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反帝反封建是中国现代革命的主题,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并未圆满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反对封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一直是我国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国50多年来,我们的反封建斗争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某种意义上说,经验来源于教训,今天的教训将转化为明天的经验,教训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经验。总结新中国反封建斗争实践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开拓性工作。一、反对封建主义,其要义是从社…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步入近代社会以后,面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统治,中国各族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史。正是无数志士仁人不惜鲜血和生命,同一切阻碍中国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英勇不屈地斗争,才最终赢得当代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使中国摆脱黑暗的深渊,迎来光明的前景。革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奴役;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内外勾结,穷凶…  相似文献   

3.
反封建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在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的影响至今不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很多原因,其中,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党的建设上的严重失误,以及制度建设问题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著清 《探索》2004,2(3):100-103
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要的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对它存在的形式和原因、起作用的范围和程度 ,进行准确的、如实的分析 ,形成正确的认识。近年来一些批判封建主义残余的文章 ,为服务于自己特定的命题 ,不但对封建主义残余在中国社会的存在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说理 ,甚至不惜歪曲建国以来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反对封建主义残余斗争的历史,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确定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中共二大宣言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并指出革命对象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而不是割裂的。从历史发生学视阈来看,自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一直是中国革命的主线。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承继了这一主线。中共一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主张,又有所创新,主要是对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总之,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既反帝反封建,又反资产阶级,不同之处则在于不同时期革命目标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6.
曲晓溪 《奋斗》2021,(2):66-67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黑龙江地区的广大学生、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积极投身斗争洪流,与全国斗争呼应汇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掀起了一场革命风暴,使黑龙江的声援运动成为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运动爆发的隔天,即1919年5月6日,哈尔滨东华、育才、三育等校学生及部分工人等4000余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反封建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帝反封是中国现代革命的主题 ,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并未圆满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社会形态意义上封建制度的终结不能等同于反封建的任务已大功告成。新中国成立以来 ,物质制度层面的封建主义已被彻底摧毁 ,思想意识层面的封建主义已基本上被消除 ,封建主义已是残余 ,但这种残余的影响在社会各个层面仍广泛存在 ,并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它不仅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种种弊端和失误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 ,而且也是今天乃至今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障碍 ,严重困扰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 ,系统梳理并阐…  相似文献   

8.
王垒 《党史博采》2006,(6):8-11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通过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建设民主政治的伟业,在新中国的较长时期里还是遭受了严重挫折.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使中国共产党在主观上努力体现"三个代表"的同时,在实践上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背离.时至今日,传统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在现实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都还阻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的回顾,着重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都地方组织,至今已走过了近80年的风雨历程。这80年间,她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福祉为己任,筚路蓝缕,开拓奋进,克服了无数艰难曲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成都地方党组织领导成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她又带领成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进行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及各级…  相似文献   

1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时候,我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清楚地看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在上个世纪之初,面对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沉重压迫下陷于亡国灭种危险的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曾经进行了一次接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但国破家亡的事实却使他们的理想一个接一个地成为梦幻,不得不抱终生这恨。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通过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建设民主政治的伟业.在新中国的较长时期里还是遭受了严重挫折。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使中国共产党在主观上努力体现“三个代表”的同时,在实践上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背离。时至今日,传统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在现实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都还阻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时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的回顾,着重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伟大的五四运动80周年。80年前,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重重压迫,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发起了震惊中外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从此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篇章。“五四”运动是一个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运动。80年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人就,“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也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一在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80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首要的任务是反封建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进步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结构、政治行为、政治传统和政治制度等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是值得今天继承和发扬的。同时,封建主义也留给我们许多糟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再加上建国后,我们对封建主义的影响估计不足,在以后转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注意的不够,…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1999,(5)
走过半个世纪光辉历程的新中国,迎来了她50周年的庆典。50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历史。从此,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50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使贫穷落后、百业凋零的旧中国,变成一个蒸蒸日上、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胡隆辉 《学习论坛》2009,25(12):9-13
邓小平十分重视反对封建主义问题。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邓小平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主义残余的表现、成因及其危害,而且明确提出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关于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思想对指导我们今天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残余仍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党内生活中尤其是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持之以恒地进行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一的教育,辨析及清理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主义作风的种种表现,方能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7.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已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但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同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政治影响的斗争一起来进行。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是对封建主义的彻底否定,但这决不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步资本主义的后尘。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应是对封建主义专制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双重超越。作者还在文中对中国当前封建主义思想政治影响的特点和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政治影响的措施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高举科学旗帜 弘扬科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前,中国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高举着两面大旗:一是呼唤民主,要求在中国发扬民主精神,其实质的要求是在中国建立能反映大多数人呼声的政治制度;二是呼唤科学,要求弘扬科学精神,破除愚昧迷信,其实质的要求,是发展经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然而就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存在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产关系,所以,自五四以后,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主要致力于民主政治的追求。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目前,中…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温邓小平"8·18"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30年前的"8.18"讲话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问题.30年来,在邓小平"8.18"讲话精神指导下,我国反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我国现实中仍广泛存在,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建设进程.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仍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所谓“四大家族”,指的是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核心的“国民党封建买办寡头集团”,他们作为中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曾统治中国22年之久。那么,”四大家族”这一政治言说,是如何出现、打摩和传播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