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当前,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路径的选择? 宋伍生:答案是肯定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顺应市场发展之举,是中国特色制造业壮大崛起的成功路径之一.深化发展产业集群、特色工业园区,对于提升四川优势产业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富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四川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3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入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对贵州相关园区实现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加快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八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中,贵州遵义新蒲工业园区、贵州独山经济开发区、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入选。至此,贵州省已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3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0家。  相似文献   

3.
力促安徽制造业实现新跨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安徽制造业发展应遵循工业化的发展规律,着力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中的位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李林 《当代党员》2012,(11):40-41
在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重庆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更需要利用现代服务业整合资源,推动制造业实现升级。但目前,重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制造业的外包业务少,直接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庆的制造产业发达,产业竞争力2010年在全国排名第七位,但由于大多数工业企业自我服务的情况比较普遍,运输、仓储、  相似文献   

5.
当前,贵州省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认真学习贯彻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精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对有关实现贵州装备制造业现代化,建设贵州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以及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发展烟酒传统支柱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是我省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必须加速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在经济成长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河南装备制造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近年来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和支撑条件,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效应发挥不足的问题,必须实现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整合装备制造业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高端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基础,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建立政府工作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以"三化"建设为契机,迈开了加速发展的步伐。作为"三化"建设重要一环的新型工业化,在近几年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业集群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兵团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环境,对于更好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乌昌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两地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打破两地固有的利益格局,有利于两地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更重要的是为两地新型工业化搭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平台。通过工业化的发展,努力把乌昌地区建成全疆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实现制造业现代化,增强市场竞争力。贵州是“西电东送”项目重点地区;三大军工基地具有规模大、配套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基础条件; 拥有国内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酿酒、卷烟、制药等工业具有相当的优势目前正在形成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配件、片式电子元件、CDMA手机、1英寸微硬盘生产基地。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有利于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有利于贵州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加快与制造业相关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区域增长中发挥着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兵团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目标,更好地处理“三大关系”和发挥“三大作用”,必然要加快兵团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同时要使工业化形成规模效应,必然要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城市通过实施"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工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步入新型工业化轨道。这种推动工业新型化的实践与创新为全国中小城市工业集群化、新型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是工业新型化的有效途径;产业招商、项目建设是推进集群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政策引领、配套服务是推进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督察考核、兑现奖惩是推进集群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先锋》2023,(5):33-36
<正>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成都牢记使命,服务服从制造强国、制造强省战略,把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坚持以“三个做优做强”的城市功能为导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成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4月,贵州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贵州省积极推进和强力建设新型工业化新格局与智慧产业发展不谋而合。贵州省发展智慧产业将有利于转变其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因而是促进新型工业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振兴实体经济重在做大做强制造业,深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化,促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当前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崛起、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加快以及政策支撑体系建设的跟进使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面临有利的发展环境,未来要从统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加快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几方面推进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17.
谭跃湘 《新湘评论》2006,(12):27-28
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要培育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8.
产业航母     
正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2019年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制造业必须当主力、打头阵、挑重担,加快培育竞争力强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直接关系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5年以来,银川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聚焦“三新”产业,把新材料产业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优先培育和发展。经过近些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正在成为本地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银川市提出突出全产业链升级、集群化发展,全力打造“中国新硅都”、新型储能电池制造基地、智能终端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等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为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向。  相似文献   

20.
<正>定州全力谋划推进制造强市、能源强市、文旅强市等建设,打造实力定州、创新定州、品质定州、幸福定州,奋力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厚植经济发展强动能。把高端装备制造作为强市之本,聚焦打造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体育器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获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特色产业名镇6个,双天机械入选全省第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支持四大支柱企业裂变扩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