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睿 《法制与社会》2012,(5):187-188,198
罗尔纯先生用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把对乡土、对生活的热爱都融入了那震撼人心的作品中,他用恬然、淡定的神情注视着这个世界,用透明、朴实、温暖的心描绘着这个世界。罗尔纯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他扎根于本民族艺术的土壤中,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养料,长期潜心于艺术思考和绘画创作,造就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逐步长成为艺术之林中一棵苍劲挺拔的松!他本身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在油画、中国画两块园地中默默地耕耘,经历数十年辛劳,收获颇丰。他将这些硕果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让人们共享,使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纯洁的心灵、纯粹的思想、纯真的美感,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到了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他和他的绘画艺术都在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形成的中国与西方两大绘画理法,分别渊源于各自的哲学与美学体系,它们之间具有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决定了中国绘画崇尚“优美”,注重表达国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艺术创作中遵循“以诗为法”、“以书为骨”的原则,力求在绘画中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传统的“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决定了西方绘画崇尚“壮美”,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方法,塑造绘像的立体感,力求达到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艺术效果。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画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也有利于我们立足于本民族艺术之根,借鉴一切有益于我们民族艺术发展的外民族艺术,以创造我们新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12,(7):75
路桐酒堡的全球战略布局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划和海派的绘画艺术相得益彰。路桐酒堡秉持欧洲名庄酒理念并以欧洲人敏锐的思维意识到把海派绘画艺术经典作品融入到酒文化中会使高端葡萄酒文化价值与当代艺术价值融汇结合。为收藏者带来双重价值享受……耿忠平先生受邀为路桐酒堡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将艺术情感与法国名庄佳酿相融,达到了中国的传统国粹艺术与欧洲的葡萄酒文化完美相结合的效果,保证了路桐酒堡葡萄酒的艺术收藏价值,也会将成为未来很富有升值空间的一款高级葡萄酒。  相似文献   

4.
杨建国 《检察风云》2012,(11):84-86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按捺不住对牡丹的眷恋,用画笔描绘山林奇石、鸟鸣蝶舞、蜓飞鱼翔、湖岸翠柳,却不忘牡丹之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跃动,当代中国画坛涌现出一批画牡丹的新秀,黄毅琴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女画家,为绘画而坚持,花鸟游刃有余,她仍钟惰牡丹,并注重研究徐渭、  相似文献   

5.
抽象绘画自古有之,在没有语言的时代,人们便会用抽象、概括的图画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研究抽象绘画的根源对人们接受和学习抽象绘画是十分有益的。抽象绘画源于人们原始的艺术意志——抽象冲动,但古代抽象绘画与现代抽象绘画的根源却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题画诗发端于六朝而兴于唐代,其结合学与绘画,是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唐人题画诗涉及唐代绘画的体裁、内容、作、技法和评论等诸方面,题画诗中“宛相似”“得神骨”等相关品评反映了唐人诗画崇尚写实的风气,这种写真论是有其社会根源和技法基础的,它是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并且对后世的绘画和画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写意"在环境设计的运用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对自然之理的追求,它与绘画在表现艺术内涵上是灵犀相通的。"写意"手法将现代生活理念和民族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并散发永恒的艺术魅力。"写意"手法的探索和应用对我们所面临的设计空间学、装饰材料学、施工工程学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首先说明了罗马人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生活艺术化的过程;其次阐述了优士丁尼罗马法与绘画和雕塑的关系,展示了这两种艺术形式在罗马人的物权法、债法、继承法、行政法、刑法中的体现,从而证明罗马法中包含一套艺术法;再次对罗马人及其传人的法律与生活中绘画与雕塑的众多和中国及周边国家、地区法律与生活中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寡少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生活态度的差异、旌表制度的差异等原因;最后建议借鉴罗马人的经验制定我国的艺术法,尤其是借鉴其利用私人的积极性用绘画、雕塑美化城市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泥巴的艺术     
张培基 《检察风云》2012,(11):92-93
平凡的泥土、一流的艺术是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发展的。刘秀兰,一值执著的陶艺雕塑家,在赢得了一个个殊荣后,将无言的泥土和有形的艺术结合得如此完美。她的泥巴艺术是从捏、揉、锤、拉开始,塑造传统元素的抽象写意,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泥巴世界。  相似文献   

10.
扩大的权利与扩大的义务——数字艺术行为哲学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艺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创生的新型艺术形态,其本质在于双重互动不确定性机制.在该机制的作用下,数字艺术行为秩序较之原子艺术行为秩序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首先,数字艺术开拓出一种人人享有的创作权和传播权,消解了原子艺术秩序中的艺术创作特权和传播特权,数字艺术创作权利的本质是一种艺术发表权.其次,通过艺术发表权,数字艺术衍生出一种原子艺术秩序没有的艺术接触权,接触权也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的、人人共享的艺术权利.另外,数字艺术还抑制了主权者的艺术监管权力.数字艺术上述扩大的权利也相应为数字艺术主体衍生出同等数量的艺术义务.相对于原子艺术秩序中的那些义务,数字艺术义务的履行即尊重各项数字艺术权利的行使、避免生产传播有损于社会大众身心健康的艺术作品在当下人工智能社会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戴际凡 《检察风云》2012,(13):86-87
说起曹晓明女士,她曾出过—本书,名叫《上海女孩》。她那邻家女孩的气质,灵秀中带着书香,显得很微妙。总之,看过她的书,看过她的画,你就会明白一个上海女孩的成长,是一种冲突、融汇、和谐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红楼佩玉     
庄琦涵 《检察风云》2012,(11):90-91
当代艺术大师吴冠中说:“艺术之根本,是人的感情表露,黄皮肤,蓝哏睛,虽言语不通,但人情冷暖完全相同,犹如哑巴夫妻,恩爱弥深,艺术无国籍。”笔者庄琦涵女士出自书香之家,有感于中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认为艺术收藏都有相通之处。她和玉石结缘,是出于对《红楼梦》的喜欢,便从此用文学来修饰裸玉,设计出一块块带有玉香的美玉,是她心之所向。  相似文献   

13.
朱浩云 《检察风云》2010,(15):76-77
吴冠中先生不幸于6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也是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热门人物,他对中西方艺术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济平 《法人》2010,(5):88-90
真正的大学问家,其实心中是极坦诚的,不掩饰自己做人的本色,骨子里有谦谦君子之风。 唯原先生(筱明)字胤儒,1984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生性情洒脱爽直,文思敏捷,目高于顶,于中国书画艺术见地独到。无论他的艺术思想和绘画实践,始终延续着一条纯粹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民间文学艺术被誉为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进行文学及科学技术创新的源泉。我国存在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然而,现实生活中对民间文艺作品存在一些不当使用的现象。如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以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及市场经济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检察风云》2012,(15):83
环保与艺术的结合,让百家争鸣的水墨年代在大洋彼岸蔓延。作为经典的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水墨画长期以来被视为国画的代表。从其绘就方式来看,水墨画是水墨相调后,以毛笔蘸湿,在独特的笔法运作下,与宣纸相融的特殊效果。当然,能产生何种物象,就看执笔者的悟性和手法了。此间意境,各有妙趣。  相似文献   

17.
徐悲鸿创作的“马”的形象,既没有唐马的雍容,也没有宋马的清俊,其忍辱负重、急流勇进之态跃然纸上,是对艰难国运中雄健国民的精神写照。在绘画艺术上,徐悲鸿革新传统,引进西法,在诸多方面拓展了中国笔墨画的观念和表现力。代表作“奔马”,是徐悲鸿学贯中西的艺术结晶,在中国美术思想史、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史和美学研究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人》2011,(11):86-87
绘画的技能并非一朝一夕间就可以掌握的,而中国画需要的不仅仅是苦练绘画的技巧,更多的是需要对艺术的感悟与理解,因此,艺术修养与人生阅历相对缺乏的青年画家很难有出色的表现,而史光起先生则几乎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上海电视台来监狱拍摄一部反映监狱服刑人员艺术团的专题片,管教队长把犯人女演员黄鹂介绍给了摄制组。她长得一副细长的眼睛,微微上翘,尖尖的小鼻子,薄薄的嘴唇,五官合理的镶嵌在鹅蛋脸上,透出古美的韵味。那么,一个美丽的女囚徒是如何被选入服刑人员艺术团体的呢?又是如何展示她的美丽的呢?  相似文献   

20.
陆云华 《检察风云》2013,(6):102-105
东西艺水 西方绘画被引入中国的,基本上是些西方占典绘画和印象派绘画。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现实主义绘画也曾深深地影响中国。其后,由于其政治原因,现实主义绘画发展迅速,成了中国的主流艺术,并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思想。多少年来,中国人对绘画的审美要求—直停留在这个点上。因此抽象绘画注定要在中国遭遇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