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6年秋到1947年春,我军在原东北合江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剿匪斗争。这次剿匪行动对后来东北全境解放具有深远意义。在这场艰苦的剿匪斗争中,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著名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创作即源于这段历史。匪患猖獗,东北剿匪势在必行1946年4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  相似文献   

2.
一部根据《清风山剿匪记》改编的6集电视剧《死命令》于4月17日在福州举行开机仪式。魏金水、伍洪祥、张招娣等老同志出席了仪式.该剧集中反映了解放初期在闽西一带剿匪斗争史实,再现了我剿匪部队在肃清匪患的战斗中的英雄业绩。该剧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宋崇执导,一批著名演员参加演出.这部电视剧是福建电视台向  相似文献   

3.
张博 《奋斗》2020,(7):66-67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随着小说《林海雪原》的出版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成功演出,剿匪英雄杨子荣独闯匪巢、活捉座山雕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更让故事中的原型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的事迹家喻户晓、闻名遐迩,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4.
怎样认识和评价全国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从《中国大剿匪纪实》虚构荣昌剿匪情节谈起蓝祯伟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罗国明编著的《中国大剿匪纪实》一书(以下简称罗书)中,有关于四川省荣昌县解放初期剿匪斗争重要情节的一段记载。我是当时荣昌剿匪斗争的...  相似文献   

5.
电影《智取威虎山》近日上映,再现解放军东北剿匪之历史。然则,在解放战争期间,东北之匪,究竟是怎么回事?东北之匪都是"政治土匪"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出现了一些"土匪"。其中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了。  相似文献   

6.
赵希华 《世纪桥》2004,(2):62-62
杨子荣是我军在东北剿匪斗争中涌现出的一位传奇英雄。他的战斗事迹和光辉形象通过小说《林海雪原》和据此改编的电影《智取威虎山》而被世人熟知。可这位传奇人物是如何牺牲的及牺牲后的一些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1947年,经过我军2年多的追剿,牡丹江地区的大股土匪基本被消灭。  相似文献   

7.
赵家欣.福建厦门人。1935年任厦门《星光日报》记者并开始文学写作。编著有抗战通讯特写集《今日的厦门》、《沦陷区的故事》。抗战时期撰写了大量通讯、特写、散文、杂文、时事评论,进行抗日宣传。1942年起在永安任《现代青年》、《新福建》月刊主编,是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的骨干之一。改革开放后结集出版了《侨乡纪事》、《风雨故人情》、《雨丝集》、《历史的情思》、《永久的思念》、《走笔写人生》、《无尽情思逐逝波》、《金婚岁月》(与谢怀丹合著)等著作。  相似文献   

8.
唐春元 《学习导报》2010,(11):54-55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看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湖南省委宣传部、韶山管理局和长沙市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20集历史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和《新湘评论》今年的系列连载,我对这两句诗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毛泽东遗物的故事》通过毛泽东生前使用过的实物、历史画面及亲历者的回忆,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可亲可敬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唐春元 《新湘评论》2010,(11):54-55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看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湖南省委宣传部、韶山管理局和长沙市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20集历史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和《新湘评论》今年的系列连载,我对这两句诗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毛泽东遗物的故事》通过毛泽东生前使用过的实物、历史画面及亲历者的回忆,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可亲可敬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正>东北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茫茫无际的白雪,这个充满诗意化的自然背景,却承载着革命与历史赋予的重担,《林海雪原》中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之中。1946年冬,鉴于国民党溃逃部队和土匪袭击了杉岚站,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上级命令团参谋长少剑波带领小分队入山剿匪,奇袭奶头山之后,杨子荣以许大马棒副官胡彪的名义混入威虎山,经历了多番的斗智斗勇,杨子荣光荣完成了少剑波交给他的任务,里应外合,一举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月初,徐克导演的影片《智取威虎山》正在拍摄过程中。因为故事的蓝本是我丈夫曲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在剧组的盛情邀请下,家人陪我前去片场探班。饰演杨子荣的张涵予见我来了,激动地说起自己的"杨子荣情结":"能演剿匪英雄杨子荣,真是圆了我童年的梦想了。"原来,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张涵予,儿时深受样板  相似文献   

12.
三点建议     
编辑部同志: 《湖南党史月刊》自创刊以来,充分利用和挖掘本省党史资料,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教育意义,对全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了促进作用。特别是毛泽东、刘少奇生平与研究、英烈千古、历任省委书记介绍、剿匪故事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我衷心地希望贵刊越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1989年11月在《对二野历史的回顾》一文中说,“进军西南,同胡宗南那一仗,打得很容易,同宋希濂也没有打多少仗,真正打了一场的是剿匪战斗,打得很漂亮。”  相似文献   

14.
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摄制的五集电视连续剧《王乐义》,主题积极鲜明,故事生动感人,是一部极富现实教育意义的电视剧。从该剧中,我们看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伟大使命,看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看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希望所在。《王乐义》之所以出新出彩,是因为它以通俗易懂、生动感人的故事形象地体现了“三个代表”的精髓。该剧以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侦察英雄杨子荣在东北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他的形象通过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塑造,广为流传。为纪念这位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侦察英雄,1966  相似文献   

16.
《黔阳剿匪纪实》一书,是由黔阳县委党史办编写的。全书共十万余字,附有黔阳县解放初期地形图、黔阳县解放初期土匪盘踞地点示意图和珍贵照片多幅。《黔阳剿匪纪实》在编写过程中,先后调查走访了当年领导和参加黔阳县剿匪的干部、群众三百多人次,汇集各种资料五十多万字。在此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筛选,还约请了部分老干部座谈鉴定核实,三易其稿,因此比较充分地反映了这个县消灭百余年匪患的光辉史实。全书共  相似文献   

17.
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以下简称《于成龙》),以电视剧的独特艺术形式,详 尽而艺术地展现了清代“第一廉吏”、山西籍清官于成龙由广西罗城知县到两江总督20多年 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绩卓越的风雨从政生涯。由梁枫等人编剧的《于成龙》是一部历史剧,它较好地处理了历史剧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 术真实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历史剧从本质上属于艺术范畴,是一种“戴着脚镣在舞台上跳 舞”的特殊艺术创造。为了塑造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展开戏剧性的历史故事叙述,以 使逝去的人物和故事鲜活生动起来,历史剧允许进行典型化塑…  相似文献   

18.
三卷100万字的宏篇巨著《大东北剿匪记》,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30万字的《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东北》,也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这两部系列作品是我省驻军32岁的新闻干事刘小艺,用四载业余时间创作的处女作“双胞胎”.1946年春,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建立东北根据地.我军调动30多万主力和地方部队开展气壮山河的剿匪斗争.《大东北剿匪记》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惊险传奇的特殊战斗,展示了根据地参军、支前、土改和辽沈战役多种场面及东北解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岳振  罗光华 《当代贵州》2013,(16):56-57
"奢香文化"助旅游在电视剧《奢香夫人》播出之前,奢香夫人少为世人知晓,她的生平故事、为西南民族团结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也多只见于有关历史文献中。2011年秋天,30集电视剧《奢香夫人》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奢香夫人及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历史面貌,得到一次非常成功的艺术化呈现。《奢香夫人》以彝族历史文化为题材,讲述了600多年前彝族女英雄、政治家奢香在贵州维护国家统  相似文献   

20.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为一代又一代的听众所传唱.就像剧中所演的那样,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几乎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剿匪斗争. 激战的枪声犹在耳边.1945年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派出的干部团抵达北安不久,以北安为中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剿匪斗争,很多人在战斗中倒下,鲜血浸染在乌裕尔河畔.初心未改,英雄无悔,曾经为害百年的匪患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前彻底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