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十年有感     
1991年,20岁的我风华正茂,财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乡妇联工作。报到后,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我两次上班,两次哭着跑回了家。 后来,我参加了几次省、市妇联举办的业务培训,使我逐渐认识到,农村妇女姐妹需要的是妇联干部的理解和引导,农村妇女工作需要的是有着满腔热情、无私奉献精神的妇联干部。工作态度的端正,使我逐渐进入了妇女工作的角色。深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平凡妇女生活,了解妇女所想所做,找出妇女工作的入手点,认真处理看似琐碎但又贴近妇女生活的小事,我最终被农村妇女姐妹们所接纳,真正融入农村妇女工作中。 因…  相似文献   

2.
妇联是我成长的摇篮邯郸市磁县妇联赵书敏我今年29岁,1988年从河北省邯郸市财贸学校毕业,现在磁县妇联工作。工作9年来若有人问起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妇联培养了我──是妇联培育我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妇联干部;是妇女工作教育我从幼稚逐步...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并不是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妇联,尽管我从未想过做“婆婆妈妈”的工作。但,我还是来了,来到了妇联。一干就是16年,而且“跳板意识”愈来愈淡泊。有人问我在妇联工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妇联是一片绿洲,帮助我走向成熟;妇联的清贫磨练了我的意志;妇联的忙碌培养了我的勤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并不是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妇联,尽管我从未想过做“婆婆妈妈”的工作。但,我还是来了,来到了妇联。一干就是16年,而且“跳板意识”愈来愈淡泊。有人问我在妇联工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妇联是一片绿洲,帮助我走向成熟;妇联的清贫磨练了我的意志;妇联的忙碌培养了我的勤奋;妇联锻炼了我如何适应时代的变革、驾驭复杂的局面和解决现实问题;妇联是我成长的摇篮。1987年春天,是我人生的转折期,从怀远县中医医院来到了怀远县妇联。一些好心的朋友劝我说:“你去妇联干什么,天天下乡,东奔西跑,辛苦不堪,婆婆妈妈没有地位,福利少、提拔慢,孩子也没人照看,到那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值吗......”为此,我也犹豫过,徘徊过,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妇联的大门。1988年9至10月份,我受组织上的重托,到安徽省妇干校学习。在那里我了解到,妇联工作系着千家万户,保护着妇女群众的利益;维护着妇女儿童的权益;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学习期间,受益匪浅,使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觉悟、增强了信心,从而更加热爱妇联,钟情妇联。身为新一代妇女工作者,我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为妇女服务的任务。社会上还有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1977年10月,我踏进了妇联的门槛,寒来暑往,一瞬间25年过去了。这25年,我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无论在乡镇妇联还是在县妇联,我都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工作,这是我默默奉献的25年,无怨无悔的25年。  相似文献   

6.
妇联四惑     
我是而立之年跨进妇联大门的。在此之前,在行政机关有了数年工龄的我,对妇联这个组织是干什么的,她们又是怎么干的,虽然不能说是一无所知,但确是知之甚少。这十多年间,我先在妇联宣传部,后来又到办公室,中途,在《中国妇女报》兼职记者的岗位拐了个弯。转眼间,年龄从“而立”到了“不惑”,可我对妇联的认识却远未达到不惑之境界。如果说,当初对它的认识是一张白纸的话,那么,现在这张纸虽已被涂抹得色彩斑斓,却也不乏困惑。之一———工作对象。未进妇联,感到妇联不是和每个女性都有联系。今天,我知道,如果像我这样认识的女…  相似文献   

7.
呵,妇联     
呵,妇联张苏丽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归属于半路出家到妇联一类,但我不敢说自己就识得妇联。然而有一点是真切的,我幸运于、心甘于这样的归宿。到妇联之前,我曾有过在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经历。从男人的世界闯入女儿王国,在男人中...  相似文献   

8.
一谈到乡镇妇联主席,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个长着三寸不烂之舌的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至于乡镇妇联工作则是务虚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然而六年的乡镇工作和半年的乡镇妇联工作却使我深深地感到:做好农村工作,尤其是做好农村妇女工作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乡镇妇联工作是一个走百家门,访百家事的工作,只有深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平凡妇女的生活,才能知道妇女所想、所做,才能找到妇女工作的入手点。因为工作的对象是农村妇女,所以乡镇妇联主席就必须放下文人的架子、踏踏实实地当一回农村妇女,不厌其烦地聆听婆婆妈妈的事,认…  相似文献   

9.
春生 《中国妇运》2000,(1):39-39
新世纪到来的前夕,人们纷纷投入了一种回顾和展望的兴奋之中,对曾经走过的岁月进行总结,对未来将要踏上的旅程规划设想,作为个人需要这样,作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当然更需要如此。 我走进妇联队伍至今已有18个年头,我感受到了妇联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她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日益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妇联队伍里的老兵,我希望妇联在新世纪里能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因此想说几句话。 在中国妇女“八大”上,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今后5年里,妇联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两手都不能放松,这可以说是对过去工作高度总…  相似文献   

10.
用心感悟     
我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妇联干部,曾担任过基层妇联副主任、镇党委副书记、妇联主任、副区长、老干部局长、地级妇联主席,三进妇联我感悟很深。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很多事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改变自己,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令我最难以忘记的是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了三进妇联的喜悦,不但更加深刻地体验着80年代、90年代至21世纪妇女工作的历史变革,而且也看到了妇女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日益重要的影响。回忆过去的岁月,还是那么令人激动不已。1983年在大兴安岭的新林区妇联开始了我从事妇女工作的生涯。面对这一全新的…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来妇联已经六年了,这六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不仅使我受到锻炼,同时也对妇联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从内心爱上了妇联岗位,爱上了妇女事业。六年前,正当我在县工商局副书记、副局长的岗位上劲头十足,一帆风顺时,突然接到调我到县妇联的任命,一时间身边沸沸扬扬,有告诫,有劝阻,也有惋惜,唯独没有祝贺和欣喜。耳边充斥的是“没钱没权”、“婆婆妈妈”,甚至有人戏称:“这回你是提前退居二线了”。尽管在这之前我对妇联并不了解,但心里也象压了块大石头沉甸甸的,最终“服从组织安排”的党性原则使我来到妇联。而内心却抱着…  相似文献   

12.
激情永远     
仿佛是在追赶岁月,走进妇联16年,始终忙忙碌碌,步履匆匆,从未认真体味心灵的感受。最近,在思考和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年妇联的发展和创新历程时,我突然感悟到,其实,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成长同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同妇联的工作是那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是在沉浸于...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选调的机会,我有幸进入河南省郑州市妇联工作。妇联的工作环境可谓独特,不仅工作接触和服务对象大多是女性,就连工作人员也以女性为主。既人妇联门,就是妇联人,妇联男干部如何尽快融入环境,实现角色转变,进而干好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0年8月,我被分配到省妇联宣传部工作。正赶上省妇联筹备建会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其中一项是在陕西日报刊发一篇展现妇女运动辉煌历程和妇联组织发展成长的纪念文章。为做好这篇文章,初到妇联的我,加班加点地跑资料室,搜集各种文献资料,记得其中就有《中国妇运》。这是我初次接触《中国妇运》。  相似文献   

15.
张海峰 《中国妇运》2002,(12):42-42
我是一名普通的妇联维权干部,已在妇联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十三个春秋。1989年中专毕业后,我就干起了妇女工作,还不知“维权”是怎么回事的我,被妇女姐妹受虐的现实震撼了。一天,一位披头散发的妇女敲开了妇联办公室的门,双膝跪地,哭喊着“救救我吧,救救我的孩子”,不等我说话,她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6.
苦涩与喜悦     
刚到妇联,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第一次参加基层的“三八”纪念大会。那年3月,乍暖还寒。我与省妇联的几个同志到辽西某县调研。县妇联主任是一位精明强干、和蔼可亲的老大姐,为了给省妇联的同志创造一个接触基层妇女群众的机会,老大姐有意将“三八”纪念大会提前召开。...  相似文献   

17.
在部队当兵时曾看过赵本山演的一部名叫“男妇女主任”的电视剧,当时感到好笑、滑稽,觉得这只是文学作品。然而,无巧不成书, 1999年我从部队转业,恰恰被分到云南省思茅地区妇联,当上了一名真正的“男妇联”,步了“赵本山”的后尘。刚到妇联工作时,妻子不理解,挖苦地说:“哟!一个堂堂男子汉整天同妇女打交道,真够有出息的。”还不时打电话来“查哨”。亲戚朋友怀疑我在部队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要不怎么就去了妇联。在办公室,只要我接电话,对方总要疑惑地问一句,这是妇联吗?与外单位联系工作时,人家一听说我是妇联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感谢妇联     
感谢妇联陶青秀是妇联教会了我做人。1985年,当我从邯郸地区农业学校毕业时,一心想成为科技人员,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父老乡亲们,没想到组织却安排我到临漳县委莱营乡任乡妇联主任、尽管我没有拒绝,但内心却有几分的不情愿,调回农业技术部门工作的念头始终萦...  相似文献   

19.
当我离开妇女工作战线之后,越发感受到妇女工作的实践锻炼对我何等重要;当我离开妇联这个组织系统的时候,越发体验到一个女干部对自己组织的这份眷恋之情何等难以割舍。8年来,我和我的伙伴们,在当地党组织和全国妇联领导的直接帮助、指导下,形成了一套属于我们妇联自己的工作思路。仲国妇运》的同志希望我把在妇联工作时获得的这份财富再归还给妇联、奉献给妇联。我认为,大家共同创造的,本应该大家共有、共享,所以我也欣然承诺了。希望以下这些思考,能够对我们规划97年的工作,有所补益。1997年是我国进入“九五”期间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真情如歌     
或许因为我是学音乐出身的,铺开稿纸就写了个与音乐有关的题目:真情如歌。我是1990年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的,在当过几年师范音乐教师之后,于1993年踏进了妇联的门槛。听说我进了妇联的大门,我的很多同学瞪大了眼:“不会吧,搞音乐的在妇联憋得住吗?而且也不实惠呀!”然而从26岁到35岁,这人生中最美妙的年龄阶段,我一晃就在妇联工作了9年,我体味到了人生中的另一种滋味:妇女工作如同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刚进妇联,本以为凭着自己学音乐的领悟和灵性,很快就会胜任工作。可是,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当我草拟的一份文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