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鹖冠子》一书,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黄帝书”很多观点和语句与《鹖冠子》相同,确证后者是先秦古书。本文贾谊《(服鸟)赋》与《世兵》篇的异文着手,试图解决贾谊是否因袭先秦古书问题。  相似文献   

2.
“法”概念是战国时期黄老学说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对法家学说之影响尤大。但由于双方探讨基本着眼点不同,导致后期发展各异。作为战国末期黄老作品,《鹖冠子》中的“法”观念更充分地体现出自身学派的特点,并已发秦汉后新理论之先声。  相似文献   

3.
《法制日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时曾经报道了我国学者对于《法经》的一个巨大发现——找到了《法经》的古书。那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整理编辑,并打算以此为基础进行注释后以《法经考释》为名出版。然而此书的迟迟未能出版,却引起了广大学者的质疑。本文针对这本经过了十二年春秋后终于在香港出版的《法经考释》进行分析考证,以期辨明真伪、正人视听,促进对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北宋的孙复是庆历前后著名的《春秋》学者,所著《春秋尊王发微》具有浓重的尊王攘夷倾向。细绎之,《春秋尊王发微》在基本观点、尊王倾向,尤其是以日月时例解经等方面都与《毂梁传》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从这个角度讲,孙复丰富和发展了《毂梁传》的思想,对《毂梁传》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敏 《中外法学》1997,(6):111-113
<正> “以法治国”盛于今日而源于先秦古籍《管子·明法》篇与《韩非子·有度》篇。前者的措词为:“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后者的造句为:“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两者的说法几乎毫无二致。《明法》约500字,《有度》的字数约为《明法》的三倍,而《明法》的500字内容在《有度》篇中差不多都可以找到。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明法》和《有度》有无法割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丁启阵 《政府法制》2011,(23):29-29
笔者认为.汉朝的贾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令人惋惜的早逝者。历史上有不少人持这样的观点,例如司马迁,例如李商隐。其中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一诗,读之可令人泣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相似文献   

7.
《醒梦骈言》 12篇白话小说 ,与《聊斋志异》有关作品题材全同 ,显然存在借鉴关系。究竟谁取材于谁 ,至今意见不一。大多认为是《醒梦骈言》取材于《聊斋志异》,但也有持相反观点者。本文从小说人物姓名论证了前者的合理性 ,并从避讳现象推断《醒梦骈言》成书于乾隆后期 ,是取材于《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  相似文献   

8.
翟建  张培鸿 《中国律师》2008,(12):31-33
伴随着10余年前《刑法》的修订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辩护的难点、疑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与对策,就成为刑事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热点。经过长期的争论和不同观点的碰撞磨合,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尽管也有一些学者和律师总结出更多的“难”。比如质证难、辩论难,  相似文献   

9.
夏阳 《法制与经济》2008,(10):121-122,F0003
《法经》是中国古代法制发达的一种证明。但对于《法经》是否存在的问题,学界有不同观点。本文试图通过在以往学者对《法经》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研究梳理分析,对《法经》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商君书》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先秦法家的重要典籍,它记载了法家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等言论,它所反应的政治思想也被运用到了实践当中,且被后世所继承和发展。《商君书》篇篇谈"民","民"成为了其治国的重心,只有理解"民",才能参透它的"治民观"。  相似文献   

11.
《法经》是中国古代法制发达的一种证明。但对于《法经》是否存在的问题,学界有不同观点。本文试图通过在以往学者对《法经》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研究梳理分析,对《法经》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邢旭东  赵玲 《中国审判》2011,(10):72-73
一部借出去的古书引发一段30年历史公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近日受理了一起返还原物纠纷案件?因为一套30年前借出的吉籍《资治通鉴》,原告提出高达2000万元的赔偿要求,而被告却声称该书来历曲折,并非原告所有,究竟是被告有借无还.故意隐瞒?还是原告信口开河,漫天要价?  相似文献   

13.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引用了许多来自《诗经》的诗歌。考察其引用的具体篇目以及比例,可以发现《四书》在内在精神上与《诗经》提倡的“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即强调培养个人道德修养,教化民众,以平天下,同时对统治者的举措失误和道德败坏,给以及时讥刺。这些是《四书》引《诗经》的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14.
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路径对于有效保障民事主体的个人信息权益十分重要;《个人信息保护法》本身包含大量的私法规范、制度和原则,因此需要从体系化的角度与《民法典》作关联解读与适用.由此,需要充分认识到《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之间的内在密切关联,正确看待二者的关系.《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私法规范构成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在后者有明确规定的时候应优先适用,而在其没有规定的时候应适用《民法典》的规则.在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适用中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或者对《民法典》采取排斥封闭的态度,都会破坏法律体系的和谐和法律适用的统一,对个人信息保护来说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5.
熊剑平 《时代法学》2006,4(3):44-49
管仲的治国方法与理念对于《管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管子》法思想和法精神也深受浸染,从而体现出与先秦其他法家迥异的面貌。对管仲事迹和《管子》成书的时代背景的爬梳,有助于分析其人其书法思想和法精神,并挑剔二者异同,厘清其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乏生态文明的积极因素,《管子》承前启后。丰富和发展了先秦生态环保思想。  相似文献   

17.
《君主论》中的政治观念与先秦法家思想同是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二者之间在"性恶论"、"实力论"、"统治权术"等方面有着相同点,但在其社会历史背景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上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台胞投资保护法》实施将15周年,随着两岸政治、经济的变化,《台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存在局限性,需要修改和进一步完善。在CEPA模式下,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文化都得到飞跃式发展。台湾和香港、澳门都是一国两制的区域,CEPA在香港、澳门适用过程中的优点、缺点可以类似的借鉴到台湾。本文分析了《台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目前的现状缺陷,归纳CEPA对两法的可借鉴性,提出《台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呐喊》《彷徨》是在启发民众、抨击封建礼教和展示启蒙内心寂寞与痛苦的双重主题交错中展开的,并与作为伴音的“对上流社会堕落的揭露”一起构成了《呐喊》《彷徨》立体展开的主题结构,展现出一种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困境深刻洞察的厚重蕴含。  相似文献   

20.
一起没有标的物的特殊诉讼,价格之争从几千万元到几百元,差异之大让人瞠目结舌。最终,法院将如何化解这场由古书引发的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