是,这两天“开心果”却不开心了,整天闷闷不乐、心不在焉的样子,办公室里的气氛也自然沉闷了许多。四毛猜想,小张一定是碰到了难事,否则绝不会这样,于是在一天从食堂吃完午饭回来后叫住了小张:“怎么了?我们的‘开心果’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办公室好闷哟!”小张紧锁双眉,叹了口气,犹豫着说:“四毛,其实我早就想请教你了,可是你总是忙忙碌碌的,再说办公室里人多,总也找不到机会和时间。今天你既然问起,我就和你说说吧。”四毛笑呵呵地问答“:瞧你,…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人民群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就是要把群众视为“家人”,做群众的贴心人”,我每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身边群众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相似文献   

14.
有一则消息说,爵士队球星基里连科的妻子马莎曾公开表示,允许基里连科每年在个人生活上有一次出轨行为,并说:“男人就像小孩,越不让他吃披萨,他就越想尝尝披萨的味道。”此话引发讨论。超音速队的克里森说:“如果你给孩子吃一块披萨,那么他就想尝尝其它披萨的味道,这是我老婆的  相似文献   

15.
刘琳 《公民与法治》2010,(14):34-34
“能和美女生个孩子,还能拿几十万,现在想想明显就是骗局,哪会有这样的好事!”昨天,北京市市民张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在南三环赵公口桥附近出现了不少“贵妇重金求子”的小广告。广告上留有电话,还附带美女照片,称如果能成功怀孕可预付30万元定金,产子后再另外支付100万元。可就是靠着这种离谱的小广告,张先生陷入了这场彻头彻尾的大骗局,被对方骗走6000多元。  相似文献   

16.
魏晓雯 《中国审判》2010,(12):69-70
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张先生和女儿莎莎像往常一样,在同一个屋檐下开始了新的一天,可周末的闲暇并没有给他们带去轻松的时光。张先生“无情的计划”没有实现,而女儿还会继续留在他的身边“啃老”。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神秘群体:他们平时很少“上班”,却拥有惊人的高薪;他们把冒险当成了工作,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肉跳……他们,就是鲜为人知的“职业试药人”。因我国平均每天就有370种新药问世,而每一种新药在投放市场前,都必须经过多名健康人“受试”。于是,目前仅在北京就诞生了4000多名职业试药者。他们的生活现状如何?这些“当代神农”又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经历呢?日前,记者专门对他们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18.
醉酒     
星期六,高处长正在家看电视,门铃响了.他一开门,李强手捧一束鲜花和两瓶五粮液,笑容可掬地道:“高处长,祝你生日快乐!”高处长一怔,接过鲜花,笑道:“真是昏了头,我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李强刚落座,门铃又响,小张手提生日蛋糕和两瓶茅台站在门外:“高处长,祝你生日快乐!”紧随而来的是小赵和小魏,也都拿来很重的生日礼物.高处长感激之余,心中自然明白:办公室主任即将退休,他们几个无疑是冲着这个位置来的.可惜,位置只有一个.他看看表,说:“快十二点了,老婆孩子又都不在家,我请你们四个去酒店吃一顿.”  相似文献   

19.
幽默大王     
出诊政府办小张请了一位医生到家里给妻子看病,他把医生让进里屋,自己坐在门外等。不久,医生探出头来问:“有起子吗?”小张赶紧递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医生又要钳子。后来,又要锤子。小张终于忍耐不住了:“大夫,我妻  相似文献   

20.
待春节刚过,空气中微微有了春意,孩子便跟着爸爸开始学起了轮滑.头盔、护手、护肘、护膝,孩子被全副武装起来.“一定要带这些吗?”孩子觉得挺麻烦.“初学的时候,一定要戴啊!”爸爸说.孩子颤巍巍地站起来,跃跃欲试.爸爸说:“我们不能先学滑行,要先学摔跤.” “摔跤还用学吗?”孩子问.“是呀,学轮滑肯定要摔跤.只要觉得要摔了,就不要勉强支撑,因为你越不想摔,可能摔得越严重.主动摔、会摔,能保证我们不受伤.”爸爸说,“摔跤时要这样:膝盖弯曲,弯腰降低重心,让膝盖先着地,接着手肘着地,然后手掌着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