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贵州人格外懂绿、小心护绿、利用好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奏响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完成退耕还林477.4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五年来,从名扬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中最重要的底色。贵州知绿、护绿,更懂绿。4月16日,在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2.
正跳出生态抓好生态,把"绿色+"理念贯穿到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等各个方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到实践发展之逻辑必然。绿色,是贵州奋进的底色,也是贵州发展的潜力所在。立足生态优势,贵州不断厚植绿色发展基础,不但亮出了绿色的新底板,更牢牢端稳了生态的"金饭碗",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以"绿色+"为引领构筑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坚实托起了人民对于美丽环境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百姓富则贵州富、生态美则贵州美。"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始终注重处理好发展和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积极探索走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保生态的良性发展之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着力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厚植发展生态经济优势,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出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实现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把大生态、大数据和大健康有机地、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好的顶层设计,这将是贵州发展健康产业的独特优势和突出亮点。7月8日至10日,首届贵州绿色博览会·大健康医药产业博览会(简称"绿博会")在贵阳举行,以"多彩贵州·贵在健康"为主题的"绿博会"是本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一大亮点。3天里,"绿博会"硕果累累。——贵州与辉瑞投资集团等38家企业现场集中签约,签约项目38个,投资总额205.9亿元。——贵州与国药集团、卫材(中国)药业集团、博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推进,贵州不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不断提升,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进行全方位的深刻阐述,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  相似文献   

7.
正在决战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贵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结合贵州实际,通过构建省、市、县地方政府主导,银行、担保、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企业兴旺、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贵州脱贫攻坚新模式,在脱贫攻坚征程上走出了一条贵州特色之路,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大健康"产业,水城县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立足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当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先棋手",舞好"大健康"产业发展龙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大健康"时代呼之欲出。近年来,省委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在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大数据产业的"姊妹篇"隆重推出,标志着贵州"大健康"时代的到来。发展"大健康"产业,水城县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水城县委按照省委和六盘水市委统一部署,立足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当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先棋手",舞好"大健康"产业发展龙头,为"生态水城"输入"大健康"动力源。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推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贵州奋力推进绿色化行动,充实大生态内涵。"贵州最迷人的就是气候和生态。"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杨敏告诉记者,从去年的六盘水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到今年的毕节市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贵州的"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是盘县旅游业蓄势待飞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消耗型产业难以为继,更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旅游业成为产业转型的新选择。这一年,以"多彩贵州"为核心品牌的贵州旅游业大放异彩,"凉都·六盘水"则立足气候、山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殷殷嘱托,响彻黔中大地!"十四五"时期,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生态引擎"贯穿始终。新型工业化的"车轮"滚滚向前,要利用好绿色生产方式这一"润滑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关键在于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以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为例,该基地如今已成功向产品绿色化和生产自动化转型。工业化进程中澎湃的绿色动力,是贵州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遵循省委常委会对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精准定位,铜仁在绿色经济、绿色优势、绿色福祉、绿色机制上精准发力,加速推进绿色崛起。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贵州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主战场,面对"转"与"赶"的双重压力,铜仁立足全市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做好大生态文章,关键是要做好融合,让生态建设与产业、文化、民生、旅游等深度融合,让生态投资成为有效投资,一曲"大生态"融合发展的绿色交响曲奔腾黔中大地。作为首批生态文明国家级试验区之一,贵州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理念有了大量具象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从生态到产业,再从产业到生态,围绕"大生态",黔东南州做足文章、渐入佳境。165550公顷原始森林;2000多种植物品类;2900多条大小河流;27个省级生态乡镇……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黔东南州素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的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造就了助推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十二五"以来,立足"大生态"长板优势,黔东南州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科学谋划,大力发展现  相似文献   

15.
正大生态是贵州三块长板之一,生态是贵州的底线和底色,也是机遇和红利。立足生态资源,促进产业升级,贵州各地在努力探索绿色发展新路。生态底线与发展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一起建。贵州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写好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在弯道取直、跨越发展进程中,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修复治理到生态法治、考核体制改革,都取得了引人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山厚望,在心在肩。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7.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桂林的靓丽名片,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优良生态,是关系桂林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新兴战略,更是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桂林"两个建成"的核心要义。桂林具备发展绿色产业的较好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绿色产业发展的不同经验,我们发现只有走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慧产业、生态经济等绿色发展的途径,助推桂林绿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平稳过渡到绿色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进程,要做到"蹄疾而步稳"。那么,如何才能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能够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且"蹄疾而步稳"?贵州用实践做出了回答:保证发展速度又好又快、保护生态毫不含糊,坚守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两条底线"!坚守加快发展底线是"蹄疾而步稳"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三五"以来,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绿色减贫之路,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向生态要效益,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生态资源上的"富饶",已然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的最大亮点。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这是贵州越来越美的五年,以"绿色"为主色调的优美生态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20.
<正>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证明,贵州正依托"天时地利人和"多重利好条件,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之路上,逐渐从"跟走者"变为"领跑者"。5月26日至29日,为期4天的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在贵阳成功召开,贵州又一次站在国际化平台上,发出"互联网+"时代的"贵州声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贺信中说,围绕"‘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安全与发展"这个主题交流互鉴,分享成果,深化合作,会进一步汇聚新动能,推动实现更高效、更绿色、更惠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