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其实质在于: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依赖;强调要依靠人的能力建设来推动社会体系(理论、制度、技术、文化)的创新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观点和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2.
“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的研究 ,从总体上看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其实质在于 :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人的能力 ,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依赖 ;强调要依靠人的能力建设来推动社会体系 (理论、制度、技术、文化 )的创新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观点和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突出强调创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为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历史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过去对发展速度的要求转向对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攻坚克难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突出强调数量和质量、结构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民政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健全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大多数是把其作为个体来进行的,强调辅导员队伍自身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相对忽略其作为社会中的职业群体所应具备的社会属性。高校辅导员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辅导员队伍建设应放在社会分工大体系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社会分工的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对其进行内涵界定和逻辑关系厘定,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社会治理共同体突出"人人",既强调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治理主体,均有参与的责任与义务,又强调人人共享社会治理成果的价值理念,是刚性管理与柔性治理相统一的有机联合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规律深化与拓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重点从群众下单出题与党委政府接单办理、打破"体制内外"利益壁垒、营造良好治理软环境等方面着手,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它首先是与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相比较意义上的发展与创新.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它是无产阶级的解放的科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凸显它是现实的人的解放学;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式包括:改革开放是动力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基本途径,各阶级、阶层的和谐与和睦是社会阶级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存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是社会经济基础,制度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和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研讨班上就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发表了八点意见,充分显示了中央领导对社会管理问题的高度重视.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创新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跳出社会治理看社会治理,这样才能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选择、新的路径。科技支撑即是一个重要切入点,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助推器和鲜明标志。研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也是"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中国高水平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但继恩 《学习月刊》2009,(10):75-7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湖北是高教大省,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将高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湿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人谈到社会治理时"言必称希腊",推崇西方社会治理模式。虽然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有其优长之处,但如果照抄照搬、简单套用,结果必然是"南橘北枳"、水土不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大多强调"理性人"基础上的社会自我治理,主张弱化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他强调法治引领与保障作用,突出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等。这些思想,为构建新时代国家安宁、社会安全、民众安稳的战略思考、政策和规制体系提供了依据。搞好基层治理,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今民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守护一方平安为落脚点的"枫桥经验",成为习近平"平安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体系要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改革调整、国家治理能力要随日益复杂的发展要求而不断优化提升,从而不断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进步、社会治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为此,应从不断培育现代治理主体、更新治理理念、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治理方式等多方面着手,系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蕴含着深刻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其执政能力建设思想主要是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执政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提出了执政党要密切联系群众,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制定了中国经济分"三步走"的执政方略;突出了从制度上建设党的思想,强调了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阐述了执政的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国防资源的观点;揭示了研究执政环境、把握执政环境和驾驭执政环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早在2003年就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职责.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建设,明确提出了"诚信贵州"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人人创新,全民创造,在这样一个创新大潮中,创客教育作为新生事物蔚然兴起,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亮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中最具创新特点与时代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对党的性质的新认识,其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整体上学习和掌握这个体系,必须理解核心,突出重点,抓住本质.  相似文献   

19.
"人民社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对"人民"和"社会"分别都早已熟悉,但对把它们合起来形成的"人民社会"概念却是陌生的。"人民社会"的概念基本上是这次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创新出的产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治理新常态的形成。"人民社会"就是一个"人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超越和优越"公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走向整体"人类社会"的概念。其中,"人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社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体。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就是"人民","聚集"是否就是"社会"。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尽快、尽准和尽善地把"人们"变为"人民",把"聚集"变为"社会"。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2,(5)
2001年5月15日在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他强调:“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前不久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世贸组织”专题研究班座谈会上,江总书记再次强调: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次新的学习”,“全党都要加紧学习,加强研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是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对全党,特别是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