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人大工作》2009,(11):61-61
据《广州日报》近日报道,114个政府部门到底是如何花钱的?这些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秘密”的内容日前得到了公开。记者在广州市财政局网站看到了《2009年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114个部门预算均供免费下载,这是广州市首次在网上公开年度“账本”。  相似文献   

2.
李龙 《辽宁人大》2010,(8):44-45
推动预算公开,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有公开意识,另一方面需要代表们有审议预算的激情和能力。只要公开了,相信公众也会看得懂。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有两条发生在广州的的新闻颇值得玩味。一条说的是广东政府“晒账本”,114个市级政府部门的2009年部门预算全部上网公开,每个部门的预算内容包括“部门基本情况”、“预算收支基本情况”、“项目支出基本情况”、“收支预算总表”,以及详细的“收入预算总表”和“支出预算总表”,供免费下载。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10,(7):40-41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将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全部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广州市114个政府部门的2009年部门预算均上网公开,每个部门的预算内容包括部门基本情况、预算收支基本情况、项目支出基本情况、收支预算总表,及详细的收入预算总表和支出预算总表,供免费下载。这是广州首次网上公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并将其作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短短18个字透露出中央推进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全面审查和监督国家财政的重要信号,看紧国家"钱袋子"的背后是对每一位纳税人的郑重承诺。要求政府部门公开预算是人大的硬权力,如何顺应人民期待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预算公开,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日前披露,截至5月20日,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98家中央部门中,已有88家公开了2011年部门预算……但一些政府部门公开的预算还是只有几张表格,模棱两可的“其他支出”占了相当大比例,对资金的安排使用缺乏具体的分析与解释。(《人民日报》2011年5月24日)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底开始,闵行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组织举办预算听证会,先后对闵行区政府的7个预算项目进行了公开听证。本文以闵行人大常委会2010年部分财政预算项目初审听证会为研究对象,分析公众参与公共预算监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阳光是有效监督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两则新闻引人关注:一是上海市民孙中界以自残手指的方式向“钓鱼式执法”说不,赢得广泛的舆论同情,最终,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向社会公开道歉;二是“民间查账人”李德涛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促成了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将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放到网上。  相似文献   

10.
<正>据报道,2009年10月23日广州市财政局网站公布了全部114个市直部门的预算。一时间,该消息引得无数人关注、叫好。广州市这次是应公民的申请公开预算的;而公民申请的直接依据是2007年国务院出台  相似文献   

11.
《人大研究》2011,(9):45-47
卢鸿福:别让“其他支出”遮住了公众的眼据媒体报道,目前预算公开暴露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不宜公开”的预算归入了“其他支出”;二是预算账本出现了“双轨”,即用来公开的账本和“内部账本”。陕西、广西等地方近期陆续公开了2011年预算,但大多数被认为“不适宜”公开的预算条目仍隐藏在名为“其他支出”的大类里,其中包括政府人员工资以及行政成本等。  相似文献   

12.
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学术界对预算公开的定义和标准还存在争议,但这并没有阻止各国预算公开实践的步伐。中国近年开始逐步推进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要求,这为继续推进我国财政预算公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本文选取了六个代表性的国家,对它们启动预算公开的背景、实践、及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012年,预算公开这个"舞台"上又呈现出新的场景:中央财政,截至5月初,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98个中央部门预算中已有80多个陆续在部门网站上公开,公开的时间较前两年有所提前,公开的部门数量有所增加,而且预计其余部门预算也都将公开。在地方,2012年3月15日,北京市市级部门率先完成了部门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2月11日,在大渡口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30个政府部门预算(草案)全面公开,接受全区人大代表的监督。至此,该区实现了所有部门预算公开(非涉密性质)的全覆盖。其中最大亮点是,部门预算收支科目全部公开到"项"级科目,所有部门都详细地公开"三公"经费预算情况。"以上只是区人大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管好政府‘钱袋子'的一个缩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小秋说。收支阳光透明"公开政府部门预算,便于让代表从微观的角度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同时,这也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有益补充和辅助。"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裘苹称,通过公开部门预算,让人大代表知道政府部门有多少钱、是如何安排的、人大该怎样去监督。  相似文献   

15.
李凡 《人民论坛》2010,(2):27-29
预算本质是政治性的。公共预算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公开和参与,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博弈的政治过程,并建立了政府与公众的对话系统,改变了政府的行为,这会有力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预算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未来仍需在扩大预算公开范围、加强人大审议、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加快县市和中西部地区预算改革步伐上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预算公开对推动建立阳光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意义。从广州市114个本级部门预算全部内容在网上公开到39个中央部门公开年度预算,从公民推动到高层决策,推进预算公开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然而现实生活中,预算公开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迫切需要政府自身提高财政透明度;迫切需要人大加强监督,在推动预算公开方面有效作为;迫切需要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预算公开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人大》2010,(8):44-44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都要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备部门的预算。全国人大的这种做法是民意所向。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人大代表审议预算草案报告的积极性不高,很多预算审议报告遭遇冷场。  相似文献   

18.
潘志华 《云南人大》2009,(8):22-23,30
部门预算,通俗的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根据国际惯例,它是由政府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会议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也就是说,只要直接与财政有缴拨款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都应编制部门预算。目前,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人大对部门预算的审查监督已成为摆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本文试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对部门预算的监督作一些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财预[2013]3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权力运行,建设廉洁政府,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以及“深化细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现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