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对自由的认识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说,只有人民获得了充分的自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奋斗》2008,(8):59-59
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1)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则由最初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2)在对待社会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人民的幸福、解放、民主和自由。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要吸收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3.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探索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思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西方左翼学者的重新建构和演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复兴和新的发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追溯这一历史演进的轨迹,市场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兴起实然在理论上内在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深化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理解.它和我们对社会主义目标这一共同价值判断的分享,决定了它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效率等问题的探索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折射着和谐理念光辉的价值目标将有助于我们从"自由、民主、平等、公平"的维度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论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视.新马克思主义从新的研究视角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两种社会的走向进行了阐述,主张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变革,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在探索中前进.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规定性,这是一个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同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关键是要认清实践是自由的基础;理清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理解自由实现的过程性和目标性。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基础,在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规律,对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追寻。  相似文献   

6.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规定性,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同在的自由。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关键是要认清实践是自由的基础;理清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理解自由实现的过程性和目标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自由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价值观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人民性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主义基本性质、基本精神和发展方向的重要表达。马克思自由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认真思考和领会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民族凝聚力,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确立了社会价值体系的理论依据,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方向。沿着从理论到现实的具体化道路,中国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确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追求目标和方向;沿着从现实到理论的抽象化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理论和现实在这里达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喻中 《探索》2005,(2):161-164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方向。但是,自由个性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制度作为支撑。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出发,促进自由个性的具体制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表达:克服“人的依赖性”的制度选择;挣脱“物的依赖性”的制度选择;以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制度选择。只有将自由个性的理想与当下的、具体的制度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将人的发展问题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中,使其蕴含了深刻的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由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要素,不是凭空照搬而来的,而有其深刻的依据:从纵向渊源看,自由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价值意蕴,自由成为一种核心价值有其历史依据和民族基础;从逻辑内涵看,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自由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有其哲学基础和价值规定;从实践品格看,自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自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素有其历史条件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人的自由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个人的自由发展只有融入社会主义集体的发展中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人们得以自由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们得以自由发展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理念引导人们追求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过程中恢复和发展的党的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从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思考入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认识基础.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党的执政理论创新的又一巨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16.
赵曜 《党史博采》2005,(5):29-3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本质特征是大社会主义学,从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内容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崭新创造.要从历史价值观、社会形态观和发展目标观等三个维度上科学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地位,即要从历史价值观上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从社会形态观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地位,从发展目标观上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杨兴林 《实事求是》2003,4(3):39-4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重要规定。但是 ,这一规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这一规定的科学内涵到底是什么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在方法论上有什么根本不同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究竟只是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 ,还是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社会运动的辩证统一 ?搞清楚这些基本理论问题 ,对于全面贯彻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戚嵩 《求实》2012,(4):67-70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崭新伟大实践,突破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思维定势,从实践、主体和客体三大基本向度深层次诠释社会主义本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创新与发展.这对于我们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有重视从体系上把握研究对象的优良传统.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角度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内涵和本质特征,才有可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总体性把握,才有可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哲学提升,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