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轮上的腐败早已是广大群众深恶痛绝之事,每年的公车消费也已成为财政的重大负担。为此,一些地方正在进行公车改革,并自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群众的意见并未减少,有的地方反而更加强烈。根据媒体的报道,各地的公车改革方式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卖公车、发补贴”,即所谓“货币化改革”的形式。这样的改革严重缺乏政治观点,单纯从经济上考虑问题,满足于减少了一些开支,从而使公车改革陷入了深深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纠风办明确今年纠风新的“专项整治”之一, 是全面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活动眼下,全国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目前,恐怕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全国上下一共进行了多少项的评比达标活动。为什么这类达标评比越涌越多?又多又乱?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4,(1):57-60
公车超标、公车私用等广为群众所诟病的“车轮上的腐败”.长期以来是难以根治的顽疾.“公车消费”作为“三公消费”中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私用公车的后果不仅导致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特权思想的产生.还败坏了党风政风.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我们应该如何治理“车轮上的腐败”?公车改革的关键在哪里?我国在治理公车腐败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国外如何治理公车腐败.他们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针对这一问题.本刊特选摘了一些国内外的做法以及学者的建议.以期对我们的公车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徐珊 《理论视野》2007,(2):28-30
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赋税制度改革,都没有跳出“黄宗羲定律”,即没有跳出制度越改农民负担越重的“怪圈”。我国现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与历史上税费改革有着本质区别,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一定能够跳出这种“怪圈”。  相似文献   

5.
潘燕 《瞭望》2005,(52)
社会似乎正在形成这样一种思维 定势:对新政策新提法只需应应景, 至于做不做、能做到什么程度,那是 另外的事。 北京此前已禁放烟花爆竹多年, 可每到春节,不仅噼啪之声不绝于 耳,且爆竹的杀伤率更成倍于往昔; 还有公车改革,上上下下喊了差不多 快10年,可至今,公车还是公车; 个别取消了公车的地方,其补偿标准 之高让百姓觉得跟不改也没啥两样。  相似文献   

6.
表扬的“错位”,是一位老工程师向我提出的。他说,技术人员做工艺,有的做得好,下面执行很顺利;有的做得不好,下面老找他,他也不得不一再“下基层解决问题”。然而,受表扬的往往是后者。该表扬的不表扬,不该表扬的却表扬了,这种表扬“错位”的现象在实践中并非个别。譬如,搞环境卫生,搬走垃圾山越多的越受表扬;检查设备,查出事故及事故隐患越多的越受表扬;扫黄,单位中查出淫秽物品越多的越受表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践、特别是改革实践,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然而,实践在发展,我们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和扩展。这里联系十年来的改革实践和人们的认识状况,谈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的问题。(一)不能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模式过去,人们受传统理论和模式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往往作了这样的理解:在所有制方面,认为越“大”、越“公”、越“纯”,越是社会主义;在分配方面,认为越平均越是社会主义;在管理体制方面,认为越集中统一,管得越多,越是社会主义,等等。而在改革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公车改革年年提,但公务车数量却年年多.公车私用屡遭诟病,公车肇事、公车杀人、特权车、霸王车等散布于媒体报端,饱受批评不绝于耳.因郭美美而蹿红的红十字会,近日又被曝有多辆豪华公务车,也再次将公车改革推向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9.
王军 《瞭望》2006,(22)
“国六条”之“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可谓切中时弊,对一些城市的“拆迁经济”敲响了警钟。对此大有深度解读的必要。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经营城市”,拆迁规模持续加大,在所谓“改变了落后面貌”、“改善了居住条件”的背后,却是社会矛盾越聚越多、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  相似文献   

10.
市井人语     
《侨园》2012,(6):72
公车改革刻不容缓近日,有网友反映四川达州市达县计生局将省计生委赠送的一辆很新的依维柯停着不用,都快放烂了。计生局回应称因耗费大养不起,等到了报废年限再报废。公车消费居高不下,饱受诟病,公车改革呼声日渐强烈。为此,各地纷纷出台措施整治,但公车资源被私占、被  相似文献   

11.
公车,顾名思义,是公务活动所用的工作车。公车公用后,节假、双休日应享受公务员一样的“公休”待遇。这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时下一些地方却出现种种公车在公假里不能“公休”,甚至比平时还忙的反常现象:有的忙走亲访友,联络感情;有的忙游山玩  相似文献   

12.
钟怀 《瞭望》1989,(42)
“公”字有多种含义。这里说的“公”,指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与“私”相对。大概因为我国是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这里姓“公”的事物特别多。然而“公”字变形变味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令人困惑,令人不安。 拿公车来说,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国家拥有像我们这样多的公家小轿车。什么职位才可以配车,国家有明文规定,实际上大大突破了这种规定。公车本应用于公务,但用公车送子女入学,送孙辈上幼儿园,乘公车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经贸委《关于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采取措施,加快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改组步伐。具体要求是: “在总结各地国有小企业改革改组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关于积极推进国有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改组工作步伐、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制订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交流,推动实践。” 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意见,搞好国有小企业各地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做法,不必强求一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制订放开、放活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把这项改革切实推动起来。早改早主动,拖着不改越拖越被动。办法只能来自实践,来自群众的创造。拖着不改就什么办法也想不出来。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在中华大地引起了强烈的议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问题的提出、设想、试点到全面实施有一个过程,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操之过急。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之后,这四个方面的体制改革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蓝图。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我以为就是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总前提下,完善行政制度、完善领导制度、完善民主制度、完善干部制度,通过简政放权。建立和完善决策体制、监督体制和咨询信息反馈体制,从而保证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最后完成,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多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精简机构,精干人员,结果是机构越简越大,级别越精越高,人员越减越多,“当官”的越精越多,各种临时机构如同“雨后春笋”,也日益增多,致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事务主义等弊端得不到解决。但我们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合并几个机构,精简几个人员,权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方法的改革。然而不少人对此的态度是“难”。有人说,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还怎么改?其实不尽然。先说硬办法能不能用。若指乱扣帽子、乱打棍子那一套,当然不能用。可是,对某些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东西,对以权谋私的行为,对纪律松弛的现象,该不该“硬”一点,管一管?我看完全应该。所谓“软办法”可能指的是说服教育的方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  相似文献   

16.
公务用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广受诟病,规范公务用车,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公车使用效率,改变公务用车模式成为公共行政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公车货币化改革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模式被大力推广,但因其囿于既定制度与公共权力的非规范性而遭遇了极大的阻力。海南省公车改革试点县——X县公车货币化改革历经8年,从车改成本与收益上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引发了较大的非公平性矛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鉴于此,以产权理论为依据,在确保公务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公车私有化可能是未来公车改革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被称之为"关键时期的盛会","深化改革"又成为一个热词,标志着改革已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期。深化改革与以往任何一次改革相比,当下既得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利益藩篱日趋固化,很多改革甚至需要改革改革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改革者的自我革命。颇受群众关注的公车改革,已经"改"了近20年。除有的地方变成福利外,又有什么样的实质动作?养老制度改革,涉及到"双  相似文献   

18.
机构越设越多、编制屡屡超限、“人头费”居高不下,是阻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大障碍。 机构:急剧膨胀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控制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数量,在“控编”、“消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  相似文献   

19.
调研发现,公车私用屡禁不止、公车专用较为普遍、公车滥用较为严重、公车闲置偶有发生。其根源主要在缺乏成本制约、缺乏价格机制、缺乏因地制宜、缺乏刚性制约、自体监督缺乏威慑效力等方面。推进公务用车改革须防范"一刀切"、变相发放"福利"、"消极怠政"、资产流失等问题。公务用车改革要坚持分类改革,建立公务用车多轨并行模式;发放公务交通卡,建立公务用车费用电子支付系统;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公务用车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近一个时期,在一些地方,公车迎亲之风又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迎亲公车,皆以大红“喜”字之类“吉祥”字眼对车牌号“巧加掩隐”。在警示教育中发生此类问题,实在令人吃惊,很有警示作用。 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喜隐法”,乍看之下,隐去的是公车牌号,实则,“喜隐”之下,暴露出诸多“隐忧”。一些人婚嫁办喜事,为显阔摆谱,公然违规,公车迎亲,可谓得意忘形喜昏头,纪律规定置脑后。一些单位的领导与司机,碍于人情面子或图私利,置禁令于不顾,可谓徇私违规,以私废公。有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公车迎亲充耳不闻,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