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1965年1月初的一天晚上,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正上演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当幕布上映出伟大领袖毛主席头戴红军八角帽的巨幅照片时,坐在前排观看的斯诺先生一下子惊呆了。他对着幕布望了很久,忽然才醒悟过来:“那不是我在1936年拍的主席像片吗!”但他从未想到这张照片会  相似文献   

2.
1944年9月5日,是张恩德同志牺牲的日子.同年9月8日,毛主席发表了<为人民服务>.65个春秋过去了,作为当年与张思德朝夕相处的战友,在枣园西山广场聆听毛主席演讲的一名老兵,每临此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同想起1944年与张思德最后一起生产劳动、生活、学习的日日夜夜. 附注:张思德1915年出生,四川仪陇人.1933年在家乡参加了红军,同年,加入共青团.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随部队到达陕甘宁根据地.1937年10月,在八路军荣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调往泾阳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卫连任班长.1940年夏,调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长.1943年4月由中央警备团调到枣园,在毛主席的内卫班当战士.1944年9月5日因公殉职.  相似文献   

3.
正1936年2月的红军东征,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东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陕甘苏区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当年与毛泽东一道指挥红军东征的彭德怀回顾评价毛泽东和红军东征时说:"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西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进军山西,扩大宣传抗日主张,从此共产党夺取  相似文献   

4.
<正>王震和张正坤都是湖南浏阳北盛镇人,王震是马战村的,张正坤是燕舞洲村的。他们几乎同时参加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俩曾在同一支红军游击队、同一支主力红军中并肩战斗,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王震生前多次回忆同张正坤一起战斗的峥嵘岁月,称他是和自己“同锅吃饭的老战友”。  相似文献   

5.
正一1937年5月下旬,青海高原古城西宁。一个漆黑的夜晚,红九军军长孙玉清,面对敌人的屠刀英勇就义。在峥嵘的岁月里,同他一起并肩战斗过的上级和红军战友,都给他以很高的评价:徐向前元帅1980年5月说:"孙玉清同志作战很勇敢,有战将之称,他就义在青海,应该纪念他。"中央档案馆对孙玉清烈士的生平有这样一段简短的记述:孙玉清,湖北红  相似文献   

6.
在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方面是否发布过《东征宣言》?这是一个需要探讨与商榷的问题。有当事人在其回忆录中声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了‘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同志任总指挥,毛泽东同志任政委。并发布了《东征宣言》。1936年2月红军东征开始。"还有当事人在回忆录中写道:"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拟定了东征抗日计划,决定用40天时间进行有关准备工  相似文献   

7.
1936年,延安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黄克功因私情枪杀了一名投奔延安的女青年,被延安高等法院判处死刑。这件事被称为“黄克功案件”。 黄克功历经井冈山几次反围剿斗争,后来又随红军走上长征道路。红军在陕北会师时,他已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旅长。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抗日军政大学,调黄克功任第六队队长,是颇受人瞩目尊敬的一位红军高级干部。  相似文献   

8.
王林  谢洋  胡宁 《党员文摘》2021,(1):39-4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安和镇四所村村民李德明遵嘱将父亲李大棋葬在了村后高山上,让他能看到牺牲在湘江畔的红军战友们。李大棋本是江西省兴国县枫边乡山下村人,十多岁参加红军,湘江战役时任红五军团34师101团3营营长。1934年12月3日,该团在安和镇一处名为文塘的地方(现属四所村)遭受国民党桂军夹击。李大棋因腿受重伤无法行走,战友背他突围躲入山中。几天后,敌军离开,红军也走了。拖着伤腿的李大棋只能留在村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返回老家。李德明说:"父亲告诉我们,他的战友全都牺牲在了文塘,他要一世都在这里陪着他们。"  相似文献   

9.
路福贵 《党史纵览》2017,(12):12-14
<正>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中央苏区有一支无线电侦察部队,曾被毛泽东誉为"红军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据中央军委二局红星奖章获得者、红军译电员邹毕兆后来回忆:"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到达陕甘宁,3个方面军胜利会师,3个破译单位也很快合到一起。二方面军的破译工作最先是任弼时同志搞起来的。他从中央根据地去六军团后,借鉴中央红军的破译工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吩咐把中午的剩菜端上来相对于其他场合的国宴和领导人的家宴,毛泽东的年夜饭比较简单。中南海厨师康辉说:"毛主席生活俭朴,要求简单,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他的家宴总是三荤两素一个汤。"他说,毛泽东家和平常人家里一样,年夜饭也包饺子,只比平时多几个荤菜,孩子们过来一起吃一顿。有一回康辉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的死亡原因一直是历史的未解之谜,但可以确信的是斯大林之死与苏共高层的权力斗争是有一定关系的。斯大林突然犯病是偶然的,而他对自己的"亲密战友"造成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却导致了战友们拖延召唤医生前来救治则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2.
正"当兵就要当红军,工农配合杀敌人,买办豪绅和地主,坚决打他不留情……"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里,耄耋之年的老红军王道金仍然记得这首激昂的歌曲。1930年,15岁的王道金在老家江西兴国县参军,临行前,母亲把一双布鞋亲手穿到他脚上,然后递给他一双鞋,干叮万嘱:"当红军要行千里路,穿上母亲的鞋,保儿一路平安……"在革命战争的炮火洗礼中,年轻的王道金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五次反围剿战斗,他参加了三次,身经二十余战,两次负伤。  相似文献   

13.
红雁归队记     
1936年12月中旬的一天,冬天的阳光洒满了陕西省富坪县庄里镇。经过万里长征洗礼的红军战士们,显得十分精神。突然,有人呼喊:“殷大姐回来了!”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请曾志、水静和我吃饭 笔者:(即本文的整理者马社香,下同.——本刊注)这次您在庐山,曾和水静(原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本刊注)一起下山,接贺子珍与毛主席见面? 朱旦华:很自然的一件事,几十年了. 记得我上山的第二天,邓大姐去大礼堂参加预备会,我就在方志纯房里写材料.我用五六天时间把邓大姐要的材料整理了一遍.大约上山一周后,方志纯过来通知:毛主席要请我吃饭.我又惊又喜,忙问老方:“你去不去?”方志纯摇摇头说:“我又不是女同志.”我一下子真是喜糊涂了,没有听出方志纯的“话外音”.  相似文献   

15.
<正>他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最信任的秘书,在中央苏区的艰苦岁月里,他跟随毛泽东一起战斗、工作和生活,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56年,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要求公安部迅速查清他牺牲的经过并严惩凶手。他就是“英俊奋发”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古柏。毛古初见:“寻乌党的工作、武装建设都搞得不错!”1906年12月,古柏出生在江西寻乌县篁乡塘背村的一个破产小地主家庭,父亲古光明是乡村私塾教师,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不少报刊曾披露过英国人勃沙特在中国的传奇经历。早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寻找勃沙特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  相似文献   

17.
赖晨 《党史文苑》2012,(9):19-23
徐向前元帅(1901—1990)曾长期担任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蔡威(1907—1936)是红四方面军电信与情侦工作创始人之一,是优秀的红军电信情报专家。在1931年至1936年期间,由于革命和战斗,将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8.
瑞士传教士薄复礼1934年10月到1936年4月随红六军团行军。薄复礼应萧克要求翻译法文版贵州地图,为红六军团转战黔东南发挥了"向导"作用。他在随军过程中加深了对红军的了解,逐渐对红军产生敬意和好感,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薄复礼1936年11月在伦敦出版的长篇自传体回忆录《神灵之手》,多角度地、客观地向世界报道红军的长征,是西方首部介绍长征的著作,对研究红六军团和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史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陈赓大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在近4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长期战斗生活在山西,与山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为山西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挥师东征,首战歼灭阎锡山"王牌军"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发起东征战役,进入山西。陈赓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率领第一师渡过黄河后前进到关上地区时,首先与阎锡山的独立第二旅展开激战。这个旅是阎锡山的"王牌军",在山西哪里有情况,阎锡山就将这支部队派到哪里,它到  相似文献   

20.
2013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建告诉记者,伯父经常讲的就是要求她做普通劳动者。1968年已经参军的周秉建,按照伯父的意愿,脱下军装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二十年的草原生活使她深深感受到农牧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更加深刻理解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周恩来的侄儿周保章,参军10年后转业到一家工厂担任文书。他曾在中南海西花厅生活过一个星期。因为周恩来工作太忙,只在吃饭时偶尔聊几句,真正和他的谈话只有一次。而这次谈话中周恩来问得最多的是工人的生活、职工的困难,有些问题"几乎把我这个厂文书也给难住了"。周恩来嘱咐周保章:"希望你扎根在基层,永远做普通的劳动者。"周恩来的普通劳动者情怀,不仅体现在他对晚辈的教育上,更是体现在他自己的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