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思路,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将万州、涪陵、黔江、合川、永川、江津六区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明确提出将万州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  相似文献   

2.
余显强 《当代贵州》2007,(11):16-16
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加快把安顺市培育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精神,结合安顺市委、市政府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西秀区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扩张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安顺建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初具现代化特征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3.
《思考与运用》2007,(4):87-98
以重庆、成都两个超大城市为支撑,以其周围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的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最发达的区域,是长江上游的核心区域。该区域北与“陇海一兰新”经济带接壤,南与“南一贵一昆”经济重点区域相邻,东与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城市群及“长三角”经济区遥相呼应。在我国宏观生产力空间战略格局中,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中,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动力支撑和力量源泉。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做实做优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大做强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来提升城市品位,用文化的力量来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永川是全市六个建设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积极有为地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按照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要求,结合永川发展的实际和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我们对永川在川渝城市群区域和渝西区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由敦  田姝 《党史博览》2024,(3):40-41
<正>1983年2月8日,重庆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城市。重庆之所以被中央选定,其主要原因有四:第一,重庆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城市和历史形成的大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的大城市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探索如何组织好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重庆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建成了我国重要的常规兵器及配套基地,大型军工企业甚多,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家和地区之间包括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体之间的竞争。大都市或城市经济体战略,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群(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取向。 辽宁中部城市群地处辽宁经济棋局的核心区位。沈阳作为东北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周边的抚顺、辽阳、铁岭、本溪和鞍山等五市经济联系极为密切。主动顺应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基本形成的三大区域性物流圈,都是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组建的。这三大区域性物流圈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区,以天津、青岛、大连等中心城市组成的环渤海物流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三角物流中心。然而,整个西部地区还没有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辐射半径大、交易量居垄断地位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是西南地区各中心城市激烈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讲,长江上游现代物流中心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加快把安顺市培育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精神,结合安顺市委、市政府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西秀区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扩张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安顺建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初具现代化特征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西部,久负盛名的成渝高速公路沿线,有一座地势通达之城——永川,不仅历史悠久,亦具丰富的红色记忆。全区幅员1576平方公里,辖7街道16镇,人口110万,处于重庆五大功能区中的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定位的大城市,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区域性教育、医疗、应急中心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永川今日之辉煌,源于其厚重之过去。上月底,本刊记者踏上了追寻大城永川红色记忆之旅。  相似文献   

11.
阎亮 《当代党员》2008,(2):28-29
重庆已初步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建制镇镇区”的等级结构。1个市域中心城市,即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等9个行政区构成重庆都市区。6个区域中心城市,即万州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黔江区等6个行政区。25个县域中心城市,是指除都市区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其余4个区、21个县(自治县)的党政机关所在地的区县域城区(城镇)。  相似文献   

12.
安阳市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安阳市建设成为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关键是靠发展,而安全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要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发展的关系。我们要实现安全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就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寻求治本之策。一方面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一方面解决好安全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是实现新疆"十二五"规划"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带"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提出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构筑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打造伊犁河谷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高地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曾出现两派:一派认为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另一派则认为要积极发展大城市,尤其是要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组团。实践证明,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城市的聚集效应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发展大城市虽然难免带来种种“都市病”,但却更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笔者认为,贵州城镇化应体现三个梯度:一是大、中城市以做强为主,稳步提升接纳民工的能力,稳定和增加民工进城定居。其二,加大中心城市对县城的辐射,倾政策、资金、技术、规划、…  相似文献   

15.
江浩 《理论建设》2009,(5):20-2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要积极打造三个中心,即区域性金融物流和信息中心、旅游休闲和会展中心、文化教育和商贸中心;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逻辑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理论学刊》2007,(12):48-52
总部经济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成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纽约、新加坡和香港三个城市为代表分析了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实践,探析了总部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对山东省济南市应用这一逻辑规律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探索一条符合中国中心城市资源特点和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面对窘境,思南县响亮提出按“乌江中下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建设思南,遵循“六个坚定不移”发展目标(即: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建设),实现“撤县建市”目标,重塑“黔中首郡”、“乌江明珠”形象。  相似文献   

18.
王义昭 《探索》2004,(2):121-122
西部地区在实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城镇化进程战略时,应着力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推动这些城市向大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需要大力发展其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城市品牌,加快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我说城市     
中小城市才可能真正宜居中国的城市发展很快,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与世界上的先进城市差距不远了。但是城市环境的差距不是缩短了,而是增大了。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环境,不是好了,而是坏了。  相似文献   

20.
一、"特大城市"的统计分类标准和数量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按城市市辖区人口规模将城市统计分组为"巨型城市"(1000万人口及以上)、"超大城市"(500-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200-500万人口)、"大城市"(100-200万人口)、"中等城市"(50-100万人口)、"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六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