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尽管学术界对意识形态存在不同的认识,但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意识形态不仅是认识和反映实际的"知识体系",还是为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定向的"价值体系",具有凝聚社会共识、提供政治合法性基础及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等功能。然而,在当前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下降,这迫切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分析,区分什么是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学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它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而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争鸣和讨论的,所以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强弱与其话语方式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和认同的程度息息相关。近年来,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不断扩张使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面临新的挑战,为此,要不断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表达方式,使之契合民众的认知结构、话语结构。当前,应注重从三个维度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方式,即主体维度,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客体维度,创新契合现时代需要的大众话语体系;载体维度,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5.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理想价值层”“制度策略层”双重话语结构方面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理想价值层”能够合理包容未来的秩序,“制度策略层”则能够灵活应对现实世界、安排现有的秩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通过重心转移、历时延伸、共时吸纳等机制,通过核心话语符号的义理再阐释和再编码,论证新理论、新思想、新政策的合法性,调适与弥补理想价值层与不断变化的制度策略层的结构差,成功推进理论创新与生命力焕新。在此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话语在结构、场域、主体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话语融通是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纽带,要强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凝聚力,必须提高各阶层话语表达的同质性。由于物质利益的分化,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话语出现了分裂,影响了核心价值的构建。通过规范社会话语的表达形式,更新社会话语的言说内容,能够达到社会话语的整合,从而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话语基础。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旁落,可能会导致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通过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把握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现状、产生原因,并从增强话语主题的现实契合力,增强传统媒体的权威力,增强话语的感召力、批判力和渗透力五个方面探索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的寓所。本文主要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为大众认知、接受与认同的四个向度:日常生活认知图式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的先验逻辑;日常生活现实诉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的出场路径;日常生活情感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的心理桥梁;日常生活交往范式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的传播纽带。 相似文献
10.
当前西方一些国家依然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各种各样的攻击,这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其主导地位,因此亟待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主动权。对此,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在筑牢根基上,精准把握话语体系着力点,生动展现中国故事的共鸣性,着力彰显中国声音的担当性,科学阐释中国特色的优越性;二是在强基固本上,高效提升话语体系掌控力,牢牢坚守话语主体的政治立场,循序建构话语载体的传播能力,高度契合话语受众的利益诉求,全面提升话语环境的服务能力;三是在守正创新上,不断强化话语体系引领力,增强具有时代进步特征的话语认同,优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话语理论,丰富具有中华文化符号的话语内容,创新具有学科优势的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能在众多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不仅在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要紧贴民众生活:创新贴近民众切身利益的诉求方式,创新贴近民众的文本表达方式,创新贴近民众的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要突出时代特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反映时代特征的理论创新,凝练具有时代特色的大众话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需要相应人才队伍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卢卡奇主张物化批判,葛兰西坚持对文化的领导权,柯尔施宣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形态批判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发挥政党在意识形态批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指导思想.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过去是我们革命和建没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现在和未来也是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但在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同缺失的问题,其实际效果令人堪忧,如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构建认同,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审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民族性、话语表达的创新性三大鲜明特征。而中华文化的深刻沉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三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和生成原因,对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党的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职能,调节利益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利益整合有多种手段,其中政党的意识形态在利益整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并为实现共同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极大的包容性。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要求建构新的话语体系,可以通过优化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及拓宽话语领域的路径,按照立足实践发展、突出民族特色、体系时代精神的基本要求,建构新的话语体系,提高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创新与生活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174-176
应摒弃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相分离的理想化、形式化、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通过转换话语范式,优化话语表达,拓展话语领域,采用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受教育者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创新,从而在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实现全面和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代表着社会的前进方向,反映着时代的基本特征,引领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是理论的内在演进和现实的外部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治国理政的发展实践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结果。意识形态不能囿于历史的框架,而要在关照现实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这不仅是认知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理论实现的需要。新时期要深刻把握思维方式、民意诉求、国际局势的现状与趋势,从人民性、目标性和开放性等层面秉持和推进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性转换,增强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和整合力。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