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定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这个目标,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也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从加强执政能力的角度,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强调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这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这是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定位,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国内外有关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科学结论,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赋予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二十一世纪之初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广泛、最充分地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完成这一宏伟目标,又一次作为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问题摆到了全党面前.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内容丰富,论述精辟,思想深刻,是指导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报告中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论述就有一系列的新突破和新发展。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十六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新论述,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引导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对于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贡献,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重任的新时期,不断发展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创新新时期统战工作方式,对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带领最广大范围内的人民群众,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最终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不难看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任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要求.而完成三大任务,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智慧共同奋斗.这正是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政党和社团在调动积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用活"执两用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方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为指导,针对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做了深刻、系统、精辟、辩证地阐述,提出了我党在处理这些重大关系所应坚持的正确原则。目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的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新的飞跃。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江泽民同志关于十二大关系的论述,对于正确制定和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在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这一决策的提出 ,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理性地、全方位地审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从战略规定和战略依据两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它具有全面推进、重点推进、积极推进、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法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同志丰富的统一战线思想,对于做好新世纪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并且把它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反映了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目标的全面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崔秋梅 《理论前沿》2003,(12):34-3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人民的幸福之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多年来,我国民主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差距,因此,我们要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目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力量。广泛联系和团结海外华侨华人,把海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也特别需要广大知识分子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他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遗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邓小平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缅怀邓小平在统一战线方面的丰功伟绩,加深我们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认识,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基础的时期。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加广泛和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支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能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大事,献良策,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共同致力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报告同时强调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当然也不能例外。对此 ,我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干部 ,联系本党派实际谈些体会和看法。世纪之初 ,江泽民同志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全国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为此,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