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内与海外》2007,(3):77-77
《宿悦书法篆刻精选》近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书法家、篆刻家宿悦继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宿悦书法篆刻集》之后又一部精品之辑。宿悦为中国  相似文献   

2.
"皓月禅心·宿悦写经书法"巡回展近日在北京荣宝斋展出。宿悦幼承家学,15岁师从书法大家骆舒焕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及古典文学,至今已35年,以传统功力雄厚的楷书、行草、小篆和篆刻见长。他的楷书融褚遂良、柳公权等唐代书法大家楷书风格于一体,推陈出新,已具自家面目。近年来,他以楷书书写的儒释道经典为世人乐道,荣宝斋出版社已出版《宿悦书金刚经》《宿悦书药师经》《宿悦书道德经》等。据悉,此次展览汇集宿悦近年以写经为主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京城每当我们谈论书法篆刻问题时,自然会提到“宿悦现象”和宿悦的成就。在书法篆刻界,老一辈人对他交口称赞,同辈人对他刮目相看,年轻人对他望洋兴叹。我们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宿悦是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难得之才。“宿悦现象”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4.
《宿悦楷书千字文》已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宿悦为中国书协、北京书协会员。已出版书法集、篆刻集近10种。《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撰,用四字韵语写出,首尾连贯,音韵谐美,很适于儿童诵读。全文共二百  相似文献   

5.
解读宿悦     
宿悦是我父亲骆舒焕生前颇为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十几岁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和篆刻,只要有空必到家里来,静静地听父亲讲解书法。从书法的笔画形  相似文献   

6.
张秉文书法     
《海内与海外》2009,(1):80-80
张秉文,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入编《二十世纪书法篆刻集粹》、首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北京书法家优秀作品展作品集》等。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  相似文献   

7.
我与宿悦相识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后便常于他的书斋“省寂堂”中畅谈书艺、印学及人生。意气相得,遂成挚友。他蛰伏陋室,临池治印,勤励经年。他新近出版的书法篆刻集,即为他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所获成果的一部分。宿悦自幼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书法。15岁拜骆舒焕先生为师,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8.
宿悦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篆刻家,他的面目独具而突出,艺术特色鲜明而夺目、气韵高古、内涵丰富、气象万千、雅俗共赏,欣赏后犹如春风扑面。综观宿悦的书法作品,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突出特色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曹心源篆刻     
《海内与海外》2011,(9):81-F0003
曹心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京华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名作集萃》副委会副编审,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聘为第八届“群星奖”书法类作品评委,其作品曾先后赴港、台、美、日、法、俄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及艺术交流,出版《曹新元篆刻选》《曹新元篆刻集》《心源篆刻》《中国书画名家——曹心源》《心源新象——曹心源山水作品集》《梅斋鸟虫百印》等专著,2009年篆刻作品获中国书协第三届“兰亭奖”,其印“千秋万岁”、“贞风雅兴”被神舟七号搭载遨游太空。  相似文献   

10.
何永泽治印     
《海内与海外》2009,(5):79-79
何永泽,1951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曾于两所大学分别教授中医与艺术专业。研习书法篆刻近四十年。篆刻取法古玺汉印与晚清诸家,豪放婉约,各得其宜,面貌古朴遒劲、平中出奇,治印逾万方。书法习金文、石鼓、南帖、北碑,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形成刚健平正、典雅脱俗的风格,作品数十次参加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  相似文献   

11.
营心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作品曾先后赴港、台、美、日、法、俄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及艺术交流,出版《曹新元篆刻选》《曹新元篆刻集》《心源篆刻》《心源新象——曹心源山水作品集》《梅斋鸟虫百印》等专著,2009年篆刻作品获中国书协第三届“兰亭奖”。  相似文献   

12.
见字如晤     
正当我再次走进宿悦先生的书房时,气氛如我三年前第一次到这里时一样,淡然、安静,饮一杯茶,与一个人天南地北地对话。不由得感叹时光,三年前的场景和当时的文章,似乎早已凝固。久置沉淀,于我,再次落笔,有了更多感悟与共鸣。一切都在变化,无论是对宿悦先生还是对我自己而言。三年时间,足以留下一段明显的印记,这印记,清晰地留在宿悦先生的书法中,也留在我的文字里。  相似文献   

13.
郭宝庆书法     
《海内与海外》2007,(6):80-80,F0003
本文作者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少年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书法比赛一二等奖,曾随文化部、北京书协到全国各地进行书法交流活动,多次参加书画展览。受聘于北京崇文老龄大学、崇文少年宫从事书法教学。自2005年始,受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之邀,参与到《新北京新奥运》、《国际导演拍北京》等系列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老字号萃文阁开业于1930年左右,坐落在琉璃厂文化街的东口,是一家以经营书法、字画、篆刻、印章材料、文房四宝为主的专营店。萃文阁的书法篆刻创始人魏长青,是一位在书法篆刻、金石鉴赏等方面都颇有成就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狄连仲书法     
书法家狄连仲持赠我一册《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作品集》,作品集内收录了一幅狄君的行草书法作品。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是一项重要的展览,代表了当今书法的最高水平。狄君的书法作品能够入选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说明了狄君书法艺术不断成熟且日益精进。  相似文献   

16.
我幼时曾被家里管着每天写一篇大字,而且我一直到小学4年级以前的作文课都是当堂写小楷,也可算是所说的童子功吧。人到中年玩起了书法,有幸拜马辰基老先生、崔志强先生为师,得以有了开阔眼界的机会。有恩师指点及自己对书法篆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使我在书法艺术上有了不小的进步。1989年北京海淀区书法协会推荐我进了北京市书法家协会,1995年北京市书协  相似文献   

17.
正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展示当代学人书法风貌,倡导干净正派的书风,坚守中国书法传统美学体系,重续中国文人书法的传统,4月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北京崇贤馆承办的《学林墨痕——学人书法北京邀请展》  相似文献   

18.
趙永金书法     
我和永金的最初交往缘于他寄来的《赵永金书法篆刻作品集》.我们多年未曾谋面,靠的是电话交流,作品交流.永金每有新作,必寄我一观.我从诸多展览和书籍中所了解的一段段印象,逐渐地累加而清晰起来.因为时空的距离,对他评价就更直接、更客观.在我看来,永金对于书法篆刻有一种宽容而闲淡的"游于艺"的心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在玩赏中取得不凡成绩,但他创作用功极勤,深感不于老实处勤奋用功,将难有所成,在勤奋中获取新的灵感,不流于虚伪浅薄.  相似文献   

19.
李国华篆刻     
李国华,1954年生,辽宁锦州人,号醉石、听秋阁主,从事专业书法、篆刻、设计工作。他酷爱书画,从秦碑篆书入手,遍临晋唐诸体,取汉隶诸碑其雄奇灵秀,师法高古,厚实稳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曾多次赴美、日、韩、台、新、法参加邀请展,并被国内外友人收藏。个人传略入编《中国书画作品收藏宝典》、《当代书画名人墨迹大观》等多部辞书。其书法题字为国内外诸多碑林、寺庙、商家收藏或刻石,如隶书作品被1992年亚运会组委会收藏,并作为礼品多次被国际友人收购。为朱德家乡书写长联,并刻于大型碑石。巨作30米长《金刚经》被台湾、新加…  相似文献   

20.
李鸿征书法     
《海内与海外》2005,(5):78-78
李鸿征,1948年生于山东,满族。秉性好学,气质儒雅。所学专业为理工科,一直在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但伴随他一生的爱好,则是书法篆刻艺术。他自幼即与笔墨为友,遍临名帖古碑,涉猎甚广。王羲之《十七帖》、《圣教序》、颜真卿《多宝塔》、《东方朔画赞》、智永《千字文》、孙过庭《书谱》、汉隶《石门铭》、《礼器碑》、《张迁碑》及多种魏碑、金文均是他孜孜耕耘、临习不辍的范本。他除了向古人法帖学习之外,还广交同道,向当代名家求教,与书法界同行交流,博采诸家之长,使其艺术造诣日臻成熟。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