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乡贤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时下是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他们能够为自己家乡发展提供一些物质资源、文化资源。运用乡贤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利用乡贤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凝聚乡贤力量,形成乡贤合力;创造良好的乡贤投资的环境,利用乡贤经济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寻找合适项目、采用合适方式吸引乡贤支持乡村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挖掘乡贤文化资源有效推进乡风民俗建设,激励在乡公众向善、向上,逐步形成良好的乡风民俗。必须注意的是,运用乡贤资源需要有意识避免一些负面可能。  相似文献   

2.
市县简讯     
正赣榆区政协助力"新乡贤文化"建设。为鼓励和吸引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参与家乡建设,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近年来,连云港赣榆区政协通过"五化"助力"新乡贤文化建设",积极打造现代乡风文明新"名片"。一是立体化宣传"乡贤"。精心制作《走近赣榆乡贤》系列电视节目,组织新闻媒体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展示新乡贤风采。二是生活化传承"乡贤"。以新乡贤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事迹为原型,以文学、绘画、书法、微电影、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和新乡贤主题演讲、事迹演说等方式再现新乡贤嘉言懿行。三是大众化崇学"乡贤"。在学校开展"学乡  相似文献   

3.
王生云 《创造》2023,(2):79-81
<正>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木厂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建设,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整合村里村外干部乡贤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用好用活"乡贤"资源,对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建议:一、建好数据库,实现共建共享。健全协调机制,理顺工作关系,明确相应部门牵头"乡贤"资源的统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海外乡贤资源的调查统计,及时发现,及时登记,不断充实完善信息,力求全面、准确;要有意识地做好新生代"乡贤"的统计工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11)
<正>约在江苏,共筑梦想。首届江苏发展大会5月在南京举行。以"汇聚八方江苏英才,共谋江苏锦绣发展"为宗旨,江苏发展大会构建起与海内外江苏知名人士的联系交流平台,让更多名流乡贤关注家乡、建言献策。大会如何为新江苏建设汇  相似文献   

6.
乡贤文化重塑与乡村治理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于乡村,蕴含着强大的道德榜样力量。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治理问题逐渐凸现。破解乡村治理难题,需要改善治理环境,吸引乡贤回归乡村;夯实治理基础,发挥乡贤的带动作用;有效利用文化资源,重塑乡贤文化。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社会治理的内生性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外部性导向为乡贤回归乡村、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能空间,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独特作用。如何理解和解释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激活乡村共同体背后的机制逻辑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现实案例,从治理共同体激活、经济共同体复兴与文化共同体唤醒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包含情感治理、资源整合与文化培育等行动策略在内的振兴机制,并将乡贤视为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从问题聚焦、利益捆绑、征召与动员以及异议消除五个层面探讨乡贤兴村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与运行是乡贤兴村的关键逻辑,而加强乡贤文化培育、加强政府资源支持和建构有效的“异议”消除机制是未来推进乡贤参与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中,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发挥闽商的优势。今年,孙春兰书记分别在北京、上海、新疆接见异地商会的闽商代表,并多次指出福建拥有众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遍布海内外的闽商。她希望广大闽商积极投身福建新一轮发展,既为家乡建设作新贡献,又从中寻找拓展事业的新机遇、新平台。她要求福建省异地商会要充分发挥遍布全国的优势,组织推动各地闽商参与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各级工商联、经贸委、闽籍异地商会要切实为回归闽商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9.
王军 《当代广西》2012,(20):2-F0002
今年9月1日,北流市委、市政府和南宁市北流商会在南宁市金旺角国际大酒店召开北流在邕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北流市委书记李玉振等市四家班子领导、南宁市北流商会会长陈泽坚等商会班子领导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共叙乡情,共谋发展。纷纷为家乡建设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广西》2016年第22期《乡村治理需要充分发挥乡贤作用》一文提到,乡贤之士以自己的学识、技艺及文化修养,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在社会建设、中华文明传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乡贤文化是对传统的重拾,对美德的追寻,对乡村人文理想的重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说,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  相似文献   

11.
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敬里村外出乡贤刘南营先生,回家乡与家人欢度春节。在全国人民共度传统佳节之际,他不忘家乡父老乡亲,十分关心村老年人,对本村80岁以上的97位老年乡亲送上节日慰问金每人100元,共计10000元。  相似文献   

12.
林洋 《创造》2020,(2):42-45
乡贤有独特的政治导向、经济发展、文化重塑和社会建设价值。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去发现乡贤、培养乡贤以及树立乡贤。绍兴市永和镇通过发挥乡贤文化优势、系好乡情亲情纽带、搭建各展其能平台以及营造共商共治氛围的举措,开辟出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道路。此外,乡贤治理也要关注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问题,加以现代化改造,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乡贤贡献力。  相似文献   

13.
乡贤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源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贤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中一直影响深远,乡贤文化代表着浓浓乡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践行乡贤文化,可以有效地加强当代乡村建设,为促进乡村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主体力量较弱、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是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乡贤文化对于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逐渐彰显。弘扬乡贤文化,应壮大乡贤群体、增强乡贤力量,搭建乡贤与乡村社会有机融合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7,(11)
<正>今天的江苏大剧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200多位原籍江苏或曾经在江苏工作生活过的知名乡贤,在这里如约相聚,共叙乡情友谊,共话江苏发展。首先,我谨代表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和8000万江苏人民,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向所有海内外的江苏人致以家乡的亲切问候!  相似文献   

16.
乡贤文化是中国人宗族意识与乡土意识的集中体现,自古以来,就极大地维护了我国社会稳定。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尚待提升的情况下,可以大力发展乡贤文化,树立乡贤形象,使乡贤起到足够的带头与推动性作用,引导农村地区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统一战线》2011,(11):17-17
前一段,河南省南召县委书记赵景然在与南召北京商会党支部成员座谈时指出,南召北京商会党支部自2008年成立以来,解决了党建工作的阵地问题,党员的归属感明显增强,党员数量增多,组织覆盖面扩大,号召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希望商会的领导班子团结奋斗,秉持“我为北京添彩、为家乡争光、致富不忘家乡”的理念,合法经营,诚信创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  相似文献   

18.
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独特的角色定位,是乡风文明的涵育者、乡村秩序的维护者和乡村振兴的推动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乡村秩序的根基不断削弱,文化习俗、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乡村治理效率有待提升。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实施,更需要借助乡贤这一优势资源弘扬乡贤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大建设》2014,(5):F0004-F0004
<正>信阳伯皇实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南伯皇实业,为全资子公司。河南伯皇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7日,由广东省河南商会副会长吴云合先生发起创立,注册资金1.1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范围涉及人力资源、房地产、物流、医疗、珠宝等多个领域。河南伯皇实业有限公司自落户河南,作为广东省河南商会的会员企业,始终秉持"成就企业、荣耀河南、造福家乡"的发展理念,积极开拓,不断创新,全方位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短短两年内先后在开封、信阳投资开发"富士康开封实训基地项目"和"信阳IT产业园及国际物流中心项目",  相似文献   

20.
乡贤作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描述乡村特定阶层的话语,与当下乡村社会现实阶层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当前媒体与学者所热议的"乡贤",一般而言是城市中以知识、文化、道德为内在特质的群体下乡,这种乡贤介入有着自我内在的行动逻辑。乡贤的外生性及其介入乡村的机理,直接影响到乡贤介入乡村后的行为方式——有可能有助于乡村建设,也有可能与乡村建设产生冲突。因此,应该避免"乡贤"与"乡村经济精英"二者混淆使用的状况,并在明确乡贤融入乡村的相应政治、经济条件保障基础上,推动乡村"新乡贤"群体建构,并促进其乡村治理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