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正"全国文化先进市""全球绿色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中国最宜居城市"……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都匀捷报频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都匀正是抓住了创新,抓住了牵动城镇化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通过流转盘活,破解用地难题;探索多方融资,破解资金难题;大力发展产业,破解安置难题;完善城市服务,破解管理难题。向规划向统筹要动力。构建以都匀为龙头的"泛都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是山水桥城、绿色都匀。两百多年前,清代著名经学家洪亮吉曾站在都匀城西百子桥上凭栏咏叹:"沿流都有鹭鸶飞,空翠时时沁客衣。"如今,拥有"全球绿色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等荣誉称号的都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3.
正先行先试推动试点工作:近年来,都匀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仅2015年,都匀市先后获得"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建设百强市""中国新型城镇化宜居城镇"荣誉称号。推进新型城镇化,都匀重点完成了哪些工作?吴丹:自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来,都匀市将试点任务与"大都匀"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山地新型城镇化,有力推动了试点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都匀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诚团结、诚实守信、争先创优"的城市精神,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在都匀变"都市"的征程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都匀,简称"匀"——布依族语"彩云之城"的意思,地处贵州苗岭山脉南部,少数民族有35.47万人,占总人口的70.9%,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都匀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之乡、西部摄影城、中国宜居城镇、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贵州省文明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首批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贵州省首批县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和  相似文献   

5.
正"做强城市经济、建设大美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十三五"扬帆,都匀再启程。要抵达"贵州南部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的地,路在何方?新常态引领新发展。都匀市围绕"做强城市经济、建设大美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三大目标,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特色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建设,构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黔南州都匀市先后荣获2015年度、2017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称号,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形象和品质显著提升,为贵州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都匀如何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之路?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就此专访了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王建忠。  相似文献   

7.
正实现规模速度双增发展当代贵州:都匀拥有许多特别的"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第一批综合试点,全省唯一、西部第三的2015年度中国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全省唯一"中国宜居城镇",贵州首个"全球绿色城市"及"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这些"贵州唯一"如何得来?吴丹:这些"贵州唯一",来自于过去五年全市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成为都匀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也为黔南州"一圈两翼"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破立辨证"拓宽空间当代(?):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都匀是贵州省唯一的县级综合试点。都匀为何选择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先行先试?吴丹: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州委州政府明确了"一圈两翼"的战略布局。作为黔中经济区重要的支点城市、贵州南部交通枢纽、黔南"泛都匀"经济圈的核心,都匀必须进一步发挥在全州体制上的资源优势、交通上的区位优势、区域上的地缘优  相似文献   

9.
<正>举全市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匀拿出破旧迎新的决心,迈出创新探索的脚步。"都匀大桥头,汽车打圈圈,火车打转转。"这是贵州人熟知的一句民谚,却曾是都匀城市面貌的真实写照。这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老城,一度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城市建设饱受诟病,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城市规模狭长局促,"大桥头"是许多外地人对都匀的固有印象。为此,都匀下定了决心:在破与立的辨证中拓宽发展空间,在旧与新的更替中汲取跨越动力。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行文《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都匀市成为获批复的25试点县  相似文献   

10.
山水桥城·国茶之都、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中国宜居城镇……享有众多美誉的都匀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之城. 近年来,都匀秉持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绿色都匀”三年行动计划,新增营造林面积8.5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面积4.5万亩,治理荒漠化面积16.58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从55.37%提升到59%,一幅生态美的崭新画卷正在都匀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1.
正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始终坚持"一年一主题、年年创新意"的思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策划创意,成为都匀、黔南面向全国乃至世界一张靓丽的国际文化名片。至今,都匀市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国际摄影博览会,成为中外摄影师向往的魅力城市。国际摄影博览会成为都匀最为闪亮的一张城市名片,都匀城市形象得到不断提升,被誉为"西部摄影之城"。首届摄博会"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2月,都匀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是贵州省唯一获批的县级试点市。2015年11月,都匀市首次晋级"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是贵州省唯一入选城市,并获得"中国宜居城镇"称号。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都匀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探索构建城镇化相关体制机制,强化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助推城市转型升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都匀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做大都匀市、做精小城镇、做美新农村",努力绘就一幅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宜居宜业的"大都匀"画卷。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应摒弃"摊大"、"求全"、"无序"、"空心"等城镇化老路。时尚之城不仅仅是城市形象问题,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理念的高度浓缩。打造时尚之城对于城市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竹县良好的区位条件、较好的发展基础、起步的时尚产业、积淀的文化底蕴、县域内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打造时尚之城的最坚实的条件和基础。围绕"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定位,大竹县从城市规划、场镇建设、支撑承载、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发力,积极探索具有大竹特色的时尚之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殷殷嘱托,响彻黔中大地!"十四五"时期,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生态引擎"贯穿始终。新型工业化的"车轮"滚滚向前,要利用好绿色生产方式这一"润滑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关键在于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以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为例,该基地如今已成功向产品绿色化和生产自动化转型。工业化进程中澎湃的绿色动力,是贵州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晋江在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中,牢牢抓住打造"人文之城"这一精神内核,把握"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丝先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将文化建设贯穿始终,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保护文化根脉、激发文化活力,切实让群众享受到文化之福、文化之惠、文化之美。把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晋江把文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城市历史、自然风貌、人文个性,来定位城市的文化形象,把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7.
文勇 《当代贵州》2013,(14):51-51
都匀,原名"都云",布依语意为"彩云之城",因城东1公里处有一个仙气氤氲的都云洞而得名。都匀城位于"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马鞍山、东山、西山、蟒山犹如一道绿色屏障环抱全城,美丽的剑江宛如一条彩带蜿蜒穿城而过。都匀是神秘的,因为至今仍有一些不解之谜。据相关史料记载,都匀有一个"挖麻洞",可以从都匀直通贵阳油榨街。在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斗篷山密林深处至今留下明清时期的古驿道、古驿站遗址、百家厂遗址等,该区域还拥有目前世界范围内在斗篷山仅有的珍稀植物毛环方竹。都匀是厚重的,因为时光在这  相似文献   

18.
正在"都匀"变"都市"进程中,"大都匀"在脱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和都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步伐铿锵有力。人是都市的核心,产业是都市的动力,文化是都市的灵魂。在"都匀"变"都市"进程中,"大都匀"范围内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和都市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匀的步伐铿锵有力。墨冲布依城让贫困农民变市民"我在镇上找到了工作,搬过来住生活更方便……这里的街道干净整  相似文献   

19.
胡晓剑 《当代贵州》2010,(22):62-63
为实现生态都匀、宜居都匀、人文都匀、活力都匀、魅力都匀、和谐都匀等发展目标,都匀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用改革发展新成果去惠及人民,用新的城市发展目标去凝聚城市合力,实现都匀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都匀毛尖茶传统制作技艺,以别具一格的品质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都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五百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出产的"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都匀毛尖茶是明代崇祯年间以来历代皇室的贡茶,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