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在这个原则问题上 ,有几个基本的理论和认识问题必须辨析清楚。这就是 :不能主张以个人主义替代集体主义 ;不能对集体主义的“真实内涵”即基本精神提出所谓“重构”的问题 ;要把关于坚持集体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坚持做”的过程中坚持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2.
次道德     
常侠 《法制博览》2008,(18):8-8
现在有人提出“次道德”这个概念。 何为次道德,比如医院宰人,人们把宰人狠的叫不道德,把宰人轻的叫次道德;小偷偷了人的包,把包里的钱捏干净,把证件归还,小偷就成了次道德者。官场不以德能勤绩提拔干部,而是买官卖官、行贿受贿,一个官收了人家的钱为人家办事,就是“讲道德”,收了人家的钱不给人家办事就是不道德。这些实际上是现代人对道德标准和要求低价处理,暴露的是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更严峻了。  相似文献   

3.
诗人的反驳     
佚名 《法制博览》2010,(20):41-41
法律不是道德,但法律要有最低限度的道德。提出“法律要有最低限度的道德”这一命题的英国法学家哈特认为,某些行为规则是“最低限度的自然法”,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守住底线”异曲同工。想到哈特的这个命题,是因为这天所见的两条“放哨”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爱的传承     
张光 《工会博览》2013,(30):13-13
爱的传承不仅仅属于母子双方,属于亲人血脉相联,更属于这个社会道德文化的维护与弘扬。“成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几乎所有人儿时的茶余饭后.都能在父母那里听到这句唠叨.但就像对待父母其他叮嘱一样.没有人真正把这句话放到心里.直到时间告诉我们一切。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关于“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之道的深刻阐述,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治国方略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升华。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  相似文献   

6.
肖荻 《法制博览》2011,(16):10-10
“缺德”,词典解释是“不顾道义”,有损德行。指人做坏事及恶作剧。多用作骂词。在“国骂”中,“缺德鬼!”是打情骂俏;“太缺德啦!”是怒不可遏。“道德沦丧!”则是愤世嫉俗已极。如今此类骂声盈耳。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日前在清华大学讲道:“中国30年高速发展的结果是,市场主导了越来越多的领域,而道德的力量式微。”  相似文献   

7.
舍友成后妈     
《南风窗》2014,(5):18-18
指的是父亲竟然跟女儿同一宿舍的舍友发展出婚外情,两人若结婚,同龄舍友将成为女儿的后妈。广州大三女生发帖痛诉大学舍友和自己父亲的婚外恋,称舍友现在已经怀孕待产。父亲是在老家开厂的“土豪”.现正逼着母亲离婚。女孩所在学院领导表示,这是个人道德问题,学校不会干涉或对女孩作出处理。  相似文献   

8.
徐强 《法制博览》2011,(2):15-15
“快活”一词有双重含义:一是开心、高兴;二是“活得快”。比如酒、色、财、气,都是可以使人逞一时之快的东西,但如果恣意无度,不知节制,就会适得其反,在使人快活的同时,戕害人的身体,减损人的寿命,此之谓“活得快”。古人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实乃洞明世事的经验之谈.并非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9.
前些天有一个关于“富家子弟”的议论。据说是学者陆学艺先生在北京城市志愿者论坛上说了这样的话:“应像引导企业家和高收入者参与光彩事业一样,组织富家子弟做义工”,并称“富裕人群子弟多帮助弱势群体,不仅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还可以帮助富家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大概只是一个“场面话”而已,富人子弟去不去做,是另一回事。但这里隐含的两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一个是对富家子弟的“道德关怀”,另一个是“缓和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10,(12):39-39
300多年前,满族人努尔哈赤以30人、13副铠甲起兵。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把大明江山鲸吞殆尽。读这段历史,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若不是吴三桂这样的汉奸“冲冠一怒为红颜”,相信中国的历史会改写。  相似文献   

11.
读过王鼎钧先生的一段话,大意说:“上帝把人的童年交给父母,把青壮年交给社会国家,把老年交给人自己。” 这段话颇值玩味,说人自己的东西,即使连时光都不完全属于自己,更何况其他?时光穿过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但终究属于别人或别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和谐的发展又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性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性状态,应该是基于利己利他双重人性、具有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奉行互利主义行为准则的“道德经济人”.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培育和塑造“道德经济人”,一要弘扬互利主义精...  相似文献   

13.
蒋子龙 《法制博览》2010,(10):66-67
一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郑重其事地在电视上卖弄他的深刻:“这是个胡说八道的时代,但胡说八道要分工精细,演艺圈胡说八道,会逗大家开心,权威人士胡说八道,却会置人于死地。”何谓“胡说八道的时代”?即“雷人的时代”,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只是境界不同,前者是语不惊人自己死,后者是一句话要把别人噎死,而且气死人不偿命。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不但存在着道德,而且存在着国际关系伦理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这一逻辑体现在国际道德历史跃迁的三个阶段上:即无政府条件下的“自在状态”——冲突,相互依赖条件下的“自主状态”——合作,国际机制及其规范合法性条件下的“自为状态”——建构。  相似文献   

15.
石勇 《南风窗》2012,(25):86-87
这是中国社会越来越是非不分的一个秘密,每进行一次"理性化论证",就把道德标准往下拉一次,不断逼近底线,直到颠覆。而同时,它也会加剧一个人和社会的病态,因为一个出卖自我、良知、人性的人,必然想着要去干掉道德,但反过来,道德也会干掉他。  相似文献   

16.
吉登斯把我们当今生活的社会称之为“后传统社会”。在他看来,在这样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全球化的、高风险的并且是高度反思性的社会里,存在着道德评判标准的不确定性、道德权威的丧失等道德困境,经验的封存、信任的缺失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吉登斯认为应该通过从传统中挖掘资源、积极福利、对话民主、亲密关系的建立等来寻找跨越后传统...  相似文献   

17.
读者     
《南风窗》2006,(12)
忽略了“刺猬原则”的上海“刺猬原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柯林斯甚为推崇的一个理念——狐狸知道很多事情,狐狸型的人总是同时追求许多不同的目标,从来不把自己纷繁的思路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概念或一致的愿景;而刺猬型的人只关注最主要的事,把复杂的世界简化为单一的系统化观念或基本指导原则。很多时候,简单而专注的办法是最有效的,这便是“刺猬原则”的真谛。然而长期以来,上海经济发展忽略了“刺猬原则”,在GDP疾驰的同时养成了“傍富”的惰性和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陋习。面对世博会、磁悬浮、F1国际赛车场的喜不胜收,上海对“大项目”产生…  相似文献   

18.
陈彧 《南风窗》2014,(23):76-77
“一个真正热爱钢琴艺术的人,绝对是因为喜欢弹而弹,不是喜欢别的外加的东西。当然这个额外的东西会是一种额外的奖励。但作为现在走在这个时代的钢琴家,我们要守住行为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9.
某报转载来自香港的报道说:一位穿着普通的广东人在广州某大商店让服务员拿一件几千元钱的衣服。服务员不屑地说:“先看看价钱。”广东人突然从衣袋里“拍出一叠人民币,摔给服务员。当结完帐买好衣服时,他拿起剪刀在服务员面前把衣服剪碎,扬长而去,报道说,他之所以这样“花钱”是因为以往没钱时逼人白眼过。三联书店出版 的<美国的历史文献>一书选录了一个从褴褛贫儿最终成为最大富翁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论财富>一文。1889年6月。他写道:“挣钱需要多大本领,花钱也需要多大本领”瞧有如此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他把自己 的全部遗产交给卡内基基金会,赞助文化与科学,“用这种最合算的方式将剩余财富返还大众,给他们带来长期的利益。”帮助那些“剪碎衣服”“比试摔XO”和“撕钞票”的人是那些依然贫困和不富裕的人走上挣钱之路,是我们的期许-为此,我们推出<能挣会花>这一新栏目-  相似文献   

20.
王小波 《法制博览》2011,(18):12-13
在美国时,常看“笑星”考斯比的节目。有一次他讲了这么一个笑话:小时候,他以为自己就是耶稣基督。这是因为每次他一人在家时,都要像一切小鬼一样,把屋里闹得一团糟。他妈回家时,站在门口,看到家里像发过一场大水,难免要目瞪口呆,从嘴角滚出一句来:啊呀,我的耶稣基督……他以为是说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