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是解决"代理问题"的良方.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可以对企业的核心员工产生有效的长期激励.我国的上市公司应在参考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来确定股票期权计划的设计要素,然后从技术和管理设计两方面对股票期权方案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股票期权的作用机理决定其有效条件,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产生不同的实施模式。国内外股票期权的实施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引进股票期权实现长期激励,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形式上加以调整以适应自身的经济状况,关注点更多集中于避开法律法规的限制,利用现有的市场、经济制度,达到长期激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对科研投入大、风险高的高科技企业更为重要。高科技企业实行股票期权,应着重处理好股票期权确认时点、股票期权的计量、股票期权的披露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理股票期权 (Executive Stock Options,简称ESO)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目前已发展成为西方国家普便采用的企业激励机制。为寻求对企业高层管理者产生长期的激励效果,在西方经理股票期权风起云涌并取得成效的同时,国内许多上市公司针对自身特点,将西方经理股票期权制度进行变通,制定出适合本公司的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文对国外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对该制度的移植及其本土化提出了可行性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手段来开发高管层人力资源的潜力,促进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通过深入分析高管层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剖析了在实施中所存在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不足、现行法律体系存在缺陷、缺乏健全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等相关问题。只有从内部治理结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制度、绩效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入手,才能完善高管层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为公司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股票期权制度在西方有成熟的实践和理论 ,在我国公司实践中也已实行。股票期权是由期权与股票相结合的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措施。移植股票期权制度的法理学基础主要有股东权利论、效率与公平论和法律滞后论 ,我国法律并没有为股票期权提供法律空间 ,在股份来源和股票期权实现方面有法律障碍 ;宏观规划上应当借鉴外国的制度 ,结合本国的国情 ,并完善相应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7.
经理股票期权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用来激励经理人员的报酬制度。股票期权创造性的以股票升值所产生的差价作为对企业经营人员人力资本的一种补偿,成功地将经营人员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本文阐述了经理股票期权运行的法律环境,分析了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法律障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对企业经营者行之有效的长期激励制度。自从上世纪末引入我国 ,一直颇受关注。我国大范围推广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环境条件尚不具备 ,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 ,培育有效的资本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 ,建立健全经理业绩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美国与中国的运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制度是旨在解决企业“委托 -代理”矛盾、报酬和风险相对称的长期激励计划。股票期权激励在西方国家运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近年来 ,我国部分企业也在探索股票期权的运用 ,但没有起到显著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美、中两国的环境 ,对中国如何运用股票期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才能的充分发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然而,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经理人员发挥才能的机制,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发达国家广泛使用了股票期权计划。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和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股票期权方案,建立国有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是当前国企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股票期权在我国是一件新生事物,也是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一种发展趋势。股票期权法律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涉及到公司、证券、税收和会计等主要经济法领域。除了合同法之外,我国现行法律没有为股票期权做出太多规定。  相似文献   

12.
企业高管股票期权属于一种选择权,看涨期权,高管是股票期权的唯一持有者。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着不足之处。须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健全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披露,健全外部监管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对高管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公司"两权分离"引发了其管理人员的"代理问题",为克服公司(股东)与其管理人员行为目标的不相一致问题,股票期权这一能将公司管理人员劳动付出及其薪酬与公司业绩结合且卓有成效的长期激励方式在西方国家应运而生。长期以来,我国公司经营的低效率与其激励机制的欠缺不无关系,结合我国公司治理实践并借鉴股票期权这一制度对提升公司价值将著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是一种激励制度,在中国起步稍晚,与国际惯例存在一些差距。中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计量、披露和相关的税收政策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此来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股票期权会计准则及框架,进而推动中国股票期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股市即将进入全流通时代。我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设计原则应包括但不限于效率、公平、透明和可监控。其基本要素应包括授予对象范围与授予时机、授予的考核标准与授予数量、行权价格、股票来源、所授予的有效期限、行权办法。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核心问题是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就要求推进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财产性收入"大众化。就是拥有财产性收入不再只是少数有钱人能享用的专利,而是广大劳动者都可以参与分享。主要方式有:推行"职工持股计划",让广大小额股份持有者有股权的红利收益和股份升值收益;鼓励企业发行小额股票;让社保基金积极稳妥地进入资本市场,让全国城乡居民都能共享社保基金提供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应积极探索用"土地使用权入股"获取"财产性收入"的补偿办法,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让农民、农民工、拆迁户也能享有一份"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7.
激励和控制是公司治理的两种手段。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国际上应用较广的有效激励方式,在引入中国后,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内部授权环节失控,自定薪酬现象严重等,其中的症结在于,引入了新的激励手段后,公司治理中进一步的控制机制没有跟进,从而形成制度漏洞,使激励扭曲。为了发挥好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首要的是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要加强程序正义,在薪酬委员会的组成、外部独立财务顾问的实体论证以及监事会监督等授权程序方面,可以着力改进。  相似文献   

18.
公开招录人民警察 ,是公安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安院校作为公安人才培养的摇篮 ,为公安机关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实施 ,完成了计划体制下的统招统分机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双向选择机制的改革 ,从而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两种经济体制下人民警察录用制度的利弊分析了我国当前民警录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