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91年,京郊顺义县传出喜讯:全县粮食总产突破5.7亿公斤,比1990年增长3%;小麦亩产401.1公斤,玉米亩产463.6公斤。在北纬40度,两茬平播搞出这么高的产量,世界少见!来这里参观的许多专家、学者赞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粮食生产四年徘徊,日俱萎缩,因此寻求病因和出路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一、深沉的忧患依据对198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形势的分析,粮食经济工作者认为:粮食问题严峻。1984年我国粮食生产第一次跨上了4000亿公斤的台阶,单产达到241公斤,人均占  相似文献   

3.
郭健 《实践》2013,(3):26-28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农牧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面实现并超额完成了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05.7亿斤,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粮食单产首次突破600斤,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粮食总产首次进入全国十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区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21.23亿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157.5亿公斤,增长了6倍多,改变了从1969年-1989年长期调入粮食的历史;油料总产达到9亿公斤,是1949年的10倍;甜菜种植从无到有,迅速发展,1998年总产达到259.2万吨;全区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由1949年的24.63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285.43亿元,增长了10.6倍;农牧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1998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  相似文献   

5.
王家进 《党史文汇》2007,(10):40-44
山西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较差。建国后到60年代初,农业虽有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不能稳产高产。以1958~1961年的粮食总产为例,全省1958年总产为46亿公斤,1959年下降为40.5亿公斤,1960年又下降为33.5亿公斤,1961年略有回升,达到35.5亿公斤。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共山西省委的深深思考。因此,在1961~1965年对围民经济进行调整时期,省委不仅对全省的农业,生产关系进行了某些调整,而且在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力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有远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顺义是平原县,过去被誉为“北京的乌克兰”。改革8年多来,如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顺义县也发生了几个极其明显的变化。一是粮食持续8年增产,1986年粮食总产8.6亿斤,比1978年增长了49%。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出现了新格局:副食品生产已发展成同粮食并驾齐驱的产业,1986年为首都市场提供了42.5万头生猪,3800万斤鲜蛋,250万只鸡鸭,3亿斤蔬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1994,(3)
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本刊特约评论员1993年,我省农村经济在登台阶、奔小康的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达到190亿公斤以上,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多种经营有较快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300...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粮食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形势不容乐观1、粮食生产停滞不前。自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增产十分缓慢。到1994年时,全国粮食总产8960亿斤,比1984年增加810亿斤,平均每年仅增长0.9%,大大低于80年代前半期的增长速度。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几年停滞不前。纵观近5年的情况,粮食平均减产64亿斤。五大类粮食作物(玉米、小麦、薯类、大豆和稻谷)都比上年减产,稻谷生产已经下滑到1984年前的生产水平,比最高年份减产近400亿斤。尤  相似文献   

9.
1.新中国成立50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建国初期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为679亿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79553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9.8%,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自力更生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到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达到4000亿公斤,全国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到1985年“六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终于实现了自力更生解决温饱问题的宿愿。经过改革开放20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形成年产约5000亿公斤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贫困  相似文献   

10.
凝聚起奔向小康的合力──宁城县农村基层党建纪实房东升,潘振东伴随着金秋的旋律,宁城县的农村经济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业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今年全县粮食总产突破4亿公斤,乡镇企业翻番增长,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农村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宁城县...  相似文献   

11.
田恃玮 《奋斗》2011,(12):25-27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省积极实施粮食干亿斤产能工程,粮食总产持续攀升,继2010年突破1000亿斤大关后,今年又实现“八连增”,预计总产达到1150亿斤,超过产粮大省河南,居全国之首。随着农业产能提高和连年丰收,农民收入也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一) “六五”期间,京郊农村认真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粮食生产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1986年总产已达43亿斤,平均亩产再次突破900斤,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粮食1100多斤。但是近两年来,粮  相似文献   

13.
翻开北京市昌平县大东流乡的农业生产史,有这样一段记载:1988年,全乡拥有各种农机具196台件,粮食总产1372.1万公斤,平均亩产675公斤,人均年收入1281元;1989年,全乡拥有各种农机具247台件,粮食总产1473.8万公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在粮食问题上受到了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下降和国家财政补贴与年俱增,包袱越背越重的双重干扰。尽管1989年粮食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但我国的粮食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何深化粮食体制的改革,正引起越米越多人们的普遍关注。一、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自1985年粮食大减产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波动、徘徊了4年,1989年粮食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074.5亿公斤,达1984年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专家们认为,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刘华清 《湘潮》2011,(8):33-36
在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农业科技舞台上,最精彩的剧目当属杂交水稻的发明,因为它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贡献了力量。当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每亩已单产突破800公斤。至2011年,超级杂交稻在湖南已推广到1200多万亩,确保了湖南粮食生产面积、单产、总产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今年,河南全省夏粮总产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亿斤,连续6年实现增产,连续5年创历史最高纪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南,用占全国1/15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1/10的粮食,不仅解决了自身占全国1/13人口吃饭问题,而且每年为国家提供300亿斤商品粮。从1984年到2008年,夏粮产量的3个100亿斤的跨越,分别用了12年,8年,4年,时间跨度的不断缩短,全球粮食危机中的丰收,其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玄机。  相似文献   

17.
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粮食生产经历了自给有余,由余变缺,大量调人和自给有余的发展过程.“八五”期间是我区农业生产突破性发展的时期,从根本上甩掉了吃粮靠调入的历史,走上了自给有余,并对国家有较大贡献的良性循环轨道.1996年农业生产在连续丰收的基础上,再创佳绩获得特大丰收,粮食总产达到153.53亿公斤,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单产和总产的绝对增加量及增幅均列全国各省区之首,我区正在向农业大省、强省迈进.在全区各族人民欢庆农业丰收正以饱满的斗志、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自治区…  相似文献   

18.
姜海晶 《奋斗》2011,(1):29-29
2010年,佳木斯市粮食生产首次突破50亿公斤。近年来.佳小斯市以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工增值、水利建设、机械化建设、科技化为重点,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禹 《奋斗》2020,(3):24-26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登上150亿公斤、250亿公斤、500亿公斤、750亿公斤台阶,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000多亿公斤,贡献了占全国1/8的粮食增量。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16年丰收,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家洋 《求是》2013,(8):24-25
我想谈三个问题:一、粮食总产由1.13亿吨到5.89亿吨的历史性跨越缘何实现?至今,我国粮食总产从1949年的1.13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5.89亿吨,这既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投入与市场激励措施,更与农业科技创新须臾不可分割。第一,科技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愈来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