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1案情摘要 2001年12月11日,在某海边发现一无名女尸躯干部尸块,同月27日某停车场乱草丛中又发现头颅和双下肢尸块。经尸体检验,分析两地发现的尸块可能系同一个体。遂提取有关物证检材要求进行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2.
1案例资料2006年4月10日凌晨2时27分,山西省忻州原平市某公司职工医院1栋二层家属楼车库内发生爆炸。清理现场时发现32具尸体,其中男性16具,女性16具,年龄最大约74岁,最小出生95天。除1具尸体(小女孩)头颅缺损外,余31具尸体容貌尚可辨认,现场还清理出尸块12块。检验编号按先后发现顺序,将12块尸块依次编为1~12号检材。其中1、9号为上肢残端,4、5、6、11为下肢残端,2、3、8为躯干残块,7、10、12各为头皮1块;同时送检的还有两名失踪者母亲的血液纱布各1块,分别编为13、14号检材。DNA检验将1~12号尸块编号拍照,分别取较深层未粘灰尘的组织少…  相似文献   

3.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08年9月8日,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造成277人遇难。时值夏末秋初,尸体在被掩埋数天至两个多月被挖出,呈高度腐败,有的仅为尸体块,事故处理需要对尸体及尸块进行身源识别。1.2检材提取对较新鲜的尸体提取心脏血液、血痕;腐败尸体或尸块提取深层肌肉组织;腐败严重者则提取骨骼(肋软骨、耳骨、鼻骨等方便、易保存的骨骼)。检材提取时注意采用各项措施避免交叉污染[1],检材分装并按规范保存。1.3 DNA检验方案重特大事故中,死亡人数较多,人员情况比较复杂,进行身源鉴定应针对不同特定情况采用不同方案,本案例主要采用的检验方法为:Identi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通过对尸体和亲属15个常染色体基因座和AMEL基因座的检验,大多数尸体身源得到确认,或对尸块进行识别鉴定。Y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部分检材可根据需要,在常染色体基因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Y染色体基因座具有的优势,通过对兄弟、爷孙、叔侄等父系遗传关系的认定确定身源。线粒体DNA(m tDNA)测序m tDNA呈母系遗传,部分检材可进行m tDNA测序检验,通过姐妹、兄妹等母系亲缘关系确认,并结合其他遗传标记的检测进行尸体身源确认...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  相似文献   

5.
<正> 公民被不法侵害造成死亡的案件叫杀人案,发现被害人的尸体或尸块的场所叫杀人案现场。杀人案现场重建,是根据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结果,结合案情调查资料,对公民被不法侵害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或推断,以求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侦查提供范围、方向和途径。如何进行杀人案现场重建,本文作者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尸体的毁损通常见于杀人案件,其中尤以碎尸案件中多见。还有部分见于侮辱尸体案件中,而对墓中尸体进行毁坏、抛弃则极为少见且易误判为杀人碎尸,笔者在实际办案中曾遇1例,报道如下。1案例简介2004年6月23日,我市某乡村一农户柑桔园篱笆内发现一编织袋,袋内装有一人类头颅,拟为一起杀人碎尸案件。经检验,头颅呈干尸外貌,头皮散布白色霉斑,部分颅骨外露,综合现场勘验、尸块特征等分析,似有墓地棺材内尸体特征。沿此线索结合尸块识别信息展开侦查,两天后找到头颅来源,随即疑犯落网。后查明:死者与嫌疑人张某系同组村民,3年前因故发生纠纷,张…  相似文献   

7.
1案情简介 2008年4月9日,距黑河市市区约140km处某煤矿附近的一条土沟内发现了包裹尸块的包装袋。现场勘查结束后,刑事技术部门重点进行了尸体检验和对尸块包装物的检验。包装袋内的尸块共有8块,另有一包脏器,未见死者头颅。包裹尸块的包装袋共有4类:一类是防水旅行袋,有2个。第二类是红白蓝格编织袋,共有3个。第三类是常用来装粮食用的浅青色的丝袋,共有2个。  相似文献   

8.
朱团结  郑雷 《法医学杂志》2007,23(6):468-469
1案例案例1:某日,某地一乡村公路边发现3只装有人体尸块的麻袋,拼接为一完整老年男性尸体,辨认系当地村民徐某。尸体自颈部、双大腿中段处被分解为4段,尸斑不明显。右眼睑球结膜见少量针尖状出血点;两侧下颌角处分别有一斜条形索沟,呈轻微表皮剥脱伴点片状皮内出血,大小分别为10cm×0.5cm、9cm×  相似文献   

9.
2001年7月22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足荣乡义备村安时屯一位村民在屯前的河边打鱼时,发现河边漂浮一个可疑的编织袋,拉靠岸打开察看,竟是一具尸体。接到报案后,县公安局局长韦勇、分管刑侦工作的局长助理黄祖胜立即带领刑侦技术中队、东路中队、足荣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开展勘查、访问工作。编织袋内装的是一具无头颅、无双下肢的躯干尸块。经法医检验,尸块为男性,身高约167cm。尸体已经腐败,无上衣。尸块表面没有发现任何伤痕,推断死因系颅脑损伤所致,死亡时间应在3天内,根据胃容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多个DNA位点在尸源鉴定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银染显带的方法通过对无名尸体的有关检材与可疑双亲或子女进行亲权鉴定。结果 在 80例刑事案件尸源鉴定中 ,38例无名尸体采用较新鲜肌肉 ,通过扩增VNTR、STR多个位点得以判明尸源 ;2 9例采用腐败肌肉、 6例采用骨骼和 2例采用牙齿 ,通过扩增多个STR位点判明了尸源。仅有 1例采用腐败肌肉、 2例采用骨骼未能确定尸源。结论 运用多个位点进行亲权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明尸源鉴定 ,特别对高度腐败尸体、尸块不全等情况下的尸源鉴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2003年某日,在一室内发现一个黑色旅行密码箱,箱内有2块从股骨外髁颈至胫腓骨下段的腐败尸块,推测死亡时间约为6~7d。 1 DNA检验 1.1 DNA提取 切取2块尸块膝部的半月板(2mm ×2mm ×0.5mm),分别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0年11月,河南某县一废弃厂房内发现装有尸块的皮箱。提取尸块牙齿和疑似亲属(儿子)的血样,要求进行亲缘鉴定。1.2 DNA检验模板DNA提取挑选牙根完整的牙齿1枚,清洗表面污物,用刀片刮去牙根表层,切取获得碎屑约  相似文献   

13.
罪犯杀人碎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移尸,隐匿罪证,逃避法律的制裁[1]。现报道1例丈夫在家中杀害妻子并碎尸的案件,并探讨该类案件的取证问题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2006年某日中午,某派出所辖内居民马某(女,45岁)的女儿到公安机关报其母亲失踪。经侦察怀疑马某的丈大张某(男,45岁)有重人嫌疑,后在其家搜索到4包共5块碎尸。现场为一平房结构,房内物品摆放自然。过道边停放的自行车上发现3处点状血迹。3包尸块叠放在柴房的柴草堆中;另1包尸块和7个浸满血迹的纸团被放在柴房内的米缸内。尸块用黑色塑料袋包装。在柴房拐角处发现有铁锹、黑色剪刀…  相似文献   

14.
1 案例 1.1简要案情某女,42岁,某日在一较偏僻的养鸡场与某男发生争执后被对方用钝器击打致死。当晚,该男子将尸体放置于养鸡场的一大铁桶内,加入大量木炭并点火焚烧。次日将焚烧过后的残余尸体肢解,并分成几袋,然后将尸块装入一塑料桶内,洒上石灰粉,再用水泥浇筑。第3日,待水泥凝固后丢弃于附近河流中。  相似文献   

15.
胡伟  顾丽华 《法医学杂志》2004,20(2):i006-i006
在碎尸案件中,由于尸块不全及经常高度腐败,使STR位点检验存在一定难度。肋软骨和趾(指)甲并不是目前DNA鉴定的常规检材,为了提高高度腐败尸块DNA鉴定的成功率,对高度腐败尸块的肋软骨和指趾甲的STR位点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率高同时比较简便的检验方法,并且在实际检案中得到了可行性结果。1案例例1:在某小河中发现一用塑料布包裹的尸块,经法医检验,为腰以上躯干段尸块,表面皮肤肌肉被凶手用刀割除,高度腐败,推断死亡时间近一个月。例2:在一只旅行包中发现双下肢,经法医检验,股骨自上三分之一处横断,高度腐败,法医推断…  相似文献   

16.
从牙刷提取DNA检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徐振波  徐丽莹 《法医学杂志》2006,22(2):I0004-I0004
1案例2004年某日,在深圳市某地绿化带旁发现五包人体碎尸块。经各碎尸块断端拼接比对,系同一具女性尸体。由于尸体高度腐败,无法从尸表辨认死者身份。提取多处尸块软骨作DNA检测,仅躯干部肋软骨检测成功。其后根据侦查线索,疑死者为失踪人员刘某。刘某独自一人住在深圳,无亲人样本比对。提取刘某住所牙刷一支,送检与碎尸死者DNA进行同一性比对。采集牙刷上人体脱落细胞DNA的方法:从牙刷根部剪取刷毛数十根,置于Eppendorf管中,室温下用纯水浸泡4h,振荡洗涤,10000r/min离心20min,收集沉渣,如此反复三次以充分获取牙刷毛上的人体脱落细胞,…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9年7月29日晨,清洁工人在我市某封闭小区垃圾回收车厢内发现一人体下肢(图1A),据称,前日其来收垃圾时未见该尸块。1.2现场情况中心现场位于该小区垃圾车厢内。尸块盛装物为一白色背心袋。现场周围未发现血迹和其他尸块。  相似文献   

18.
利用DNA数据库串并侦破系列强奸杀人案一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案件简介2002年8月6日,北京一住宅楼内发现侯某(女,25岁)死亡,侦查得知:8月5日19时侯某曾带一名嫖客回其住所。2002年11月13日、14日在本市不同地点陆续发现装有碎尸块的纸箱,内有近30余块大小不等的组织碎块。由于组织碎块多而小,无法从形态学上辨认尸块为一人或多人,要求尽快通过DNA检验确定尸块是否来自同一个体。2DNA检验2.1检材(1)8月6日侯某被杀案:侯某阴道棉球及现场水盆内浸泡的避孕套一个。(2)11月13日无名女碎尸案:30余块碎尸的肌肉组织和阴道棉球;可疑现场沙发上血痕1处,卫生间门上血痕4处,储藏间地毯上血痕2处,裁纸刀1把;经…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2016年7月2日,在某渔人码头海塘外侧先后发现人的左右上肢各一,均已腐败且尸块断面均有明显的切割痕迹,侦查表明该两上肢属于汪某(男,50岁),分析其可能已死亡,系他杀。2016年7月8日,犯罪嫌疑人赵某(男,43岁)被抓获归案,在讯问过程中赵某对用刀切割肢解汪某尸体并抛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具体的杀人动机及作案过程始终未作供述。为正确审理此案,办案机关要求分别对赵某杀人  相似文献   

20.
<正>胸骨可为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提供大量信息,尤其在颅骨、骨盆及四肢缺失的碎尸案件中更有价值[1]。笔者在1例杀人碎尸案中利用胸骨进行个体识别,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2年3月30日,长江某区段水域发现一尸块。尸块为躯干上部,高度腐败,皮肤部分缺损,胸腔脏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