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经济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不应是逐渐退化,而是愈来愈强,但这种“强化”不是职能的权威和数量的提升,而是政府职能的必然转变和重新定位,亦即政府角色的转换。“经营者”向“终极所有者”的转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角色转换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就没有独立的利益主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经营者。这样,政府部门谁都有权干预企业,而谁都无法对企业资产营运效益真正负责,企业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这就告诉我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的重点又是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走向市场。只要抓住转换经营机制,就抓住了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事,它既涉及到理论观念的转变,又涉及到实际操作问题;既牵扯到外部环境,又牵扯到企业内部诸方面的改革;还牵扯到企业机制转换的具体形式和途径问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一系列配套改革和协调工作。一改革也是一场革命,革命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正确的理论,可  相似文献   

3.
不求“其纯”只求“其佳”——谈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点段景来政府职能转变重点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而如何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又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前提和重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如何谋求企业效益的最优化,从...  相似文献   

4.
工业企业技改投入作为一种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国经济领域中正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部分技改投入项目并没有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相反却成了企业的包袱。技改投入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技改投入后期效果考核的软约束、“财政分灶”造成“诸候经济”的本位性短视投资等深层次的问题也日渐显露,使企业技改投入工作出现了若干问题。 问题之一:长官意志是从,缺乏科学论证。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再加上各种利益的驱动,搞技改、上项目的热情高,筹资金、扩规模、上能力的劲头大,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和部门领导片面追求所谓任期“政绩”,或是为日后升迁捞取资本,或是为离任前留下“好名声”,许多项目未经客观、周密、科学的论证,就仓促拍板,匆匆上马,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战略性攻坚的关键阶段。在2006—2010年即“十一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略如何铺陈?这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分析当前改革状况、未来几年国际局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对体制改革的要求,笔者提出“以政府改革为重点,上下内外联动创新”的框架思路,要点有四:“上改政府管理体制,下改微观关键领域,内创人本型协调发展体制,外创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 以职能转换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分析下一阶段改革面临的任务,可以列出十个方面(政府、农村、国资、非公、金融、市场、宏观、社保、涉外、社会发展事业改革等),在如此众多头绪中,重点抓什么?我认为,“牵一发而动全身”者,是政府自身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整个改革的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3月21日辽宁省市场经济学会邀请部分省直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理论界知名人士及企业家代表,就“进入市场的外部条件和氛围”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发展市场经济,企业是主体。国有企业“进场入轨”一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二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努力为国有企业“进场入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是党政领导机关尤其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7.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首先要弄清其内容、途径和条件,制定改革的整套方案,然后,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实施。如果不弄清这几个重要问题,一哄而起,就要走弯路,甚至跌“跟头”。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点内容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理象:国有企业的活力不如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活力又不如“三资”企业。这一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它们的经营机制存在着较  相似文献   

8.
作为既体现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又体现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政企分开”,应该说已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践.但这却是一个长期难以突破的课题.“政企分开”难,难在哪里?一难,企业所有权和使用权难分,“乡办”、“县管”、“市属”等纯行政性的概念,禁锢着政府和企业;二难,企业干部由政府任命,简政放权后厂长、经理的任命权并没有下放,企业法人代表实际上是政府代表;三难,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是个过程,在市场体系发育不良的情况下,企业走向市场却不能解决自身发展的全部问题,不得不退而找市长;四难,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从观念到能力都难适应市场运动,“政企分开”缺少前提和基础;五难,政府一级对一级负责,肩负着加快发展的历史责任,责任驱使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身上,而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一时却又难以达到,即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手段都还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9.
行家之见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魏杰说:中国的《企业法》已颁布多年,但迟迟不能落实。《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制定一年,但十四条企业自主权如月亮高悬,看得见,摸不到,企业叫苦不迭。为什么那么好的政策、文件,企业就是享受不到呢?关键是政府的改革严重滞后。魏杰风趣而形象地提出了“爹论”:在中国,政府是企业的“爹”,企业是政府的“儿”。二者之间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企业本应是经济组织,但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企业完全被行政化了,其特征有三:一者,企业的地位行政化。有副部级特大型企业,司局级大型企业,处级中型企业。企业都  相似文献   

10.
加强管理 刻不容缓国有企业管理必须改革发展 ,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目标 ,以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改革、改组和改造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环境、性质、地位、目标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 ,企业所需要的物质、资金、员工都是由政府按计划分配 ,生产的产品也都由政府统购包销 ,国有企业是一个纯粹的“生产车间”或“制造工场” ,企业同市场隔绝。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 ,…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六个方面的总体改革方案.而总体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强化和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过去的“基础性作用”转换为“决定性作用”.二是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重在准确把握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把计划 体制下的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变为市场体制下的企业主导型经济.因而.政府职能的转 变,不但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也是转换 企业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是上层建筑适 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如 果“不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难以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 一、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的关 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体现其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 职能。其中.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是社会主 义国家的基本职能。至于无产阶级革命取 得胜利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这一职能,…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劳动就业一直采取国家全包、一包到底的政策;进入市场经济后,劳动者作为经济资源,开始变国家计划安置为市场调节配置就业.安置与配置,虽一字之差,内涵却迥然不同.第一,从市场主体上来看,“安置”是政府行为,“配置”是市场行为.“安置”多为从一而终,即使这个企业倒了,还需由政府安排到另一个企业去工作;配置则是动态的,以市场为导向,从业者随时可以转换工作岗位,转换所在企业,变换从事的行业工种.第二,从二者的性质上来看,安置者挂的是“金字招牌”,大多为国家企事业单位,端的是“铁饭碗”;配置者则青睐“天高任鸟飞”的民营经济领域.第三,从动力上来看,安置不求竞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讲过:“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发展到“整体推进,重点突  相似文献   

15.
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中心环节。围绕国有企业转换经济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问题,本文拟结合对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情况调查,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转换经营机制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两年的筹划和准备 ,我国地方机构改革已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从已先行一步进行改革的地方看 ,搞好地方机构改革 ,应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不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虽然经过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所改变 ,但政企之间的“脐带”并没有彻底割断 ,有些地方和部门依然是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仍然是没有活力。因此 ,必须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不折不扣地交给企业 ,彻底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婆媳”关系。解决好这个问题 ,首要的是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国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 ,主管…  相似文献   

17.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抓紧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里的三个“不能”充分揭示了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管理方式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尤以政企不分,政府以非经济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茅于轼指出,“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对农业的过分重视。要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放在其它方面,把投资投在农业以外的其它地方。 长时间以来,“三农”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头等难题之一,各界的一致认识是,相比而言偏低的农民收入是全国经济整体水平难以迅速提高的重要而薄弱的一环。目前各地政府已把解决“三农”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工作之一。现在的问  相似文献   

19.
全民所有制经济体系内部各个层次应有哪些经济职能,如何实现“政企职责分开”?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实践进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制是实现“政企分开”的最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或者说重要途径。理由是股份企业同政府的关系是遵纪守法,照章纳税。政府不插手企业内部的事务。这里有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需要弄清楚,什么叫“政企分开”,股份制同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政企分开”有什么关系?与此相关,股份制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什么关系,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不是离开了股份制,就不能实现“政企分开”了呢?下面,我们围绕着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政企职责分开”同股份制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前只知道有“打工妹”、“打工仔”的说法,因为“打工”这两个字眼,听起来似乎并不怎么高雅,也不怎么光荣与自豪。看了关于广东省顺德市经济腾飞的报道后,才知顺德市政府及其各级官员在与企业打交道过程中,始终以“打工者”的姿态出现,并且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才觉得“打工”这个词并非以前所认识的那般。原来顺德还有一大批“打工官”!顺德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搞上去,地方经济要发展,政府的职能必须适应形势而转换,政府官员就要放下架子来“打工”。尤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果仍然只有“包工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