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一直随军转战于华北抗日前线。侵华日军曾多次企图捣毁八路军的这一首脑机关,但始终未能如愿。1942年5月,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的袭击,损失严重,但彭德怀等总部领导人在此之后仍率领总部机关继续转战于晋东南抗日前线,予敌以重大杀伤。日军精心策划“C号行动”,目标直指八路军总部1942年春,侵华日军按照惯例对华北的各主要抗日根据地展开“扫荡”。与此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于2月下旬向所属各兵团下达了本年度《治安肃正建设计划大纲》,规定“治安肃正”的重点应放在以“剿共”为主的作战讨伐上,首先对冀东、冀中地区,…  相似文献   

2.
1940年,震动全国、闻名世界的百团大战开始,冀南抗日根据地按照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的战略部署,先后有10个团的兵力和25万名群众参加了这次战役,为赢得百团大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冀南,日军自1940年初起,便日益加紧交通的构筑,企图进一步封锁隔断我抗日根据地,然后进行扫荡合围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日军即把战略重点转移到“扫荡”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采取军事进攻、政治诱降、经济封锁、文化欺骗等多方面政策,推行所谓“强化治安运动”。扩大伪军、伪组织,扩大敌占区,增添碉堡据点。对抗日根据地则大搞所谓以“铁路为柱,公…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一方面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加紧逼降和诱降,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为了粉碎日军的进攻,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参战部队达到100多个团,约20余万人,被称  相似文献   

4.
冀中抗日根据地位于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严重威胁华北日军占据的平、津、保、石等城市及平汉、北宁、津浦、石德等交通干线,犹如插在敌人胸部的一把利剑。从1942年5月1日开始,日军在“确保华北,先保冀中”的叫嚣下,纠集5万余人,由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督战,对冀中展开了空前残酷的全面“扫荡”,妄图一举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面对强大的敌人,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使冀中根据地顽强的坚持下来。到1944年,根据地完全恢复,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最后胜利。这一胜…  相似文献   

5.
静德 《党史文汇》2006,(2):48-50
斗智斗勇,彭总巧斗冈村 百团大战使华北日军领教了八路军异常顽强的抗日决心,也看清了要想在短时间内摧毁抗日根据地,歼灭八路军主力是不可能的.1941年1月16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制定出<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改变过去急于结束战争的方针,转取长期战的战略,规定"以维持治安、肃正占领区为主,不要进行大规模进攻战",强调打击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为主,进行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力战".根据新的方针,日军调整了在华兵力部署,增强了华北兵力,使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增加到11个师团又12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个骑兵集团,主要对八路军作战.为实施这一方针,日本大本营将使日军在百团大战中遭到重创的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调回国内,派中国通、反共老手冈村宁茨任司令官.  相似文献   

6.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这一年3月,44岁的刘少奇奉中央命令,从苏北阜宁单家港出发赴延安,对沿途各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进行指导。5月1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抽调日军精锐部队,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  相似文献   

7.
张安山 《党史博览》2013,(12):42-44
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百团大战中受到沉重打击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频繁、残酷的“扫荡”,并且把破坏八路军后方资材作为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8.
1941年夏,日军纠集十几万人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在敌人的疯狂“扫荡”面前,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  相似文献   

9.
1942年是我冀南地区抗日斗争最艰苦的一年。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茨亲自督战,调集鲁、冀的日伪军万余人对冀南地区——特别是对抗日根据地枣南县进行了三次摧毁性大扫荡,使枣南县的一些区由游击根据地变为隐蔽根据地。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中共冀南区党委和冀南军区在提出“咬紧牙关,度过今冬明春就是胜利”的斗争口号的同时,还决定在敌人第三次大规模扫荡未完全收兵的情况下,派时任我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刘志坚(1955年授中将衔,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亲自赶赴冀南六分  相似文献   

10.
王飞 《世纪风采》2013,(5):32-37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略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之时,在古都开封,突然爆出让日军心惊胆战的特大刺杀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  相似文献   

11.
<正>三、"百团大战"与五一大"扫荡""百团大战"沉重打击华北日军八路军走出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山东建立根据地,扩充队伍,力量日趋壮大,成为敌后抗日战场的主力军。这是日本侵略者不能容忍的。1939年秋,多田骏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他意识到日军"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华北将成为中共的天下"。他制定了"囚笼政策",企图彻底摧毁华北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攻城掠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之时,在其统治的“王道乐土”——古城开封,发生了一件让日寇震惊的特大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山陕甘会馆。这一事件震动了当时日本国内和日军上层,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次神秘刺杀事件背后是国共两方协同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941年夏.日军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为了反“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水网湖荡地区十八固马家庄。区委书记将刘少奇安排在马庄乡农救会主任马玉甫家。  相似文献   

14.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为了变华北为其后方基地,在日军华北驻屯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指挥下,纠集了5万多日伪军,从1942年5月1日至5月27日,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的大“扫荡”和连续“清剿”。5月27日,日军第五十九师团第五十三旅团少将旅团长上坂胜,亲率20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定县北瞳村,实行了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残杀我军民800多人的骇人听闻的大惨案。作为当年青年抗日先锋队的一名干部,我本人是这桩大  相似文献   

15.
1941年冬,日军调动了5万人马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东我根据地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扫荡”。在艰难困苦的50天反“扫荡”斗争中,留田突围是最惊险的一幕。当时,八路军115师的战斗部队只有一个特务营,敌我兵力对比为300:1,但我军最终不费一枪一弹、不伤一兵一卒,从敌人眼皮底下成功突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十字岭上的壮歌 1942年5月,华北的夜色是火网织成的,整个太行山都在战斗,都在燃烧。 5月24日这天,强敌从四面八方扑来。这是敌继“二月扫荡”以来,又一次向八路军总部发动的疯狂进攻。这天,八路军总部及其直属机关被包围于桐峪、尖庙、周家垴、南艾铺地区。日军在飞机、大炮配  相似文献   

17.
<正>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左权就是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25日,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相似文献   

18.
1943年10月,正当日军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部队在勇猛战将王近山的果断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一次最出色的伏击战。此战同时受到了国共两党最高统帅的嘉奖,成为我军革命战争历史舞台上一幕光彩夺目的战斗活剧。  相似文献   

19.
1943年10月,正当华北日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六团部队在被敌我双方称为"王疯子"的勇猛战将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的果断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创造我军抗战史上一次最为成功的伏击战,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光彩夺目的战斗活剧。秘密谍报站送出绝密情报1943年,我抗日军民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粉碎了日军对我敌后战场的重点进攻,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恢  相似文献   

20.
<正>1942年6月9日,冀中八路军22团两个连及地方武装一部在深泽县宋庄打了一场村落防御战,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顽强固守15个小时,歼灭了大量日伪军,最后成功突围,创造了冀中根据地反"五一大扫荡"中最典范的战例。日军对冀中发动大"扫荡"1942年,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最艰难困苦的一年。日军华北方面军制定1942年肃正作战计划",抽调大批兵力进一步加强了对根据地的"扫荡"。当年4月开始,陆续展开冀东"1号作战"、冀南"12号作战"、冀西肃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