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国际经济法博士生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编委兼“国际经济法”分科主编姚梅镇先生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国际投资法》,今年7月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我国“1984—1990年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材编选计划”中的一种,全书共35万字,精装本每册3.70元,平装本每册2.85元。  相似文献   

2.
<正>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国际经济法博士生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编委及"国际经济法"分科主编姚梅镇先生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国际投资法》,今年七月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35万字,精装本每册3.70元,平装本每册2.85元。姚梅镇先生在国内最早从事国际投资法问题的研究,1978年以来,已先后发表这方面的论文、译文30多篇,创立了国际投资法学的体系,对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研究作出了开拓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法律系王峻岩编写的《经济法知识手册》,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我国经济法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并对国外的经济法也作了简明的介绍。内容包括基本经济法、部门经济法、工业产权法、经济诉讼法,共十九章四十万字。全书采用词条形式,自成体系,既可单独查阅,又可连贯通读,实用性和可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如同在其他国家一样,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学也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分支学科。直至1983年,在日本权威法学辞典《新版·新法律学辞典》(我妻荣主编,有斐阁版)中,还没有关于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学的条目与解释。两年后即1985年出版的另一本权威法学辞典《国民法律百科大辞典》(伊藤正已主编,行政出版社版)与此相同,仍没有相应的条目与解释。当然,这并不是说国际经济法研究在日本不受  相似文献   

5.
<正> 国内外法学界对国际经济法范围的不同认识,主要可以分为两派:一是传统学派,主张国际经济法是“经济的国际法”,也称“狭义说”;另一派是新兴学派,主张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也称“广义说”。廖德功、李春玲同志在《国际经济法的范围辨析》一文(载《现代法学》1991年第4期,以下简称《辨析》)中,对上述两派(《辨析》中分别称为“小国际经济法论”和“大国际经济法论”)的观点提出商榷,认为前者的“缺陷在于,将各国法人、非法人经济实体和自然人排除于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之外”,而后者的“错误之处在于,把各国制定的涉外经济法规范也划进了国际经济法的渊源范围之内”,并强调了这种错误的严重后果。《辨析》的观点可以表述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类似于国家的政治实体和国际组织以及法人、非法人经济实体和自然人之间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的总称。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 )。 ①国际经济关系 ②国际民事关系 ③国际货物买卖关系 ④国际税收关系 2.古罗马时期,罗马法中的( )调整的是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之间的贸易关系。 ①《法学阶梯》 ②《万民法》 ③《市民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特开辟《国外法学讲座》专栏,今年将系统介绍西方法哲学、国际经济法,读者有何建议或要求,请随时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共同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5,(4):44-44
2005年2月26日,由北京市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税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近200人参加会议。北京市法学会会长汪统、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和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出席会议并讲话。商务部条法司司长尚明做了题为《当前外经贸工作中的几个法律问题》的专题报告。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丕照、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王传丽等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与会者围绕着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法与国际经…  相似文献   

9.
由马永双主编的《经济法概论》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十五章45万字,分为经济法总论和分论两部分。经济法总论主要阐述了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特征和基本发展;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法律关系等内容。经济法分论主要阐述了财政法、税法、银行法、证券法、期货交易法、价格法、拍卖法、商标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状法、会计法、审计法、内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同法、经济仲裁、经济司法、经济检察等内容,该书的主要特点是:1.内容丰…  相似文献   

10.
<正> 赵理海著《国际法基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204页,2.70元. 《国际法基本理论》(以下简称《理论》)一书是我国最新的一部国际法理论专著,也是作者在多年国际法学研究中遇到的难度最大、花费时间最长、涉及争论问题最多的一个课题.相信该书的出版将得到我国国际法学界的同行的热烈欢迎.《理论》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法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该书由七章和两个附录构成,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法律部门与法学部门的非对应性往往被众多学者所忽略,致使在诠释某些法学概念时造成混乱,尤其在国际经济法这个新兴概念上,最终必然导致概念层面上的循环论证,实际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国际经济法"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部门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二是法学学科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只有在明确了这两层含义后,讨论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才有意义。从法律部门的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真正的国际经济法,即有关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应归入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范畴,不构成独立的部门法,;从法学学科的意义上讲,国际经济法学对国际经济关系有其独特视角和现实意义,应成为独立的法学学科,与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并行。  相似文献   

12.
司法考试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鹏 《法制与经济》2010,(12):84-85
法学教育不能等同于司法考试复习,但司法考试对法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司法考试背景下,对于《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改革,可主要从四方面进行,即:交叉学科间融汇贯通;以司法考试题目为导向的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详略得当的基础上兼顾技术问题与理论问题;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由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而形成两个独立的专门法学部门。学术界对两者关系的不同主张及不同认识的结果预测为国际私法是国际经济法的基础法,而又是并行发展的两个专门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大的一部法学类书一《中国大百科学全书·法学》卷,于今年十月一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由我国知名法学家张友渔、潘念之任编辑委员会正、副主任,主持编纂工作。全卷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司法组织、犯罪侦查学、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外国法律思想史、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二十一个分支学科,由全国二百多位法学家分别撰写,并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学》2016,(1):184-193
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法学理论和方法,"法教义学"成了当下中国法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也导致了空前的争议。考察以往的成果后可以发现,经济法中的法教义学研究选择并采取了"抛开理论和体系、专注工具和方法"的学术策略。法教义学对于经济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要真正发挥法教义学促进经济法发展的实际功用,则需要立足于经济法的部门法哲学范式,着力从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两个层面去推进经济法知识的教义学化。法教义学之困境和中国经济法学的现实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法学理想图景的建构不是在法教义学的基础上走向"单向度的规范法学"的立场,而应以探索"经济法是什么"为出发点,从而通往哲理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由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经济法理论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2月2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经济法、民法、行政法教学和科研的法学工作者共112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就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的体系这四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对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各国际经济法学家、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顾问、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编委兼国际经济法分科主编、武汉市第六届政协常委、七届政协委员及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我校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姚梅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5月14日逝世,享年79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代著名经济法学家刘隆亨教授著《经济法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于2005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经济法学专著问世25年来先后修订6次,业已进入我国精品教材之列。该书主要特点如下:首先,辩证地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以及依附其上的经济法制建设成就和法学研究的升华过程。《概论》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哲学观点精析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抚下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他认为,“我国经济法是经济改革、发展、建设与民主法制改革、发展、建设,以及科技进步和繁荣的产物”。从发展观上看,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  相似文献   

19.
《法学》1992,(7)
何勤华著《当代日本法学——人与作品》一书,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该书共34万字,是作者“法学史系列研究”之第一卷,分基础法学、公法学、私法学、社会法学、国际法学五章。全书在对战后45年日本法哲学、法社会学、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等十五个法学  相似文献   

20.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是由我院文正邦同志主编,并邀请俞荣根、杨显光、杨海坤等校内外十多名中青年学者参加编写的一本学术著作。全书共五十多万字,分六编十四章,其理论领域包括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婚姻法学、刑法学、劳改法学,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我国主要法学部门,并对崭露头角的“一国两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重庆出版社即将出版,系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该书得到了我国己故著名法学家张友渔先生的热情关怀和支持,他逝世前不久为该书所写的序言,成为鼓励作者们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