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聚集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光恩 《理论月刊》2003,43(9):119-122,139
国际生产全球性扩张促进了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在地理区位上的聚集,但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和公司不同职能部门的区位聚集又有明显的不同;探讨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聚集的影响因素,了解产业群及区位品牌时吸引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对制定吸引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战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军波  周建军 《求索》2007,(5):27-29
本文结合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出现的特征和趋势,在邓宁(Dunning)折衷范式的框架内,分析在促进跨国并购的三大核心优势中,区位优势不断弱化。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转变及世界经济发展所导致区位优势非差异化,使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优势的吸引力下降。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目标企业的并购投资更多侧重该企业的特定所有权优势和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专家邓宁提出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从企业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类优势的微观经济因素出发,通过引入直接投资流入、流出以及人均GNP等宏观经济变量,把一国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从而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作出了新的诠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宜接投资现实验证了邓宁的直接投资发展模式,多数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完全适合这一模式。中国的外资流入和对外直接投资也遵循了一定的运行轨迹,处于国际直接投资阶段发展模式的第二阶段。中国在选择现阶段外资战略时,要考虑到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的频繁,各国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大为加强。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组织,作为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产物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它对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中,扮演了一个主要角色。跨国公司的活动,促成了全球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即便在八十年代的滞胀时期,在失业增加,进出口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形下,国际直接投资仍旧有着较快的增长,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银娥 《理论月刊》2006,(5):187-18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是成熟经济体的标志之一和增长路径之一。中国经济要向成熟经济体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外直接投资是必然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在不断增长,对外直接投资也呈加速发展之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如何?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是目…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足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燕 《探索与争鸣》2005,(12):48-50
当前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基础。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相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表现出投资规模小、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投资区位不尽合理等对外直接投资初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为推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发展,必须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理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谐韵 《人民论坛》2011,(10):128-129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跨国公司在加大对外投资和国际市场的控制力度,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具体的国家行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之间的交往之中,开始对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跨国公司在加大对外投资和国际市场的控制力度,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具体的国家行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之间的交往之中,开始对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铖 《长江论坛》2002,(2):29-32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出现了较大变化,由过去通过对外借款、创办“三资企业”来利用外资,发展到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逐渐占主要地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笔者拟对“新时期我国利用外资战略”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发表自己的一管之见,求教于广大同行。  相似文献   

11.
全方位进入--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区位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迎春  罗丹 《桂海论丛》2002,18(2):34-37
文章首先对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区位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即全方位地对国际市场投资进入,明确主攻方向,区别不同地区的战略层次和地位,逐步把投资由区域转向全球,实施投资市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法律保护,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利益存在着巨大差距,使得国际社会尚未达成统一的多边投资规则。MAI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投资法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保护规划了崭新的蓝图。在平衡不同国际主体利益要求的情况下,开放市场与吸引外资是相辅相成的,构建统一的国际多边投资规则终将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带动了产业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沈阳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己经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要基地。同时沈阳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集群的趋势。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多种因素FDI的进入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给沈阳制造业产业集群带来溢出效应,我们应该关注的并不是FDI在扩大产业集群规模上的作用,而是如何从质量方面来提升产业集群,更好的发挥溢出效应,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走向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前,中外经济关系主要是对外贸易与对外经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突出体现为跨国(地区)直接投资,主要包括“引进来”与“走出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来”,发展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21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政策法规体系逐渐完备,中外之间的跨国(地区)投资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Identity movements, such as those representing LGBT communities, are assumed to be highly universalized; they are often thought to be highly dependent upon international linkages in order to emerge and develop. Although the Chinese LGBT movement owes much of its development to 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international dono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survey and interview data that show its linkage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re not as strong as we might expect. The article shows that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transnational activism in China are tightly intertwined. The means by which LGBT activism has developed in China has simultaneously contributed to division within its ranks and with global civil society: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funding—while from foreign sources it is funneled through the Chinese government—and local political conditions ultimately impedes the growth of stronger transnational linkages.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蔚 《桂海论丛》2008,24(3):43-46
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及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直接引发了外汇储备激增及流动性过剩问题。而后者对我国当前的投资、物价以及房地产和股市产生不利影响。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与我国多年来实行不当的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及直接利用外资政策等一系列国际收支政策密切相关。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政策调整应从出口退税率、汇率决定机制及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跨国垄断行为日益突出。为了有效规制跨国垄断行为的消极影响,维护本国利益,欧美等国纷纷在其域外适用本国反垄断法,并试图寻求域外适用的理论依据。本文从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原则进行分析,指出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尚不具备充足的惯例因素和法理根据。  相似文献   

18.
张荣晖 《桂海论丛》2009,25(3):106-10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犯罪日益猖獗,而洗钱作为跨国犯罪的核心环节,也呈现出有组织性、手段多样化等特点.国家之间必须相互合作,采取有力措施打击洗钱犯罪,才能有效遏制跨国犯罪.这就要求国家间在立法、相互交流信息情报、引渡跨国案件罪犯、反洗钱机制建设等领域进行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国际社会现象,跨界民族问题对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跨界民族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表现形态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考察了其在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动向,认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有着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投资自由化与双边投资条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峰 《桂海论丛》2002,18(5):33-35
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的同时 ,国际投资法律也处于不断的调整和转变之中。近期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为双边投资条约得到飞速发展 ,在目前尚未出现一个全球性、综合性的多边投资条约的情况下 ,双边投资条约作为一种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法手段 ,发挥着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的功能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