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原 《求是》2000,(12)
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由集体农业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转向家庭农业的经营组织形式。80年代中期前,家庭农业带来了我国农业的超常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家庭土地承包制制度优势的释放,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放慢,同时随着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有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造成了规模经营的困难,农业规模经营与家庭经营体制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2.
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解,因考察的角度、强调的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它最基本的含义则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组织范围内,在农产品的生产联系上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实现各生产环节间的一体化,即形成生产、利益共同体,把农户与市场联系起来。如果用一个模式来形容它,即市场 中介组织 农户。 根据此含义理解,农业产业化首先是种经营体制,即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为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而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次,农业产业化又是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在社会生产进一步分工的基础上,使农业和其它产业部门中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按一种新的,更适合于农业发展的方式进合理配置与组合。再次,农业产业化还是种过程,即通过对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造,使之与市场接轨,实现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最后,农业生产是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目前在海口指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有人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已经过时,通过土地的流转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有些人甚至认为,农业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方式已经落伍了,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引导城市工商企业进入农村,以工商企业化的经营替代农户经营的情况。对此,需要非常慎重地对待。  相似文献   

4.
李艳 《实事求是》2003,(3):52-5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实践表明 ,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欠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 ,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实践证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发展、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化通过合同契约等多种方式 ,使分散的农户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生产…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一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揭示了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演变的主要趋势.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关键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村改革,就是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6.
“郎溪模式”是全国五种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之一,为农业人口较多、自然条件多样的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经验,也为成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诸如:激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活力,推进合理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水平,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小农经济、条块分割为特点的传统生产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弊端。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实现农村用地制度的创新和调整,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就成为紧迫的需要。 农业企业化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农业企业化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它是一个不断传播、扩散、发展的长期  相似文献   

8.
杨秋艳 《奋斗》2010,(1):53-55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拥有与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及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数量的土地规模;或生产经营单位突破土地规模狭小制约,通过主要生产环节合作服务,实现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和服务规模化、社会化,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行农村土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3,(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立足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对传统小农户生产经营制度的创新。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本质是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并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发展多形式的规模经营,充分激发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农业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逐渐兴起。文章基于苏南农村的田野经验,发现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生产资料、劳动力与制度基础上,通过农地资源的集体统筹与优化配置,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服务与监管以及农业经营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较好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与标准化,具有灵活性、成本内部化、管理有效性、自组织性等独特优势,同时也面临过度规模化、生产成本上涨、经营结构单一,经营者文化资本有限、市场议价能力不足,收益不稳定等多元化风险。此种集体高度统筹的新型经营模式与农业现代化高度耦合,表明农业现代化与家庭承包经营并不是天然对立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家庭承包经营并未走向终结,其核心经验对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并不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1.
农户是指直接从事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经营的家庭或居民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对农户问题的研究,弄清楚农户在制度变革中的地位及其需求,是深化农村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已显现出独立主体所具有的基  相似文献   

12.
吴艳玲 《奋斗》2006,(4):12-13
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模式.农民脱离了合作社,虽然部分保存了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仍归集体所有,但改革主要是强调农户自主经营的权利。重新回到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分散经营的个体农业.这种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些年,中央多次强调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要大力推进和扶持。  相似文献   

14.
公平与效率: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博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对农民来说是一种既有效率又有公平的制度安排。家庭作为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适应于传统农业,也适用于现代农业,家庭的土地规模经营从国家战略上讲应当是一种趋势,当前中国农业效率追求的路径选择应是在农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统一服务”。  相似文献   

15.
邹心平 《求实》2017,(2):92-105
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农业最合适的经营主体,而家庭农场又是家庭经营中最优的,它以适度规模经营克服了普通农户超小规模的弊端,又避免了一些专业大户粗放经营的问题;家庭农场还具有公司式农场或农业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等优势,同时又以家庭经营克服了公司式农场的委托代理等问题,因而在农业经营体系中优势显著,从而决定了它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农业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了家庭农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全国各地农村创办了许多新型经济组织 ,包括各种类型的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 ,这些新型经济组织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 ,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 ,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 ,有利于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经营体制。它以市场为导向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 ,把生产、加工、销售、运输、服务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 ,实施一体化经营。这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创新。农业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段曲折、不平凡的历程,农户家庭重新获得独立的土地经营权利是这一阶段改革的最大成果。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是最受生产者欢迎、最适合我国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土地经营方式,而且从世界农业发展史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农户家庭经营并不构成农业现代化的障碍。未来的政策取向,当是在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加速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产业化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8.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却形成了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模式.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近年来,襄樊市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和推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变革,实施农业与农村资本经营,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促进全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发展。一、公司制农业是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所谓公司制农业,是指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户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手段,以资本营运为纽带,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  相似文献   

20.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求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当前土地确权工作中暴露出的新旧矛盾与积累的纠纷,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属混乱、权能存在缺陷。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能是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内中之意,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保证,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手段,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集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