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形 《各界》2011,(3):37-39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发展贡献巨大,但只有发明印刷术的毕异和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名垂史册,受到世人的敬仰。很多个世纪过去了,毕异印刷术早已被更先进的印刷术取代,而蔡伦造纸术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如今仍然被人们采用,一个古老的发明能具有这样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2.
王元 《各界》2011,(3):34-36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宦官(太监)这个群体背负的总是恶名,因为总和掌握笔杆子的文人士大夫作对,没人说他们好话。但其中有两个人,无论古今中外,都作为正面人物受到称赞,这两个人就是蔡伦和郑和。其中的蔡伦,更是作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发明家,彪炳史册,传颂千古。  相似文献   

3.
一、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拉开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序幕 1.复出前多次发表谈话,对“两个凡是”表示异议。据《邓小平年谱1975—1997》记载: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谈话,系统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其中包括这样几个主要论点:第一,“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萨特自由理论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前坤  赵原 《学理论》2009,(17):50-51
萨特的自由理论有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本体论的自由-个人的绝对自由到实践中的自由——行动介入的自由的转变。历史渊源、社会环境、童年生活是其绝对自由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转折。最终形成了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5.
施平 《瞭望》2000,(21)
本月20日,李登辉正式下台了,12年来他的分裂主 张和分裂行径不见容于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他本   来还想在国民党主席的位子上赖上一阵子,但是很快被迫辞去党主席的职务,因为他背弃了国民党的广大党员,把一个国民党搞得四分五裂,并且虽然一再碰壁,却还梦想着把一个中国也搞得四分五裂。他给台湾和台湾的国民党人留下的政治遗产是一池浑水。为了澄清这池浑水,中国人不得不花上一些气力。 台湾问题本不应复杂。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历史、是现实,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识,是世界公认的法理。所有同中国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的法律思想不仅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法制事业的发展,也为当代中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奠定了重要基础。“人民”和“正义”是毛泽东法律思想中“绝对超越指向”的两个要素,毛泽东法律思想中法的价值就是人民正义。  相似文献   

7.
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可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是指某一个人、群体、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准低于社会上其他个人、群体、地区的状态。绝对贫困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们在长时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被社会文化所接受的、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本文主要从后一种意义上研究贫困问题。国际公认,人体需要的最低人均日摄入热量为2100大卡,如果不能保证这个水平、则表明绝对贫困的存在。按照这个标准,目前世界上尚有11亿人为绝对贫困所困扰。我国农村的贫困是旧中国遗留…  相似文献   

8.
18世纪90年代初期在康德摧毁古典形而上学以后对能否建立一种基础哲学有过一场争论。谢林在他的"同一哲学"阶段试着将哲学最高原则置于比费希特的"我"更高的位置:在一个"绝对"中,这个"绝对"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但同时也非二者,而是二者的绝对"同一"。谢林把这个"绝对"称为"我",并赋予它一种自我认识的关系。荷尔德林反对建立基础哲学,对荷尔德林而言,"存在"必须与"同一"区分开,他认为谢林把"存在"与最高意义上的同一性混淆了,并通过对判断与自我意识的批判试着在一切思考关系以外设定一个"存在"。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代群对社会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瞭望》1999,(5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认为:从本世纪70年代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开始,独生子女不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了。作为一个代群,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到本世纪末纷纷进入青年期。目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大都达70%-80%左右。未来新世纪,他们势必作为一个社会重要力量影响中国的发展。应该说,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在与他们的父母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环境中。改革开放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实际上已经深入到很深的层面。首先这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青少年每个单元获取的信息绝对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  相似文献   

10.
仁是一个极富中国哲学特色的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汉唐再到宋明,仁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仁学》是谭嗣同的哲学代表作,仁学是他后期哲学的基本形态,这使仁学对于谭嗣同的哲学至关重要。他将仁提升到世界本原的地位,使仁拥有了空前绝后的绝对权威性。他的仁学秉持救亡图存宗旨的救亡纲领,并将通、平等写进"仁学界说"。他的仁学侧重度人,古代仁学侧重自度。他的仁学拥有圆融无碍的多元心态和全球视野。他的仁学拥有自己的独特气质,为近代仁学提供了别样的版本和样式。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作风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问题,是一个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改进作风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2.
读书三题     
读书三题申泰(一)《战国策·秦策二》记载:曾参以前住在费地。有个与他同名的犯了杀人罪。有人跑到曾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绝对不会杀人”,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不久,又来了一个人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还是不相信,...  相似文献   

13.
汉、唐、宋相对宽松 文祸是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的绝对权威。可以说只要专制存在就会有文祸。它的产生非常简单。统治者为了维护他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把文祸当作合法的谋杀手段,成为镇压文人的血腥工具,成为中国文人挥之不去的心中之痛。  相似文献   

14.
刘继兴 《各界》2014,(11):87-90
在民国报业史上,成舍我绝对是个传奇人物,也是一位不畏权贵敢说真话的真正报人。他不仅保持着“从业时间最长”、“创办媒体最多”等若干纪录,还有着“为办报受挫最多”的名声。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坐牢就不下20次,报馆被封也有10多次。可谓铮铮铁骨,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7,(7)
正在全国学习毛丰美实干精神的同时,有一个人也正在用"傻子精神"辛勤付出着……一徐胜伟,今年57岁,1980年参加工作后,曾扫过马路,拉过炉灰。他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对工作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绝对不会马马虎虎。正因为他的这一优点在工作中慢慢"放大",一个年轻人的进步也随之展示在人们面前:徐胜伟从清洁工做起,当过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国民群体意识是“内聚”还是“内耗”,中华民族凝聚力强还是弱,这是一个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通过群体交互行为的交叉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强,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是一个基本结论,但其作为社会整合的条件是脆弱的,它依靠的是外在的压力和内部绝对权威的刚性统治,只要外在压力一解除,绝对权威一辞世,动乱就有可能到来,权威和动乱构成平衡社会发展的两个砝码。  相似文献   

17.
高举理论旗帜牢铸精神支柱·本刊编辑部·巨星陨落,举国同悲;缅怀功绩,共创伟业。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与我们永别了。邓小平这个名字,标志一个时代,是一座丰碑,一部史诗。他的英名,他的业绩,他的理论,他的思想,他的风范,永垂中国史册,永垂世界史册,世世代代铭...  相似文献   

18.
刘钢 《瞭望》1999,(36)
曾20多次访问过中国的西门子常务副总裁威尔海博士说:使中国尽快成为民办贸易组织中的一员是绝对必要的近日,记者来到慕尼黑西门子总部,对西门子公司常务副总裁报特·威尔海姆博士进行了专访_西门子公司是德国第三大企业,1998年的销售额位居世界企业二十强之列,其产品遍及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威尔海姆博士是西门子公司7名最高董事会成员之一,主管作为西门子主体业务的发电部。输电及配电部,并负责西门子在亚太地区事务。他从1985年起曾先后20次到过中国,亲眼目睹了中国近些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是中华…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6,(47)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不同了,社会前进了,旧有的精神文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基础,便要有所抛弃,有所承继,有所革新,有所创造,建设起新时代的新的精神文明。 即以道德建设来说,中国封建社会奉为金科玉律的三纲六纪、四维五德,今天就绝对不能奉为圭臬,因为那种人以人身依附为前提的道德准则,不能与今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我们今天能要求做下级的和做子女的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上级和父母吗?假设有哪个上级和父母荒谬地要他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9,(8):41-41
李鸿章对近代军事的第一大建树是:把海防提到战略位置。建立了中国第一支海军! 李鸿章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关注了海防问题。他虽然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关注和提出海防思想的人,但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出海防比陆防重要,应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加强海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