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湖泊     
贵州高原的崇山峻岭间,镶嵌着一个个迷人的湖泊,贵州的湖泊因多与山、峡、洞、林成一体,所以多姿多彩。位于黔西北的高原明珠——草海,是世界人禽和谐共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等186种珍禽栖息于此。 贵州水电站水库密布,形成了众多的人工湖。湖泊多在山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湿地系统对"两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不可忽视的生态屏障功能。同时,保护湿地资源,也是建设生态贵州、多彩贵州的重要课题。湿地是什么?是清波荡漾的河流,是烟波浩渺的湖泊,是金黄无垠的稻田,是珍禽栖息的沼泽。它因内涵丰富而没有统一严格的界限,但它涵养水源、调节流量、保护堤岸、纳污吐新,被誉为"地球之肾"。作为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贵州是全国的湿地小省,因此以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为主的湿地资源显得尤其珍贵。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山水风光浑然天成,贵州被誉为"山地公园省"。全省夏季平均气温在23摄氏度左右,丰富的森林植被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随处可见的瀑布、溶洞、湖泊、森林、峡谷……让贵州成为令人向往的避暑养生胜地。生态环境是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生态优势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孙梅梅 《当代贵州》2022,(13):60-61
贵州通过筑坝兴修水利,形成了一批与山地密林融为一体,各具特色的人工湖泊.大量的自然河流变成生态美丽的水利工程,孕育众多优质水利旅游资源,江河湖库已经成为山地公园省建设的重要支撑,已构建成"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基础格局.  相似文献   

5.
杨成勇曾获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07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旅游产品设计大赛一等奖,2008年"多彩贵州"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以大健康丰富大旅游,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激发旅游产业活力。旅游业高速发展,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元旦小长假期间,贵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797.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6%和32.3%,旅游发展持续呈现"井喷"态势。发展合力空前凝聚、旅游产品供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旅游拉动消费强劲,作为中国的"旅游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提炼品牌、体育塑造形象、旅游创新发展,贵州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的融合发展新路,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2019年"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2019"跑贵州"山地越野跑联赛、国奥女子篮球对抗赛、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贵州·铜仁·碧江站)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预赛、2019贵阳国际马拉松赛、2019中国·瓮安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暨中国山地户外运动系列赛……自今年3月以来,一系列密集的体育赛事活动在贵州各地接连上演,体育旅游也迎来爆发性增长。  相似文献   

8.
孟丰林 《当代贵州》2012,(17):42-43
在贵州,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小镇"模式来规划开发50个旅游综合体,可以将贵州248个景区景点连线成面,改变以往贵州旅游资源"散、乱、杂、小"的状态,从而使贵州旅游升级换代,进入"区域旅游"的大旅游时代,并深度打造贵州休闲经济。促进"镇"与"景"协调发展《当代贵州》: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在贵州大力建设旅游强省、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之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无数的奇山秀水、瀑布溶洞、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的,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这片被誉为"绿色高原喀斯特王国"的山的海洋,发展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可能是劣势多于优势,而发展旅游业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牟维 《当代贵州》2014,(14):46-47
正兴理论学习之风、抓精神文明创建、促文化繁荣发展、重对外宣传实效,湄潭县近年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彰显软实力。湄潭县是"贵州茶业第一县",这里土地肥沃、山川秀丽、生态良好,被誉为"高原明珠"和"云贵小江南"。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文明中国茶城的创建、绿色工业园区的崛起、茶文化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1):24-24
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哇!很难想象我居然站在黄果树瀑布的顶上。"在2013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贵州馆里,智慧旅游体验区的虚拟旅游投影旁不时传来惊叹的声音。这是贵州省首次推出"智慧旅游"理念及展示相关成果。此次旅交会,贵州第一次在贵州馆特别设立了智慧旅游体验区,通过智慧旅游体验、电子商务、电子会务等手段,重点突出体验、交易和推广三大智  相似文献   

12.
蒙隽  王永杰 《当代贵州》2016,(29):74-75
正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贵州省旅游示范县,荔波正全面引爆贵州南部旅游"井喷"。7月19日,2016意大利传奇巨星中国行第二站荔波站比赛打响,这场中国元老明星足球队和意大利传奇巨星足球队的比赛吸引上万名游客涌入荔波。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贵州省旅游示范县,荔波正全面引爆贵州南部旅游"井喷"。2015年,全县游客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6.75亿元。  相似文献   

13.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9,(13):57-58
在美国 ,有一批热爱贵州的美国人. 他们成立了一个社团--"美国人贵州同乡会",每月第三个星期六都会在一家中国餐馆聚会,谈论中国的事情.每年10月,密歇根州奥克兰大学会提供一个场所,给来过贵州的美国人作"汇报会".这些美国人,从中国西部高原回到美国,回忆里带着贵州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各地结合实际,加快推进温泉旅游综合体、温泉旅游带建设,探索"旅游+""温泉+"产品开发模式,推动温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补齐冬季旅游短板,全力打造"中国温泉省"旅游品牌。多彩贵州,四季皆景。2017年盛夏,23℃的清凉、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实实在在的优惠,吸引游客一路向"黔"。事实上,冬季的贵州,也是一个康养休闲的天堂、冰雪运动的圣地、民族歌舞的海洋、乡村乡愁的港湾、美食佳肴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6日,贵州大沙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意味着遵义交旅投集团旗下遵义演艺集团与大沙河旅业集团实施合作运营,以"旅游+文化演艺"为理念打造的"傩戏王国"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项目进入新阶段。"傩戏王国"项目位于"中国傩城"内,而"中国傩城"则是由贵州大沙河旅业集团在道真自治县打造的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建成后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应成为反贫困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胜明 《当代贵州》2004,(23):20-21
发展乡村旅游是贵州解决 "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全省17.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97%的面积为山地、丘陵。山多是贵州的特点,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造成广大农村生产力发展缓慢,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不高,老百姓处于长期的贫困之中。有没有可能把过去的因山而穷,变成因山而富,这是贵州提出"旅游扶贫"最初的想法。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锋 《当代贵州》2013,(24):20-21
贵州正以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建设集"生态涵养地、山水大观园、文化千岛省、避暑养生地、国民休闲地、国家度假省"于一体的国家公园省。"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贵州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气度步入人们的视野,不仅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崛起的奇兵,也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6,(19):10-13
正5月10日至11日,第十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唱响多彩贵州"旅游文化展示推介会和全省旅游工作推进会先后在遵义召开,为贵州旅游发展构建全域化格局、推动"井喷式"增长、全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鼓劲加油。5月10日,第十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唱响多彩贵州"旅游文化展示推介会在遵义市茅台镇1915广场隆重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贵州时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全域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以智慧旅游为抓手,应用科技为传统旅游产品做"加法"或"减法",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带来新动力。节假日交通出行预警、贵州哪里好玩活动多、游客从哪里来又喜欢贵州哪里……如今,在贵州旅游"井喷式"增长背景下,这些关于旅游的攻略,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呈现在大众面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发展,贵州以智慧旅游建设为抓手,应用科技为传统旅游产品做"加法"或"减法",为游客带来旅游新  相似文献   

20.
正魏玉峰:当下贵州"旅游+"的概念已经形成,贵州旅游迎来"井喷式"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紧抓历史机遇,乘势而为,奋力前行,迎接贵州旅游发展的春天!半年前,魏玉峰从北京阳光保险集团总部来到贵州挂任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他说,能有机会参与到贵州旅游发展的大战略中,备感荣幸,期待能有所作为。山清水秀、底蕴深厚是魏玉峰对贵州的第一印象。"贵州旅游资源禀赋好,优势突出,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