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使我国社会朝着个人独立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给婚姻中的女性带来了新的困惑。尤其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的新司法解释三施行以后,它更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权利意识。那些对婚姻和家庭还抱有传统期待的女性应该要转变思路,重新审视婚姻观念。当婚姻遭遇“险滩”时,在经济关系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会更容易“保持优势”,女性会面临“扫地出门”的风险。到底该如何看待这部司法解释呢?女性在现行的法律环境下又该如何雏权呢?如何在复杂的婚姻生活中取得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本文从我国新的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出发对离婚中的女性朋友取证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婚姻家庭管理与人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家庭管理是人口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人口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人都是一定形式的婚姻的产物,都是作为一定家庭的成员而存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婚姻家庭的管理包括了对人口的管理。社会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大多数政策和措施,最终都要通过对婚姻家庭的有效管理而发挥作用。一、婚姻家庭管理的意义和特点(一)婚姻家庭管理的涵义和意义婚姻管理是社会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等手段,对人们的婚姻关系和婚姻行为等进行的管理,其根本目的是实施、巩…  相似文献   

3.
婚姻家庭,是男女两性以爱情为纽带结合组成的。我国的法律规定,在婚姻家庭中,男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现实婚姻家庭生活中,法律上男女权利的真正平等并未完全实现。一、婚姻自由权在妇女的众多权利中,婚姻自由权是一项主要的权利,它能否实现是妇女有无独...  相似文献   

4.
当设想着未来的婚姻生活时,我们许多人怀着过高的希冀我们把婚姻想象成一首诗,一幅画,我们弄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抱怨婚姻生活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5.
从“三言”“二拍”看女性在婚姻中自主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格娟 《世纪桥》2007,(3):87-88
“三言”“二拍”描写了众多的女性的婚姻生活。本文试从女性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桎梏:追求婚姻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淡化贞洁、肯定人欲这三个方面分析女性在婚姻生活中自主意识的觉醒,并试图揭示这一现象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思潮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1950年到2010年,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三个婚姻法案,基本建成男士平等的婚姻家庭法规范体系.但是,三个婚姻法文本中的性别平等并不彻底,既有法定婚龄男大女小等明显歧视女性的条款,更有忽视不同性别的人在经济社会环境中的实际差异而绝对地要求同等履责的所谓“中性条款”,其适用结果不利于女性.未来婚姻家庭立法,应当在承认女性群体在经济、社会、财产等各方面仍弱于男性之事实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差别待遇,适当修正形式平等之不足,追求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7.
婚姻变奏曲     
<正>经济社会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观念、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冲击着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从而也使团场职工的婚姻家庭出现了新的变化。每一位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都向往着婚后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不是每个人都是幸运儿。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中国人的习俗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中国女性的悲哀。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国人脑海深处深深扎下了根,也害苦了  相似文献   

8.
人权和人权保障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婚姻法律制度与人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人权是婚姻法律制度发展、完善的强大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婚姻法律制度又有力地促进了人权的享有和实现。文章试图从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婚姻家庭制度中涉及人权保障的法律,分析和总结婚姻法领域人权保障的主要特点,这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婚姻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法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家庭变革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智娟  康祥生 《求实》2000,(10):30-31
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传统婚姻家庭的生存模式及道德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婚姻生活趋向自由自主,家庭关系趋向民主平等,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多样,家庭消费趋向优质高档。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胡耀邦同志在一份反映婚姻问题的材料上作了批语,指出:“家庭仍是我国社会的细胞,我们对婚姻家庭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婚姻家庭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婚姻源于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功能的弱化及伦理危机、社会压力等的加剧。网络婚姻不仅对婚姻家庭伦理有着显著影响,而且对现实婚姻亦影响巨大,它使婚姻形式多样化,性关系更为随意;破坏现实夫妻感情;导致现实婚姻破裂;影响家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张荣辉 《广东党史》2011,(11):31-35
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姻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令世人瞩目的红色婚姻之一。从1927年10月相识相知、1928年相恋结合,N1937年贺子珍远走苏联治病、夫妻“从此诀别”。他们的婚姻生活历经十年之久。这十年,恰恰是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十年。贺子珍与毛泽东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面对政治上和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社会转型加速,体制转轨加剧,改革开放推向边疆地区。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变迁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多元的,从而引起纷繁复杂的婚姻家庭领域各种现象。蒙古族女性择偶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以人为本""、人的需求至上"开始得到推崇,逐渐代替过去的"以家庭为本""、家庭或家族利益至上"的观念,成为现代蒙古族女性家庭、婚姻和爱情观念的核心,这样的变化导致人们的择偶观、爱情观、婚姻观、生育观与性观念以及异族通婚的婚姻中个体的民族意识相应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西南地区农村出现摩擦性离婚的新趋势,具体表现为离婚没有明显的性别主导差异、离婚不离家的婚姻实践以及多次反复的离婚再婚,离婚行为演变成模糊且临时性的结构。婚姻转型需要放在农村家庭去公共性的制度软约束中去理解,摩擦性离婚源于家庭发展目标的弱整合性、家庭财产的私人分割、代际责任的单系吸纳以及家庭去道德化的社区性认可等要素的共同建构。家庭制度的去公共性导致两性关系失去行为纠偏与修补机制并积极尝试多元婚姻实践。婚姻关系丧失家庭公共性的制度前提,导致农民婚姻生活价值意义的空心化,婚姻转型对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提出了历史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新视野》2012,(1):130
2011年11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主办,厦门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201 1年年会暨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6.
冯都 《党史纵横》2001,(10):24-27
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一生大起大落,不仅政治上遭受坎坷,婚姻生活也经历了种种波折.他曾与三位女子结为伴侣,尤其最后一次婚姻具有感人的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市319起离婚案件卷宗进行司法统计,相关数据显示,哈语案件呈现出众多与汉语案件趋同乃至超前的现象,如当事人的低龄化、家庭核心化、对财产的重视等;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增加了哈萨克族离婚的难度,并为法庭主持调解提供了有利条件;哈萨克族婚姻家庭关系在整体稳定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在登记离婚与诉讼离婚中,哈语案件数双向增长,登记离婚已成为哈萨克族解除婚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婚姻家庭法律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婚姻家庭绝不是一个独立于社会的封闭体,从没有超越历史、超越社会的婚姻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基础,一定的社会性是婚姻家庭的根本属性,因此人类社会的每次变革、每次进步都必然对婚姻家庭提出新的要求,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产生新的功能和新的观念。因此婚姻家庭法律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变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入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  相似文献   

19.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修改婚姻法的决定,这是进一步完善婚姻家庭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是保障公民婚姻家庭权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婚姻家庭和全社会的安定和文明进步的需要。 一、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婚姻法的意义 婚姻法是民事基本法之一,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婚姻立法具有长期的革命传统、鲜明的社会主义本质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新《婚姻法》是在1980年《婚姻法》  相似文献   

20.
巴志鹏 《党史纵横》2003,(12):13-16
毛泽东一生结过四次婚.这四次婚姻,有的有名无实,有的爱意绵绵,有的充满无奈,有的留下遗憾.毛泽东的婚姻生活,几多挚爱几多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