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传统上认为,同一认定理论是物证鉴定领域的基础理论,有学者将同一认定理论扩展为刑事侦查领域和司法证明领域的基础理论。对同一认定基本内涵分析的结果表明,同一认定理论可以作为物证鉴定领域的基础理论,但是,犯罪现场重建和刑事侦查查明案件事实的过程并不适用同一认定理论,司法证明过程也不适用同一认定理论。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认为,同一认定理论是物证鉴定领域的基础理论,有学者将同一认定理论扩展为刑事侦查领域和司法证明领域的基础理论。对同一认定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发现,同一认定理论可以作为物证鉴定领域的基础理论,但是,犯罪现场重建和刑事侦查查明案件事实的过程并不适用同一认定理论,司法证明过程也不适用同一认定理论。  相似文献   

3.
同一认定理论经过近些年来的研究,相当多的学者认为该理论可作为犯罪侦查学的特定基础理论,更有甚者,认为可将其拓展至整个司法证明领域,以其作为刑事诉讼的最终目标。但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考察,同一认定理论并无如此深厚的基础地位,所谓的人事同一认定、同一认定的客体必须至少出现两次才产生同一认定之需要、种类特征与时空特征相结合可构成特定特征等论据是经不起推敲的。综合观之,同一认定理论的实践价值仍主要体现于指导物证技术检验,还是将其作为物证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为妥。  相似文献   

4.
物质交换理论、信息交换与转移理论和同一认定理论共同构成了物证技术的基础理论。其中,信息交换与转移理论是物质交换理论在刑事犯罪证据领域的延伸,而同一认定理论则是物质交换理论与信息交换与转移理论在物证技术领域内的体现。这三种理论同时又构筑了两种证明方式,即直接证明方式和间接证明方式。深入理解这三种理论及其构建出的两种证明方式,不仅会使我们对物证技术有明晰的逻辑认识,也会对刑事诉讼中证据的收集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立法规定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应当以当事人及证人陈述为依据,而有罪事实的认定则还应有被告人对犯罪行为的承认及证据证明,司法理论更加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司法实践表明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与立法及司法理论大体一致,但这种一致性更可能是表面现象.  相似文献   

6.
对同一认定原理的价值定位关系到侦查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乃至整个侦查学科自身的发展。同一认定是侦查活动的基本手段,贯穿于侦查的全过程,是侦查的最终目标。同一认定原理是侦查学的特定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7.
由于立法上缺乏刑事责任年龄认定标准;司法实践中户籍资料、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陈述和骨龄鉴定认定依据均存在问题;刑事证据采纳标准和司法成本影响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从而导致犯罪嫌疑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处于不确定状态。对此,立法上应明确规定认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严格户籍管理,适当运用骨龄鉴定,严格遵守证据的采信规则,合理规划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8.
笔迹鉴定是犯罪侦查活动和一般证据调查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分为一般特征鉴定和细节特征鉴定。笔迹一般特征鉴定通常采用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方式,而细节特征鉴定则往往采用同一认定方式。同时,在笔迹鉴定中应注意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各项统一。  相似文献   

9.
由于法官的自由心证存在缺陷以及案件中证据和事实的不确定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将概率论引入司法证明领域是必要的和可行的。相对于完全依靠法官的良心和理性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认定,运用概率的方法分析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就显得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广泛运用,以电子数据为主要形式的电子证据作为新型的诉讼证据,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电子证据与其他物证一样,具有客体特征的特定性、稳定性及反映性。对电子证据开展同一认定研究,对于认定网络黑客、高智商罪犯、木马发布者、电子图文制作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