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农民成为养鸡大户后,不时"闪亮"登场.市里要求看现场,县里让他作介绍,乡里给他戴红花,村里推他当老板,真是"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电视里有影",此人俨然成了家喻户晓的"大红人".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10)
正他爱岗如家,只为实现儿时"身着绿军装,卫国保边疆"的梦想。他视兵如子,带出了八千里边防线上公认的"岗位能手"。他,就是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训练基地勤务中队中队长刘力新。走进边防线,走进八千里沃野,刘力新爱岗爱兵的先进事迹在这里广为流传,不论哪个带兵人谈起他,都会敬佩地竖起大拇指。入伍10多年来,刘力新深深地认识到:带兵重在"带"。为了带好兵,他先后为600名战士建立了成长档案,无论是微小的思想变化,还是取得的成绩,他都记在档案中、印在头脑里。别  相似文献   

3.
正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变"脏乱差"为"洁美富",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新农村画卷。在他的字典里,"百姓"永远是他最关注的字眼。在美丽的沈阳市康平县郝官屯镇刘屯村,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说他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贴心为民的"实干家"、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董俊,一心所想的是——走进康平县郝官屯镇刘屯村,一派喜人的景象映入眼帘: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的门前,村道两侧树荫下、文化广场上、农家书屋里,到处洋溢着生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陶璐琪来说,他的日常就是穿梭于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学术的、严谨的,用实验、数据和理性构筑,在这个世界里,他不动声色地积蓄着能量,朝着他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不断攀登向上。另一个世界是生活的、平和的,用真心、耐心和感性构筑,在这个世界里,他会自掏腰包督促学生健身,也会为了指导学生完成学术项目而不眠不休。  相似文献   

5.
史海一粟     
正陈云:"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193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演。他认为,"用人之道对于领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  相似文献   

6.
走出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上空的阳光和稻田里的一样,耀眼又充满希望.聂守军捧着刚刚颁发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激动之余,心里还是惦记着试验田里的秧苗. 从北京回到绥化,聂守军家也没回,一头扎进稻田里,蹲在田边查看秧苗长势.阳光明媚,他不得不眯起眼睛,但仍眼神犀利,扫过每一株秧苗,快速而准确. 在26年漫长的时间流变里,聂守军坚强地守着黑土地,与水稻较劲,与自己较劲.有人说他"轴",有人说他"犟",有人说他"不变通",但聂守军心里明亮,研发口感好、产量高、抗倒伏等多品质兼容的优质水稻,是他不变的初心. 于是,在稻田里,他将一个人站成了一支团队,耕耘着黑土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正>彭德怀一生纪律严明、克勤克俭、从不搞特殊化,一贯秉持"吃喝小事不小"的理念,尤其是在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里,他立马太行,严于律己,严禁吃喝上的特殊化,充分体现了他为民、务实、清廉的风范。批评给他野菜汤里偷偷加点玉米面的夫人批评给他野菜汤里偷偷加点玉米面的夫人彭德怀刚来太行山时,因患有严重的肠胃炎,每次发作都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本来按照八路军的规定,他患病可以吃小灶,但他仍然坚持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汤,过着同样艰  相似文献   

8.
齐白石先生逝世已整50年。他给人类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齐白石一生始终保持着对村居宁静生活的深情依恋。他"爱家乡,爱家乡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他"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他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全身心地歌咏生命与  相似文献   

9.
<正>《宋史·寇准传》里有一个故事,人称"寇老西儿"的寇准在仕途上,一步步高升,官至宰相。他执掌相府之初,生活上还是很奢侈的,经常在相府里宴请他的诗友,招待志趣相投的各级官员,吃吃喝喝、笼络人脉。酒余茶后,经常让一些歌女唱歌排忧解闷。为此,他在相府里命人专门搭了一个楼台,为歌女唱歌所用。  相似文献   

10.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3,(20):42-43
"看到创业青年致富的心态积极向上,阳光乐观,自己就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也为自己的微小付出感到荣耀,从中也找到了人生价值和工作的乐趣。"任斌(中)说。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长任斌近3年来相继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先进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记者约他采访好几次,但他总是说"我在乡下"。3年的时间里,他  相似文献   

11.
<正>1张鼎丞,人们习惯称呼他"张老"。南下服务团小战士称他"张老";陈毅、粟裕、叶飞、方毅等老革命家也称他"张老"。战争年代,在闽西的大山里,跟随他一起打游击的红军战士,见了他不叫"司令"、"政委",只称"张老"——那时,他仅30出头,并未老,也未显见老相。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多人仍不叫他"书记"、"部长"、"检察长"、"副委员长",还是称他"张老"。  相似文献   

12.
正常有人感言:"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可对丹东市燃气总公司检收员马宝贵而言,自18岁入伍至今的这个三十年是"收获满满"的:15年的军旅生涯里,他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受到十几次嘉奖;15年的为民服务岁月里,他以热心服务、无私奉献赢得了千家万户的信赖和赞誉,先后荣获"丹东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大家说他是——  相似文献   

13.
正"从掌声里就知道了他的业绩。"这是省委书记对他的评价。作为一位大学生村官,胡一茂(左)真正把根扎在了农村,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为村民拥护的"当家人"。(受访者供图)"从掌声里就知道了他的业绩。"2013年12月27日,在贵州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听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黔南州福泉市高坪镇王卡村支部书记胡一茂发言后,微笑着说。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8,(6)
正陈云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做到了"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在他的文选、文集和传记里,无不蕴藏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求真务实的作风。毛泽东曾称赞他:"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不调查清楚他就不讲话。"他心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陈云善于使用蹲点调查法。1961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他在上海市青浦  相似文献   

15.
刘吉同 《廉政瞭望》2008,(11):57-57
徐铸成先生从被打成"右派"到"文革"结束,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过着屈辱的生活。这期间,他常自称为"废物"。1973年,"组织上"把他调到《辞海》资料室工作,他自嘲是"废物回收利用"。徐是废物吗?显然不是。建国前他已是驰骋报坛、声名卓著的一代报人。建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6,(6)
正陈云常说:"我是搞穿衣吃饭的。"的确,他曾长期主管我国的经济工作,他的经济思想、党建思想、哲学思想独具魅力,为世人所瞩目。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有着深深的文化人情怀。★革命队伍里的读书人陈云勤奋刻苦,喜欢读书,既是革命家,也是读书人,是革命队伍里的读书人。他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却天资聪颖,喜爱读书。  相似文献   

17.
正在开国中将里,有一位中将非比寻常:他之前并没有参谋工作经历,而参谋工作的起点竟然是以刘志丹为军长的部队当军参谋长;在参谋工作生涯里,他给名震华夏的聂荣臻元帅当过智囊,聂帅亲切地称他是"我们的军师";他,就是有"高参中将"雅号的开国中将唐延杰!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丰碑式人物,一位深受景仰的现代文化宗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武装的缔造者之一和主要军事领袖,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与敌人生死决战的残酷战争中,但由于他骨子里的"革命文化情结",心中始终不忘另一条战线--风云变幻的文化战线。在南征北战的枪林弹雨里,他"指点江山";在马背上、窑洞里,他"激扬文字",关注"文化同行者"的种种心迹与表现。这个时候,影响毛泽东最深的当算鲁迅。毛泽东说过,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尊称鲁迅是"中国第一等圣人"。  相似文献   

19.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8,(5):32-33
毛泽东是如何打碎"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的 陈独秀、王明、博古等,在中共早期领导层中都是以理论出名的.反观毛泽东,一直在国内搞革命,而且长期从事实际工作,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专心去学习理论,所以早先几乎没有人认为他是理论权威.当时扣在他头上的帽子名称就是"狭隘经验论"和"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20.
正"俺李书记真是大好人,老少爷们有什么困难都喜欢找他,我们打心眼里感激他的关心和帮助。"说到山东省政协派驻泗水县中册镇峨湾村党支部书记李齐意,70岁的村民赵连成连连夸赞。虽然李齐意是省城来的干部,但在这个小山村里却有着不一般的人缘。因为他做事实在,大家都愿意和他打交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