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智能终端、大健康、大服务、大物流"四大产业和"建设电商小镇"布局,全面建设"产业新城、空港新城、高铁新城、宜居新城"。随着一辆辆工程车齐声鸣笛,拉开了铜仁高新区智能终端触控产业园建设大幕,八大智能终端产业项目建设如期推进。这是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智能终端、大健康、大服务、大物流"四大产业和"建设电商小镇"布局,全面建设"产业新城、空港新城、  相似文献   

2.
铜仁高新区以园区促产业聚集、以产业强城镇支撑。汉方制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300余家企业落户于此聚集发展,一座现代化的生态科技新城雏形初具。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五年,六盘水高新区坚持"兴产业、建城市、聚人气"的总体目标,以"产城融合"为抓手,紧紧围绕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公共配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合有效资源,持续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这是奋斗的五年,也是辉煌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六盘水高新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东部新城"和"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战略定位,奋楫争先,砥砺前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家,一座城。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大批农民在城市安了新家,他们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是因征地拆迁就地安置成为了"新"市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上,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的聚集效应。但如何实现就业、人居、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让"新"市民安居之后更能安心,这都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考题"。失地不失业是安居的关键双流县西航港街道与成都主城区南部相连,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西航港街道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正铜仁高新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着力打造成为铜仁市转型发展的火车头、武陵山经济区的发展高地,力争到2020年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初冬,在铜仁高新区风景秀丽的大兴坳生态林海,新兴工业园区次第分布,高楼栋栋蜿蜒铺展。"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这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11月16日,一队客商在高新区一条条大道中穿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民族风情建筑、一个个绿色新型社区、一座座新型工业园。  相似文献   

6.
正铜仁高新区积极探索产业促就业的扶贫新模式,着重解决产业发展、贫困户创业就业两大关键难题,有效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寒冬时节,走进铜仁高新区"858"易地搬迁扶贫小区,在龙称和的新家里,一家5口正围着火炉吃午饭,其乐融融。龙称和原来是铜仁高新区大兴  相似文献   

7.
正铜仁高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利用好"互联网+"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实现创新驱动,汇聚发展新能量。2015年,铜仁高新区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作为"后起之秀",如何实现创新驱动,汇聚发展新能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利用好"互联网+"推动产业创新升级,铜仁高新区给出了答案。建好园区引进企业入驻走进铜仁高新区,映入眼帘的  相似文献   

8.
正注重优化"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重视商事投资环境的绿色化、规范化、人文化打造,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为企业落户保驾护航……铜仁高新区的一系列创新创优举措,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夯实了基础。2010年前,铜仁高新区所在地只是松桃自治县边缘的方寸之地,人烟稀少。而今,这里已经成为武陵山片区的投资热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厂房林立,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新兴工业共生网络初现。  相似文献   

9.
正走进高新区铜仁大数据呼叫中心,点开"铜仁精准扶贫云",大到全市的贫困现状,小到一个村的地形地貌、产业分布,乃至贫困户的住房、人口、收入等情况,图文并茂,一目了然。通过"铜仁精准扶贫云"建设,铜仁市借力"大数据",助推"大扶贫",大力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市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六盘水高新区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按照市委、市政府"申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东部新城"和"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行动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原则,不断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铜仁高新区紧扣全省"万次洽接、百链建强、千企落地"产业大招商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念好"建、补、强"三字经,打好"组合拳",走出一条以全产业链招商引资的新路子,为高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今年以来,铜仁高新区认真学习落实省委书记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关于抓好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做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  相似文献   

12.
正铜仁高新区确定打造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配套端产品层五个层级产业链,大力发展大数据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大数据是贵州省"三大战略行动"之一,近年来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铜仁市委、市政府实施"大数据"突围战战略行动总体部署,以大数据为突破口,在构建大数据完整生态产业链上狠下功夫,精准发力,采取高端嫁接的方式,确保大数据产业高位运行。如今,高新区已成为铜仁市大数据深度调整运用的中心区。  相似文献   

13.
<正>铜仁高新区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依托产业优势,注重市场运作,强化行政推动,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助农增收新引擎。走进铜仁高新区宅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习力正在查看华中、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五大区商品网上销售情况。"截至8月底,各大区销售总额已达1亿多元,按照往年惯例,下半年是宅尚商品网络销售的旺季,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元。"习力说。入驻铜仁高新区电商产业园的铜仁宅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家居产品O2O电商,其商品通过唯品会、聚美优  相似文献   

14.
正铜仁高新区按下"大建设、大发展"快进键,以"开局是决战·起步是冲刺"的信心和决心,制定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上下一心,协力攻坚。4月28日,记者沿着铜仁高新区工业园区六号主干道行进,两旁绿化带百花盛开,整齐划一的路网宽敞通达,一座座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不久前集中开工的22个重点项目涵盖了大健康、大数据、装备制造、航空培训和新材料新能源五大重点领域,总投资24.61亿元。意味着铜仁高新区按下"大建设、大发展"快进键,以"开局是决战·起步是冲刺"的信心和决心,制定出创建国家级高  相似文献   

15.
刘惠 《实践》2013,(10):6-7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确立了“一个工作中心,两大项目抓手,建设三个新城,实现一个率先”的工作思路,即以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为中心,以产业项目和城市建设项目为抓手,建设美丽新城、富裕新城、和谐新城,用3年时间率先在呼和浩特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大青山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为中心,建设美丽新城 新城区是呼和浩特市主城区之一,城乡结合紧密,从经济基础、社会管理能力和资源条件、地域空间布局等方面来看,最有条件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力推进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按照呼和浩特市委关于“4个100平方公里”发展战略,新城区大青山前坡127平方公里区域的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是全市发展战略布局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正铜仁高新区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让"数据"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切实便民、利民。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和实施大数据突围战要求,按照把高新区建设成为铜仁市大数据产业核心区的战略目标,紧扣大数据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宋凤国 《新长征》2010,(11):54-55
如何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已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推进文明城创建,发挥城市的主体功能和作用,必须通过广大市民去努力、去实现。因此,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市民素质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树绿花开、生机盎然,春日的阳光尽情滋润着黔东北高原,地处大美武陵腹地的中国傩戏之乡——德江,正朝着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德江"中国梦"目标,戮力前行、后发赶超。德江正在发生巨变。区位变"优",高速公路过境,500万吨级港口通航;城市变"大",县城人口从8万增至17万,城镇面积从8平方公里增至18平方公里;速度变"快",地方生产总值从4年前的25.47亿元增至6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71亿元增至6亿元;产业变"强",特色产业快速壮大,机电、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7,(12):18-19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建设用地,农业产业化需要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因此,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并转为市民,其宅基地和承包地如何有效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果政府可以从保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加大就业及创业扶持力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土地一次性流转收益等方面提高农民进城的预期收益,并降低农民进入城镇的成本,通过设计一套合理的政策体系,将能积极引导农民自愿进行土地流转、加快农民变市民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石首市瞄准"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及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工业,构建大交通,建设新城市,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两轮驱动,协调共进的新路。一、产城融合发展初显成效(一)以产兴城,园区经济作用凸显石首"一区四园"(石首经济开发区、张城垸工业园、金平工业园、东升林产品加工园、江北农产品加工园)的逐步崛起,成为石首新城产业发展的"四驾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