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智慧 《法制博览》2015,(3):122+121
公租房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关注民生为背景政府大力支持公租房的发展,特别是在集体土地上建立公租房,引发的法律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由于目前在我国涉及公租房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基于此状,通过对公租房的性质、特点进行概述,剖析公租房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在我国集体土地上建立公租房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司法实践中解决在集体土地上建立公租房纠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统奎 《南风窗》2012,(3):36-38
现代政府制度下,一群"知政失者"如何直言纳谏减少政失,这是一个关乎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大命题。1月中旬,上海"两会"期间,本地一家媒体每天整版刊登一篇上海参事的"奏折",有卢汉龙参事的"上海需要的不是撤销街道办而是精简其职能",有褚君浩参事的"上海如何才能培养出自己的乔布斯",有张泓铭参事的"公租房和廉租房可探索‘统一形式,分级租金’",有彭靖参事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住房数量有限与人口数量激增的矛盾日趋激化,导致中低收入阶层无力支付高昂的房价。由此产生了与其经济能力相匹配的新的房屋模式——胶囊房。但其租金低廉能够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与其自身存在较多问题而被政府所禁止的矛盾也愈加凸显。因此,我们力求分析胶囊房自身问题,提出全新的规制办法,并探索出一个能够兼顾保障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与科学管理胶囊房市场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下寻求租金与在转型中的计划经济下"寻求租金"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许多寻租文献却没有认识到这种差异的重要性。在计划经济和转型中的计划经济中的许多行为,我们可称之为"寻求余金"。本文旨在探讨寻求租金和寻求余金的差异及中国经济改革从寻求余金到寻求租金的转变所导致的经济与政治上的动态变化。文章将从对寻求租金的一般理解着手,深入探究租金和余金之间的差异及最后导致的寻租与寻余之间不同经济与政治层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石破 《南风窗》2013,(16):67-69
居住满5年后,租房者可以买下来,将来也可以卖掉它,但只能卖给公租房管理局,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无利可图,就堵住了政府通过建设保障房进行商业利益输送的"黑洞"。今年7月初,马拉松式的《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起草工作,终于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草拟完成。草稿在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并征求意见后,有望于2013年年内进入正式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6.
正据数据显示,疫情下家政业一度"停摆",让很多年轻妈妈无所适从。一个"解救"职场妈妈和家政从业人员的措施出台:5月1日,《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鼓励发展员工制家政服务机构,培养家政服务专业人才;符合条件的家政员可落户,可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家政行业当前处境如何?阿姨上门难的问题缓解  相似文献   

7.
胡锋 《南风窗》2008,(8):28-29
前两年进城务工农民的农地成为抢手货,租金一路看涨。而今年据笔者的调查,农民对土地的热情大为下降,农地租金也随之下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盛洪 《南风窗》2008,(9):22-24
这些年来这么多的利益集团依靠免费享用国有资源,而且租金归己,靠吃人民的租金过活,但他们并不领情,反而形成了一个观念,认为这些租金就是他们的,并借此来与国家、人民利益博弈,从而在光天化日下颠倒了社会的基本产权原则,既不符合要素报酬说,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张曙光 《南风窗》2008,(9):31-33
国有垄断企业的高额利润由垄断利润和垄断租金两部分构成,用交利代替收租,掩盖了行政性垄断的实质。因此,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收取国有垄断企业自然资源租金的问题,国有企业上交利润,则是第二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颖甜 《法制博览》2015,(7):61-62,60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地矛盾突出,城市房价不断攀升。对城市低收入群体来说,难以负担高昂的房价,而城市中房屋的租金也水涨船高,公共住房服务缺位,住房权利难以得到保障。一些房主发现商机,将自有房屋改造成狭小的胶囊房,获利的同时满足了这个群体的需要。而胶囊房的存在合法与否,也成为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