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闽南山水,秀丽多姿。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便与闽南结下不解之缘,全国解放之后,他更是不忘闽南,将一片深情留在闽南大地……  相似文献   

2.
闽南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江的闽南文化费源十分丰富,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包含了戏曲艺术、民俗、宗教文化、民间信仰、建筑文化、家族制度乃至现代企业品牌文化等诸多内涵.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新热点,发展旅游产业是保护、开发和利用闽南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晋江加强旅游管理,开展旅游资源宣传,进行旅游规划,利用对台优势,促进了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要处理好闽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促进整体的旅游宣传和促销,推进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发挥闽南文化优势,深化闽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晋江的旅游竞争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闽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泉州市在文化上下功夫,在改革上求创新,在落实上求突破,着力打造"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东亚文化之都""全国文明城市"等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美丽泉州、幸福泉州、文化泉州建设。一、打造闽南文化品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台盟、台联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泉州既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4.
1947年,为粉碎敌人的围剿,加强对闽南武装斗争的领导,闽南地委书记卢叨从闽粤赣边区党委带回一批军事领导干部到云霄县乌山水晶坪。8月1日,在葱仔寮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根据工作需要,以便与区党委保持联络,闽南地委副书记陈文平从边区党委带回一部电台,随行的有十几人。1948年7、8月间,边区党委派李志忠、刘迈(刘洁珍)、邱宗信、林明法、冯根华等5人到闽南地委机关  相似文献   

5.
闽南是著名的侨乡。闽南人民侨居南洋,移居香港、台湾有很长的历史。尤其重要的是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带领数以万计的闽南子弟跨海收复台湾。清末的太平天国失败后,又有大批闽南人民移居南洋各地。因此,闽南人民与南洋、港、台“三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亲密的血缘关系,来往密切。  相似文献   

6.
李克己烈士、台湾省台南县人。一九三一年在厦门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后,由党组织派遣到闽南参加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先后在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任军医,在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任政治部主任。并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当选为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  相似文献   

7.
由漳州、泉州市党史工作者编写、陈方、黄更莹担任主编的《闽南现代史人物录》,即将于今年初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并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该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闽南活动过的各界著名正反面人物的主要经历,着重介绍其在闽南的活动情况及功过。全书条目计513个。书中还反映侨胞、台胞对革命的贡献等情况,是海内外闽南籍人士了解历史、了解乡情的极好读本。  相似文献   

8.
到过台湾的人都会有这种强烈感受,仿佛置身于闽南,讲的是闽南话,吃的是面线糊,听的是歌仔戏,对妈祖的敬仰溢于言表,与在闽南生活没有两样。  相似文献   

9.
护法运动后,孙中山为了对付南北军阀的两面夹击,排除重重阻挠组建了援闽粤军。1918年9月1日,援闽粤军进入福建建立闽南护法区。作为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继续斗争的惟一根据地和大本营,闽南护法区的建立、发展、消亡与孙中山的政治策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闽南护法区与孙中山关系脉络的梳理,认为闽南护法区在孙中山等人领导的护法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护法运动后,孙中山为了对付南北军阀的两面夹击,排除重重阻挠组建了援闽粤军.1918年9月1日,援闽粤军进入福建建立闽南护法区.作为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继续斗争的惟一根据地和大本营,闽南护法区的建立、发展、消亡与孙中山的政治策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闽南护法区与孙中山关系脉络的梳理,认为闽南护法区在孙中山等人领导的护法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27年8月中旬,中共闽南特委曾在南靖县宝林村召开过一次极其重要的特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已经失败的紧急关头召开的。它关系到闽南党组织的命运,在关键时刻重新确立了闽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了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战略转变,从而使闽南党组织顺利地越过了大革命失败后的激流险滩,为正确领导闽西南地区人民群众进人到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时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次会议成为闽南党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2.
1927年7月下旬,我在下洋接到漳州闽南特委秘书长邱泮林来信,说在武汉的党中央派陈明、陈昭礼两位同志来福建帮助恢复党组织。我收到信后赶回漳州,和陈明、陈昭礼两同志见面。大约在7月下旬到8月初,闽南  相似文献   

13.
闽南公学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建设新闽南急需人才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1949年9月下旬,漳州一解放,从太行山随军南下的地委与坚持原地斗争的闽南地委在漳州会师,立即成立了中共福建省第六地委(后改为漳州地委).面临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地委成立的第二天,就把支前、剿匪、接管新解放区、建设新闽南的重大任务提到了首要议程.地委认为,针对南下干部不懂当地方言的特殊情况,迅速培养一批精干、通解闽南语的干部是适应当时迅猛发展的形势的需要.地委全体委员果断决定创办闽南公学,承担培养政治、经济、文化各类干部的使命,并决定由卢叨(地委书记)兼任校长,我(时任地委青年工作部部长)兼任副校长,同时指定由我主持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化的提出和讨论,至今约有100年了,而系统地全面地讨论闽南(河洛)文化,笔者记忆是2003年2月15日在泉州举行的首届“闽南文化论坛”。2月16日,新华社电讯发布“闽南文化论坛”学术成果首次指出:  相似文献   

15.
重点转移1927年4月底,自中共闽南特委紧急会议以来,罗明已在闽西、闽南奔波了一个多月。厦门"四九"反革命事变,特别是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福建反动派的气焰更加嚣张.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区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汉民系文化。闽南文化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尤其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研究和发掘闽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对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需的历史文化软实力支撑,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何鸣在闽南和闽粤边区坚持了长期的游击战争何鸣于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万宁区委书记,早期他在家乡参加过反抗国民党右派的农民暴动,后因国民党缉捕,经组织批准,潜逃海外。1930年初,何鸣回国后,在夏门从事地下革命斗争,翌年5月奉调进入闽南和王占春、李金发等一道在漳州南、北乡一带开展农运和游击战。1932年4月中央红军入漳后,何鸣在靖和浦根据地发功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并参加闽南工农武  相似文献   

18.
1932年4月,毛泽东等率中央红军东路军胜利攻克漳州,在短时期内又分兵南靖、石码、长泰、海澄、漳浦、平和等县城乡,红色浪潮覆盖大半漳属地区。中央红军这一伟大胜利,对闽南革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央红军进漳,发展了闽南游击战争,促进了闽南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福建南部的厦门、漳州、泉州革命斗争兴起比较早。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和残酷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五年九月间,闽粤赣边区领导人魏金水、朱曼平、洪椰子三位同志来闽南,在水尖山(现属平和国强公社三五大队)召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闽南特委书记卢叨,王涛支队队长刘永生、政委陈仲平、副支队长巫先科、郑金旺及我(当时是平和县委书记)。这次会议上魏金水和朱曼平总结了王涛支队在闽南打击国民党顽固派、反“三征”、开仓济贫斗争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央红军进占漳州,在闽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影响深远。它不仅消灭了军阀张贞的主力部队,动摇了国民党在闽南的反动统治,而且以实际行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反蒋政治主张,推动了闽南抗日反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中央红军进占漳州,直接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闽南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日本帝国主义早就把福建视为它的势力范围。“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图谋扩大势力。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