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婚残疾妇女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宪法司法保护已经走向世界化全球化。应借鉴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社会保障秩序,开放社会救济渠道,完善相应的司法救济途径,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浅析女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以促进男女平等和共同发展,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3.
王晓波 《人民论坛》2010,(12):78-79
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如缺乏合理的举证责任规定、消协的职能缺位、相关的惩罚性条款不合理等等。因此,立法部门就需要制定合理的举证责任制度、强化消协的维权职能、健全权利救济制度等,从而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如缺乏合理的举证责任规定、消协的职能缺位、相关的惩罚性条款不合理等等。因此,立法部门就需要制定合理的举证责任制度、强化消协的维权职能、健全权利救济制度等,从而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关于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套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已基本形成,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欠缺,特别是立法观念、具体的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仍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高额的利益追逐下,部分经营者违背当初经营目的,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在对消费者保护的层面而言,传统的私益救济已不能满足市场法治的发展需要。相比之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自法律授权以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反而能够修正经营者与消费者在市场地位上的失衡,更有效的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更广泛的实现对消费者的集体救济。  相似文献   

7.
《公民导刊》2013,(1):2-2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着力推动《存款保险条例》、《银行卡条例》、《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规出台,为相关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在今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林荫茂等30名代表提出议案认为,当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多发频发,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建议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及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个部门,与多部法律存在交叉,实践经验也有待积累,制定专门法律的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大修已经提上日程.从实体法方面来说,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体系.然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司法程序构建上,却显得相对滞后.为此,我们应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对消费者权益救济方式进行创新,建立小额消费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活动中,如何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历来是重点课题。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依然存在受侵害的情况,相关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也存在阻碍,必须继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设继承,不断丰富和完善基本保护框架,切实地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敏感信息对个人权益影响巨大,亟需利用法律武器予以保护。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个人敏感信息范畴,创设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例外规则,实现个人敏感信息关联性、动态性管理,健全个人敏感信息责任机制与救济途径,实现对个人敏感信息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全秋萍 《前沿》2013,(3):117-118
金融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消费前必须建立在知情权的基础之上,这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在当今复杂的金融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在金融市场交易中迫使金融消费者陷入弱势地位,消费者的知情权时常受到各类金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立法并未完全贯彻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理念,尤其是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问题上存在诸多法律方面的缺陷,亟待相关立法、制度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赵兴华  马慧 《人民论坛》2015,(5):116-118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但在当前法律保护不完善的条件下,网络消费者侵权行为越来越严重。如何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电子商务继续快速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分析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晨 《人民论坛》2012,(17):102-103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中,竞争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竞争作为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对市场的调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竞争法通过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等措施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张磊 《求索》2012,(2):162-163,172
外交保护是国家保护海外公民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用尽当地救济是国家实施外交保护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当地救济怎样才算"用尽"存在较大分歧。关于当地救济的"用尽"程度,我们认为应当首先将这种救济限定在法律救济,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司法救济与行政救济两种。在此基础上,"用尽"要求当事人无过错地获得终局裁决,也就是说,一方面,受害人获得裁决必须是终局的;另一方面,该终局裁决应当是在当事人无过错的情况下获得的。美国所提出的当地救济"实质"已经用尽的观点虽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国际法上并不可取。此外,为了保护个人的利益,行政救济的范围应当仅局限于必须的法律程序;而为了保护东道国的利益,个人在国内程序中提出的证据和论点在国际求偿中应当不得变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大量的华侨纷纷回国投资创业,为我国引进外资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华侨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利益群体,其在境内投资经商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却存在着数量少,层次低、内容零散并严重滞后等问题。我们需要从完善国内立法与司法救济等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对我国华侨在境内投资经商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2,(6):28-28
李志明、潘如新在《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10期撰文认为,检举人为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其自身权益经常受到侵犯,故应该从保护制度、激励制度、救济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的公民检举权保障制度。就保护制度而言,我们应该完善检举保密制度和检举人权利保护制度两个方面。就激励制度而言,主要应丰富激励类型,提倡检举贪腐的道德意识以及完善奖励机制。就救济制度而言,应该建立专门救济机关,扩大诉讼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杜以昌  张鑫 《前沿》2012,(6):184-18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本文通过分析现今高校大学生权益保护现状,研究探讨大学生权益的保护与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慧蓉 《人民论坛》2012,(26):110-111
为了保护小股东的权益,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建立了股东提出意见、异议股东股份处理以及股东权利救济等多种法律制度,但在保障小股东参与公司事务决策机制、小股东知情权机制、小股东退出公司机制和小股东司法救济机制等四大机制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进一步做好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汤建辉 《求索》2011,(3):137-13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保法》)明文规定消费者享有9项基本权利,而第9条则是明示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已经成为司法裁判的重要保护对象。以各地消费者诉腾讯的案件为契机,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适用再度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法官是如何看待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如何采取法律救济方式?现有法律救济中是否存在问题?本文将从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界定切入,检讨现时司法案例对自主选择权的救济存在的错误认识以及保护不力,最后结合现有的民事责任方式,提出完善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保护的司法救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在线交易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市场是建立在消费者信赖和认可基础上的,而目前有8成以上的网民认为“网上退换货没有保障”和“付款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在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尚未出台之前,当务之急是如何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真正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