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经典音乐中,由华彦钧(瞎子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独树一帜,是阿炳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呐曲,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风格。阿炳在街头流浪卖艺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演奏、加工、创作,引入了苏南一带的山歌、小调、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滩簧腔,甚至广东音乐《三潭映月》的音调。它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完整结构,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得以形成,华彦钧称之为“依心曲”或“自来腔”。1950年夏天,经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教授等人为其录制了钢丝录音,并与阿炳先生商榷,定名为《二泉映月》。《二泉映月》以逻辑严谨的结…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绝响——阿炳和他的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建中 《传承》2008,(19):32-35
生命需要回味,一位瞎子的一生会是什么状态?阿炳这位盲人,何以成了20世纪响彻世界的音乐家?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广为传诵的《二泉映月》是如何诞生的?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的教授、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与研究部的另一位教授、无锡的音乐家曹安和,带着香港一位同行刚刚赠给的一台钢丝录音机匆匆地赶到了无锡。他们一是要采访无锡的一种道教音乐,叫十番锣鼓;另一个就是寻找瞎子阿炳。为什么呢?当时新的社会制度刚刚建立,由于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高等特殊教育唱响“春天的故事” 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建院30周年庆典演出的舞台上,一身黑色中山装,满头银发的甘柏林用一曲《二泉映月》再一次征服了特教学院的师生和校友们.甘柏林是我国著名盲人二胡演奏家,也是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第一任院长.说起特教学院的建立,甘老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4.
生命清单     
五官科病房里同时住进来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甲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并首先去拉萨。乙也同样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长的是鼻息肉。甲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乙住了下来。甲的计划表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7条。他在这张生命的清单后面这么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  相似文献   

5.
两岸交流     
《台声》2004,(6)
大陆残疾人艺术团赴台首演“美与友谊使者”感动台北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日前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首场“我的梦”公益演出,30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 在首演中,聋哑舞蹈家邰丽华等表演的《千手观音》、《雀之灵》等舞蹈,肢残二胡演奏家王雪峰演奏的《二泉映月》、《赛马》,无臂舞者黄阳  相似文献   

6.
张华 《春秋》2013,(3):62-63
《来禽馆帖》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邢侗主刻的一部书法丛帖,内容以二二王书法为主。《来禽馆帖》共刻八帖,其中以《庸人双钩十七帖》最为著名,被誉为“天下《十七帖》第一”、“明《十七帖》之冠”。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陪新闻界老前辈、原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教育长罗列,寻访在无锡惠山的校址。在惠山山麓看着干涸的二泉,听着小演员有些伤感地演奏二胡乐曲《二泉映月》,钩起罗公的回忆,其中谈到一件旧事。60年前的夏日,苏南区党  相似文献   

8.
光荣的悲哀     
昭君出塞,这大概是一个普及得不能再普及的悲剧故事了。听瞎子阿炳的琵琶曲《昭君出塞》,只让人掉泪。看尚派名剧《昭君出塞》,才知道连汉马都不愿出汉关。有内蒙古的朋友告诉我,昭君并未出塞,她是以死来抗议汉元帝的软弱无能和抗争自己的技人出卖,没黑水河了,冒名顶替者是一个婢女。其实,汉元帝的“和亲”和清西太后的“和约”是一个味儿.都是对外夹侵略压力的屈服.不过前者是进贡美人、后者是割地赔款之别而已。出于对一个悲剧人物的同情,我去了莫须有的青城昭君墓。至此,我才发现我已经成为历史的落伍者了:一个国家之间(汉…  相似文献   

9.
舞台上,一位演奏者坐在一架扬琴后面。他只凭一架扬琴,一副轻柔的琴锤,时而敲奏出钢琴曲《献给爱丽斯》,时而敲奏出小提琴曲《梁祝》,时而是二胡曲《二泉映月》,时而是电吉他曲《雪绒花》……一架扬琴俨然如一个小乐队,令人惊讶:这是什么样的扬琴? 原来,这是一架不同于传统扬琴的多功能扬琴。用它演奏的中年男子就是它的发明者——谷成忠。谷成忠从13岁开始操琴学艺,至今已有30多年的艺龄了。1973年,他被沈阳军区前进歌舞  相似文献   

10.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人们怀旧着,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有如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所执导的电影《悲情城市》里所描述的那种静——这,就是九份,台北县瑞芳镇辖下的一座历史小城。也正是由于著名的导演拍出了著名的《悲情城市》,九份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内。  相似文献   

11.
近来,日本华文报纸《时报》和《留学生新闻》等相继批评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放荡不羁、不思进取。相关署名报道的题目分别是《著名球星纵欲拖垮中国足球》和《中国足坛“性亢奋”冷等。柳报》是日本最有影响的华文日报,该报报道说:“中国某著名职业足球俱乐部突然对外宣布严厉处分一名颇有名气的主力队员,包括停赛、停发工资并不准转会等。因为这名绿茵悍将是一个好色之徒,在清场上放荡不羁,四处借艳,经常流连于风月场所,老惹麻烦而又屡教不改,老板不得不忍痛‘斩马设’。”《著名球星纵欲拖垮中国足球》一文披露了几年前曾风云一时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凭借《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作品被冠以著名反腐作家;一个拍出了震撼人心的电影《寻枪》、《可可西里》,成为中国第六代著名导演。他们就是陆天明和陆川父子!父子俩曾经的关系如同相互拼杀、水火不相容的两把刀,但是随着岁月增长,儿子对父爱有了全新的认识,父子俩针尖对麦芒的关系也变成了有同一个连接点,且相互保护、共同出击的剪刀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前几天,终于看到了微电影《拆弹专家》,伴随着凄凉的《二泉映月》,潘石屹坐着轮椅登场,成了山寨版"残疾人"。早在4月13日,潘总在微博上极具"牺牲精神"地说:"《拆弹专家》让我演一瘸子,一朋友劝我别演,有损形象,我想大家高兴就行。"他不仅用了"瘸子"这一歧视性词语,而且还公然宣称"瘸子"是拿来逗乐的,其中体现的是某些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4.
《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我国古代戏曲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杨忠英 《台声》2011,(12):37-37
庄奴原名王璨羲,1921年生于北京,是台湾著名词作家,堪称台湾词坛泰斗,在台湾和大陆都家喻户晓。我们耳熟能详的《甜蜜蜜》、《又见炊烟》、《小城故事》、《小村之恋》、《冬天里的一把火》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即为他老人家所作。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10,(13):56-56
据《北京晚报》报道,日前,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西城法院,就“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被起诉指责张冠李戴,将邀请表演的‘安顺地戏’传统剧目中的《战潼关》和《千里走单骑》剪辑到影片中  相似文献   

17.
张闳 《今日广西》2007,(1):64-66
围绕电影《无极》引发的“馒头”官司,著名文学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口角之争,无不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对决,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国产大片制造了一堆堆有形无形的“垃圾”,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  相似文献   

18.
周谷城同志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从事历史的教学和研究,长期担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著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政治史》等。周谷城同志又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周谷城同志还是我党卓越的领导人之,曾任农工党中央主席及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19.
常香玉同志是我国著名豫剧大师。在7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常派艺术。她先后在《花木兰》、《白蛇传》、《拷红》、《破洪洲》、《五世请缨》和《朝阳沟》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常香玉同志对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收存有宋代一部著名的中型类书——《海录碎事》,编纂者为福建瓯宁县(今建瓯市)人叶庭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