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黔东南州抓住脱贫攻坚扶志、扶智"牛鼻子",紧盯勤、能、富三项目标,探索形成就业扶贫"三扶三转"(扶志转勤、扶勤转能、扶能转富)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就业扶贫工作新模式。黔东南州是贵州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截至目前,贫困发生率为13.6%,仍有55.6万贫困人口、1510个贫困村。如何通过扶志、扶智,有效激活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成为摆在黔东南州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2.
巴中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核心区域,截至2016年底,全市有贫困人口22.86万,贫困发生率7.65%,贫困面宽、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市(州)之一.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20,(3):I0001-I0006
2019年,贵州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2019年度24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24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江口县是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拟整县退出的16个区县之一,计划出列贫困村40个、减少贫困人口1.39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实现整县退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江口坚决把打赢整县退出大决战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整县退出各项目标任务"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最大限度把干部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集聚,汇聚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为统筹抓好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十三五"时期,黔东南州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8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作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黔东南州曾有15个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底,全州贫困人口达84.32万,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7.1%。脱贫攻坚以来,黔东南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集全州之智、举全州之力,抓重点、解难点,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省委书记陈求发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刚刚过去的2017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具体安排,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精心谋划、精准发力,高质量完成了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500个贫困村销号、4个贫困县摘帽任务,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得到提升,贫困  相似文献   

7.
正张家口是首都周边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河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市12个贫困县(区)中有5个深度贫困县,占全省的50%,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整体性区域性贫困、农村"空心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尤为突出,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近年来,张家口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张家口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凝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力量,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33):48-49
正水城县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打好"组合拳"、唱好"大合唱",坚决打赢摆脱贫困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水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5.08万户16.67万人,贫困发生率达21.12%,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此,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弱鸟先飞"的意识、"滴水穿石"的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攻坚拔寨、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摆脱贫困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9.
<正>化隆回族自治县属于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41户36326人。近年来,该县全面落实脱贫攻坚"12348"总体安排和"两攻势一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方案,脱贫攻坚有序推进,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初的15%降至3%,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基础保障、公共服务、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  相似文献   

10.
<正>黔东南州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奋力攻坚脱贫战工作中,黔东南州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改革创新,推动"三变五帮"易地产业扶贫新模式,拓宽脱贫攻坚的路径渠道,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取得了积极的初步成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和大力推广。一、黔东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创新脱贫举措奠定了良好基础过去的"十二五"时期,黔东南州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挂末位置跃升到中游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相似文献   

11.
时见论 《实践》2020,(5):33-33
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区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57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0.11%,3694个贫困嘎查村全部脱贫出列。"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目前,我区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布了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打响了以农村"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一年来,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夺取了关键之年的决定性胜利,全省14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18个县达到退出评估条件,2500个贫困村出列,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至2017年间,贵州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923万人减少到280万人,累计减贫670.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减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未来3年,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答案是产业革命。产业扶贫是夺取脱贫攻坚最终胜利、长远胜利的砝码,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治农之策,是推动贫困村可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丹寨县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完成省州下达丹寨县减贫任务数0.56万人的192.9%,1个贫困乡镇摘帽、2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59%,曾经的贫困县正一步步嬗变为"脱贫样本"。近年来,丹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精准方略,贯穿从严要求,下好"绣花"功夫,不断推进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7年,丹寨县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完成省州下达丹寨县减贫任务数0.56万人的192.9%,1个贫困乡镇摘帽、23个贫困村出列,贫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且将"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经过充分调研后直言不讳:"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 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从一开始就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省彝区藏区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去年底的73.9万人.  相似文献   

16.
正截至2020年5月,全省已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7.25万名,带动51.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林业系统确保新增就业岗位4.4万个,促进省内未就业及返乡贫困劳动力稳就业、稳收入、稳脱贫。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贫困"与"生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既要生态,又要扶贫,贵州面临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识别干部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扶贫攻坚的务实之举宣汉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有建卡贫困村211个、贫困人口17.9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6.4%,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宣汉县立足扶贫任务重、脱贫压力大的县情实际,切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把最优秀的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18.
正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阶段,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按照中央部署,余下的贫困人口也将在今年如期脱贫。就承德市而言,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市8个县均在国家和省扶持范围内,其中,有6个国定和1个省定贫困县,丰宁、围场、隆化为省确定的深度贫困县。域内有深山区、坝上高寒区、水库移民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针对承德市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9月,省委省政府根据贫困发生率、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人口规模三项贫困程度指标和距离中心城市远近、高寒程度两项发展环境指标,排出全省最贫困的20个极贫乡(镇),双江镇排第7位。近年来,双江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拿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奋进之笔",写下极贫乡镇脱贫攻坚的"得意之作"。双江镇的实践,对  相似文献   

20.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7年底,仍有280万贫困人口。就业扶贫是脱贫工作最重要和有效的抓手,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牛鼻子"。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人社系统立足本职,紧紧抓住就业这个"牛鼻子",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做功课,下足"绣花"功夫,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贵州已帮助120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