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盈江县兴华商号经理左显仁侨胞,看好卡场乡荒山宽阔的条件,五年前投资20万元人民币,种下大批杉木.为绿化荒山作出贡献。侨胞左显仁是盈江县以经营玉石珠宝为主的一独资企业的业主。他在守法经营,为地方财税收入作出较大贡献,并捐献大量资金投入建教学楼、修山区公路等公益事业的同时,又对景颇族聚居的卡场乡一部分荒山的改造奉献了爱心。于1989年以2.8万元的酬金租赁草场寨的一座荒山,聘请劳动力沿山脚挖设防止牛马进入的壕沟、打设围栏,接着精心整地,种下50万株杉木苗。如今,这座曾是荒山秃岭的坡地已经绿装素裹,一片郁精。长…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劳模严仲胡从1981年起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经过10多年的苦心经营和艰辛劳作,昔日一座座荒山,如今都披上了一层层绿装,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海。但近年来,他认为自己所承包的林场被无端侵占,甚至被人滥砍乱伐,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无奈之下,他将武夷山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3.
苏星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07,(18):16-17
过去,一提到百色、河池,人们常常想到的是“老少边山穷”。而如今,在昔日的穷山恶水中,崛起了一座“中国铝都”和一个“中国锡都”。  相似文献   

4.
八面来风     
南昌市湾里区:荒山披新绿鸟鸣"代表林"2007年3月,南昌市湾里区当选的新一届市人大代表第一次代表小组活动在招贤镇举行。在与农村种植户面对面座谈交流后,全体代表一同来到该镇张家笃一座荒山上,挥锹培土,种下了一棵棵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9日,双龙村委会将该村的一座约45亩的荒山通过拍卖的方式承包给肖某种植桉树,承包期限为25年,承包款每年9000元。合同签订后的第3天,该村在外打工的张某回到家乡,看中了肖某承包的那45亩荒山,欲出每年15000元的承包价承包。在张某出的高价面前,村委会提出3天前与肖某的承包合同尚未进行过登记确认,“还不算数”。于是以“公开协商”的方式,于同年9月15日将同一片荒山以每年15000元的承包价重新承包给了张桌(合同也未做作过登记)。肖某知道后,指责村委会另行发包系违法行为,要求张某退出承包,张某拒绝。肖、张二人均主张自己取得45亩荒山的承包经营权,并为此产生激烈的争执。起诉到该村所在地的县法院后.法院判决确认肖某取得荒山的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27日,农工党员侯邦中亲自驾车邀我们去游览他的三峨山生态园。三峨山是成都市郊的一座荒山,距市区38公里。几年前,做油漆生意的老侯承包了这座荒山。  站在山脚下翘首远望,但见岩壁上赫然书写着足有一人多高的几个红漆巨字——“希望在山,发展在林”,一看便知这是老侯的词儿。进入“山门”,小车在新开的土路上爬坡上坎,蜿蜒蛇行。他一边熟练地开着车,一边向我们津津有味地讲着他的创业史。小车俨然成了颠簸在绿波之上的一叶小舟。从车窗向外一望,满山青翠,一株株幼小的油桐树、枣树、桃树、板栗树和许多叫不上名的中药…  相似文献   

7.
群安  向帅 《楚天主人》2008,(1):32-33
在武陵山脉鄂西南边陲的鹤峰县八峰村,一位苗家汉子扎根山区20余年,带领八峰人发奋图强,艰苦奋斗,把昔日的一片荒山穷岭建成了今日武陵地区的一颗"明珠",让八峰人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他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八峰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姚绍斌。  相似文献   

8.
大写的人生     
刘斌  李建伟 《政策》2002,(2):50-51
在第五届“地球奖”颁奖会上,一位拄着双拐的高位截瘫者登上了领奖台。领奖台并不高,可他足足用了5分钟才登上去。然而,就是这位高位截瘫者,20多年如一日,植树1万多棵,把一座荒山变成了绿洲:他,就是随州市曾都区高城镇七里塔村农民付本发,一位拄着双拐、用生命和意志书写人生的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9.
荒山创业     
葛少华曾在千岛湖从事个体旅游经营,生意正红火时,他却把多年积蓄和生命中最好的时光都倾注在一座叫千亩田的荒山上了。  相似文献   

10.
黄泽夫 《政策》2008,(1):33-35
“荒坡子、旱包子、水袋子,路不通、血吸虫、村子穷”,曾是这里过去的真实写照。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拂下.短短几年,这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功能比较完备的小集镇初步形成:农家乐餐饮一条街已成规模:一条条水泥路延伸到各家各户:一座座样式统一的小洋楼错落掩映在青山绿树间:山上桔树成林、瓜果飘香,山下良田成片、鸭鹅成群: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年递增,  相似文献   

11.
《现代领导》2009,(12):20-21
杨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东北部,伴江而卧,它的南面,一座大桥横跨黄浦江。平凉路社区,仿佛一个与杨浦区脉动脱节的“灰姑娘”,人们甚至曾冠以一个“穷街”的俗称。突然有一天,这里一片欢腾,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彩旗飘扬,搬场车队排成长龙.居民告别了危房简屋和暴雨成灾的洼地,喜迁新居。  相似文献   

12.
夏津县法院很“穷”.至今仍和当地公安机关等单位共用一座破旧楼房办公:审执结案件很少,每年都不过千件左右;这些年,从没有什么响当当的荣誉称号。然而,在采访中却了解到,他们特别顾大局、重民生、促和谐、讲奉献。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3.
王仲文:开启致富门历史上原延封曾是有名的穷地方,而地处三县交界的封丘县牙铺村,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更是穷得当当响。牙铺村是个右362口人的统回民聚居村,以前这个村只有三座象样的瓦房,三辆自行车,除农业收入外,其它经济收入空白。有33个光棍汉因家穷...  相似文献   

14.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出自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并流行至今的一句教育警言。3月6号下午全国两会贵州团开放日,当面对全国多家媒体向贵州教育发问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经济欠发达的直接结果,穷了教育,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句话,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15.
造林绿化篇     
《江西政报》2008,(21):I0002-I0002
早在198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用7年时间将3200万亩宜林荒山都栽上树,到本世纪末基本绿化江西大地的宏伟目标”,在红土地上全面吹响了消灭荒山的号角。1994年,我省提前一年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的历史性突破。灭荒造林成为我省林业建设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王国红 《新东方》2007,(8):40-43
近代女子留学教育的兴起,是中国教育史、妇女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初步改变了千百年来妇女崮守家庭、被剥夺一切社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利的局面,推动了中国近代妇女教育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沿海潮汕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移居海外潮人现约700万人。这些海外赤子,身在他乡,心想故土,由湖人、潮音、期情、凝聚成一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潮流。产生了累累硕果。秦国顺和成集团总裁张锦程先生应邀几度回国、先后4次到汕尾、湛江等地考察、最终选址汕尾市一祖荒山、海滩沙博地、疏残林地共43万亩,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营造速生按树,以此为原料,建起年生产纸浆15万吨和白洁纸12万吨的工厂,并配套建造装机容f;[为6万千瓦的发电厂一座,总共投资6.2亿多美元c该项目对当地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平衡生态,造福子孙后代,繁荣经…  相似文献   

18.
备课卡片     
退伍功臣立新功 十年绿化一座山一位双下肢瘫痪的老退伍功臣,10年来靠拐杖爬山越岭,植树3万余棵,将一座荒山变绿。这位现年67岁的老退伍军人名叫李德富,是辽宁省朝阳县大庙乡老西沟村农民。他1947年入伍,第二年入党,曾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先后5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次施工中,李德富腰部负重伪造成下肢瘫痪,成为一等伤残革命军人。经过7年的治疗,他的伤病虽然有所稳定,但双下肢和双手已严重变形。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他自愿退伍回乡,与一位农村姑娘结成伉俪。后来,妻子因病去世,他背下了几…  相似文献   

19.
一、打好扶贫攻坚战,必须正视矛盾目前,山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概括起来是“四个并存、三大矛盾”。一是经济贫穷与精神贫穷并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与经济贫穷相伴随的是思想观念、教育发展、文化生活上的落后。这种状况导致山区出现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如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读不起书,越读不起书越穷;越穷越走不出去,越走不出去越穷;越穷越治不起病,越治不起病越穷。二是农民贫困与财政贫困并存。据统计,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多数都过了500元。但客观分析,农民的生活并不充裕…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做过三次大手术,因车祸头部、胸部多处受伤的人,却用她的情,为一群老人建立了一个颐养天年的温馨家园;用她的爱,为一群孤儿营造了一个尽享天伦的美好乐园。她,就是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光荣院院长徐素娥。再穷,再难,我也要建好这个家岳阳市云溪区光荣院占地5600平方米,拥有一座三层楼,117套宿合、活动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