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好的女友当着你的面和你的男朋友演了一部“新恋情故事”,你对你的男朋友动之以情,对你最好的朋友说之以理,他两人没有愧疚也没有道歉的表情,活像他们听着你朗诵一大篇火星文。你只能在情人节前夕一个人淋着雨回家。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在长沙创办的《大众报》,版面设计和插图标新立异,别开生面,令人喜闻乐见。担任该项工作的便是钱君先生。钱君是中国新式书刊装帧的开拓者之一.他擅长绘画、书法和篆刻,30年代在上海滩为鲁迅、茅盾、巴金、夏衍、丁玲、叶圣陶、郁达夫、郑振锋等著名作家的书刊搞装帧,被誉为“钱封面”。有一次,他给一本刊物的封面题了四个字,获得稿酬5块银元,“雨巷诗人”戴望舒见了即说:“君,你这钱太好赚了,我写一千字才得稿费三块大洋,你写一个字就得一块多大洋,真不简单。”由此可见,这位在上海开明书店担任美术编辑的“钱封面…  相似文献   

3.
据史料记载,公元1875年中国北方持续大旱,但在这年的2月,华北地区却下了一场大雨,这也是那一年的第一场雨。这场雨,不仅缓解了北方的严重旱情,也令数千年铁板一块的封建统制根基发生了动摇: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再不放下天朝的架子向两方虚心学习,总有一天“中央之国”将难以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相似文献   

4.
毕淑敏 《当代党员》2012,(11):77-77
一次,刘谦参加《鲁豫有约》,节目开场时鲁豫说:“很多魔术师在春晚上表演过大型魔术,但都没走红,而你每次上春晚表演的都是些近景小魔术,为何你却红了?”  相似文献   

5.
谣言粉碎机     
《廉政瞭望》2012,(15):43-43
7月24日晚,“经济观察报记者刘向南”发微博“请教@北京市民政局:捐款需要北京户口吗?需要五年纳税证明吗?”随后,一张截图显示被“@”的“北京市民政局”回复称:留好你的钱办暂住证或料理后事吧,明天还有雨,你小心被抛尸。网友对截图中“北京市民政局”的回复感到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6.
李剑力 《先锋队》2014,(4):34-34
千古多少事,阿谀尽害人。明太祖朱元璋一次微服外出,路遇彭友信,正好雨过天睛,万里长空出现了一道彩虹。朱元璋兴之所至,信口吟了两句:“谁把青红线两条,和风和雨系天腰?”彭友信灵机一动,马上应声接了两句:“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架彩桥。”把朱元璋比为“玉皇”,  相似文献   

7.
马未都 《新湘评论》2012,(16):31-31
人类最熟悉的自然物候莫过于雨了,除去干旱的沙漠地区,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年或多或少地都会享受雨水滋润。因此杜牧写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苏轼写过“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前者写的是情调,后者描述的是灾情,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8.
马未都 《学习导报》2012,(16):31-31
人类最熟悉的自然物候莫过于雨了,除去干旱的沙漠地区,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年或多或少地都会享受雨水滋润。因此杜牧写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苏轼写过“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前者写的是情调,后者描述的是灾情,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9.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0.
越战期间,美国男子穆司提每晚都点着一根蜡烛,站在白宫前表达其反战立场。有一天晚上下起了雨,他还是手拿蜡烛站在那里。一个记者忍不住问他:“穆司提先生,你真以为你一个人拿着一根蜡烛站在这里,就能改变这个国家的政策吗?”穆司提回答:“不,我这样做不是想改变这个国家,而是不想让这个国家改变我。”  相似文献   

11.
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最后一次手术、最后一次刮脸、生前的最后一句话……心脏监护仪上划出了一条直线,跳动了78年的心脏停止了。“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你安息吧!”大家听到这里都哭了。都知道这是大姐在同总理作最后诀别。  相似文献   

12.
刚到瑞士时,我患了重感冒。有一次在公车上,我喷嚏连连。我每打一次喷嚏.车上乘客就“轮流”转过头来对我说:“祝你健康!”当时,我好不习惯这样的“关注”,怪尴尬的,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提前“逃”下车,不料下车前还有不少人(包括司机在内)齐声祝福我“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胡质、胡威父子,是三国、西晋时的重臣要员,在当朝和中国历史上都以清廉而闻名。有一次.晋武帝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方面超过你呢?”胡威回答:“我父亲清廉,但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父亲的地方。”由此,清畏人知,便成为美谈和佳话流传下来,被视为清正廉洁的一个道德高地。  相似文献   

14.
成功秘诀     
《学习导报》2011,(19):39-39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相似文献   

15.
也许是有一种预感,70多岁的朝鲜族老太太崔顺姬一天内去了两次医院,想要见见导诊员谷而雄,可两次都没见到。第二天一早,她又来到医院,这回终于见到了。她把谷丽雄拉到亮处,细细地端详,还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问:“昨天你病了?背我累的?”“不是,昨天我去市里开会了。”谷丽雄说着,就蹲下了:“来,我背你去打针。”两个月来,患癌症晚期的崔老太太每次来看病,都是谷丽雄背着她上二楼、三楼。“不,今天我不打针,就是来看看你。”谷丽雄像往常一样把老人送出医院大门,扶上了三轮车。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苹果,塞给谷丽雄。…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21):74-76
贪官多有女人问题,古人说“饱暖思淫欲”,想来不无道理。男人一旦当了官有了权,就转瞬间变身为光鲜的“鸡蛋”,各路“苍蝇”开始围着你叮,除非你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廉洁奉公的本色,否则准叫你“上贼船”。当领导干部难,难就难在别出现裂缝上。  相似文献   

17.
3月1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我省全国政协委员们在驶往北京的列车上相见了。他们彼此间很少寒暄,更多想到的是身为政协委员的责任。"一年没见面了,这阵子你忙着什么调查研究啊?”“你今年准备了什么提案?”整个车脯里,这样的话语代替了“拜晚年”。政协委员迟宝荣对记者说:“我们都是吉林人,得为家乡吉林发展作贡献。我将借这个机会更多地宣传吉林,推介吉林!”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经风历雨的贵州省联社铜仁办事处迎来6岁生日。这6年,是“脱胎换骨”的6年。经过一次次科学的解构与聚合,铜仁地区各县(市、区)联社一次次积极寻找发展空间,科学明晰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发展道路,一跃而成为当地金融市场上最有个性、最有特色、最有活力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9.
1943年5月和1947年3月,蒋介石、胡宗南先后两次策划了“犁庭扫穴,攻略陕北”的旷世阴谋,中共首脑机关两次濒于生死存亡的边缘。令人欣慰的是,中共中央两度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历史不会忘记,在胡宗南两次进攻延安的艰险环境中,党领导下的情报工作所建立的巨大功勋;人们更不会忘记党的情报战线上的优秀战士、曾被毛泽东评价为“一人顶几个师”的熊向晖同志的特殊功绩。未雨绸缎:周恩来先发制入市“闲模”1937年底,全面抗战爆发不久之后,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大举向关中“转进”,并先交给他十六字方针:“东御日寇,北制共匪,西防苏俄…  相似文献   

20.
一是制度“失守”:多年来,从上至下禁止公款吃喝招待的规定不能说不全面,狠刹“吃喝风”的重申“禁令”不能说不严格,但往往是“雨来地皮湿、雨过地皮干”:长此以往,形成了“规章制度——重申规定一一再度禁令”的住复,导致了规定写在纸上,制度挂在墙上,要求喊在嘴上,大吃大喝照常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