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基层检察机关负责监督和维护民事以及行政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充足的民行申诉案件来源是基层检察机关做好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的前提基础。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民事申诉再审程序,这造成了大量的申诉案件集中到了高级检察院的手里,而基层案件源非常少的现象。本文就基层检察院申诉案件案源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点解决案件源少问题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案件证据在捕后发生变化,系统内部特殊规定,检察机关的原因都会导致刑事案件捕后轻判。改变捕后轻判率高的问题,是检察院侦查监督工作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理论知识对捕后轻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都在积极探索检察改革,并已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大多数改革仅仅只是一些局部的检察实务方面的改革,尚未涉及到有关检察机关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本文试从分析当前基层检察院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基层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工作实际,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基层检察院改革,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方兴刚 《法制博览》2024,(2):99-101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随着我国检察机关“四大检察”职能的确立,检察机关参与现代金融监管,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推进金融检察专业化是检察机关参与现代金融监管的一条有效路径,具体包括形成金融检察业务范围、设置金融检察组织机构、打造金融检察人才队伍、构建金融检察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1月17日从上海市检察院获悉,全国首家省级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专门机构——上海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成立,该处将统一指导、协调上海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各项探索创新工作。目前,上海市已形成区县基层检察院、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现有的少年司法制度是从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建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始形成的,迄今已有20年历史了。在少年法庭建立之后,各地检察机关也先后根据审判的需要,着手试点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指定管辖,即:指定与设立的少年庭相应的基层检察院设立专门的办公室或者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捕诉工作,如:上海市在每个基层检察院专门成立了有行政编制的未检科,南京市检察机关也在2001年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指定管辖的试点。本文在对现有少年司法体制上构建独立的少年司法体制必要性-9可行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就改进现行的未检工作体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决策者及未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汤跃平  林夕 《法制博览》2013,(10):117-118
在新的历史形式下,检察机关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为此,必须强化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要从教育、监督、检查、制度建设等方面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主要履行的是监督检查职能,在履职时应处理好与检察业务、其它部门、以及教育查处与爱护干警等关系。为提高基层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必须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思想、纪律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吴贞 《法制博览》2022,(10):104-106
近几年来,随着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越发强烈,有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民事执行监督,其中申请最多的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但相比于数据庞大的各种执行案件来说,民事非诉执行案件是属于民事检察监督的新领域,为更好地做好执行检察监督的全覆盖,检察机关亟需做好民事非诉执行监督的工作.因...  相似文献   

9.
上海检察机关自2004年开始,探索试点“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有条件的封存。这一制度的实施,为未成年人复学、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其尽快顺利回归社会。从2006年开始,全市13个基层检察院共封存65名未成年人刑事污点,其中46人顺利就业,17人续学,2人出国。  相似文献   

10.
李刚 《法制博览》2013,(8):164-165
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在高检院的统一部署下,各地检察机关正在积极开展案件管理工作,天津检察机关也正在探索、创新案管的"天津模式"。"天津模式"的创建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这些阻力包括管理方式、机构设置、监督模式等的革命性转变。限于天津检察机关案管经验的不足,现阶段开展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以案为中心的原则,以服务促管理,先服务后管理的理念进行,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天津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