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把优秀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充分认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任务。1.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吸收和补充新的力量,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青年学生特别是他们中…  相似文献   

2.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是人类终级关怀的不懈追求,其所倡导的崇高理想在人类长期不懈的奋斗下,一定会成为现实。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历史发展认识的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李建平 《共产党人》2006,(24):11-12
中央非常重视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大祝词中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高校,必须积极开拓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不断加大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党建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把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培养成为继承党的事业、脚踏实地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目标而奋斗的可靠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别同志,不仅是十月革命后在我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辈,而且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导师和楷模。他在政治上深湛的远见卓识,他的崇高人格魅力,他对青年所寄予的希望及教诲,使他深得广大青年的爱戴和尊敬。时值李大别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和“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八十周年之际,重温李大别同志对…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5,(1):10-10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琦  虞新胜 《求实》2006,3(12):46-50
作为一种信仰,马克思主义与历来的宗教信仰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是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统一,是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正确认识信仰的本质和内在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从理论认识、信仰教育和行为追求等方面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指人们对其认定的体现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信仰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其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的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它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7)
信仰,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指人们找到精神归宿,确立了人生目标追求。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科学信仰观确立的基础。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信仰马克思主义,应是每一个青年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现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致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等问题愈加严重。本文从经济、文化、教育和自身发展等方面,努力探究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中许多命题和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这个“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讲述,的的确确前无古人。只有不断加深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解,才能准确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掌握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钥匙。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共同本质 长期以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总是把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产生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展示了这个科学理论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之中的,是完全从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的结果。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源于时代现实又引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青年工作和青年运动的思想力量,是马克思主义解决青年自身发展以及青年与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发展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以不同方式坚持、发展和运用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相似文献   

13.
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是当前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要注重社会心态的引导,培育青年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创新载体和方法,积极适应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至今,虽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波折,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哪种思想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由思想信仰转化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邃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历史洞察力,也必然昭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推动下,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左亚文 《学习月刊》2013,(21):22-24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其次是一种信仰.它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但这种信仰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信仰。因而.在性质上.马克思主义属于一种人文信仰.而不是宗教信仰。与其他形式的信仰一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内涵也主要表现在宇宙的终极解答、社会的终极理想和个人的终极价值三个方面,并且呈现出实践性、批判性和开放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坚持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它们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真理。为了确立这种信仰,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价值理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和理论外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和现当代形态的关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引导大学生充分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巩固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掌握,为今后服务社会、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第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客观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内核,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9.
信仰是人类主体对于其生存发展具有最高意义的某种客观对象的信奉与实践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并巩固政权的力量源泉。当今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主流信仰在我国受到一定冲击。因此,我们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建设中,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理论内涵,这对新时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与理论核心,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终极目标和归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内在追求;它源于人自身的实践本质,扎根于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人的全面发展有其科学的内涵,同时也有其自身的评价标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