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特许经营作为具有限制竞争倾向的经济活动方式,应成为法律规制的重要领域。发展特许经营必须解决好与竞争机制的适应与协调问题,明确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原则在特许经营法律调整中的意义,以实现利益平衡与经济和谐。  相似文献   

2.
作为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特许经营在我国不断推进,并吸引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特许经营协议的法律属性、特许经营改革的风险防范、特许经营争端的解决机制、特许经营的后续规制等4个核心议题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述评,勾勒出当下特许经营法学研究的基本图景,并展望了特许经营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特许经营是知识经济时代,商业企业拓展业务、销售商品和服务的一种重要的营业方法。本文认为,应当从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完善特许人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完善的特许经营合同等方面入手,加强对特许经营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的森林公园经营体制落后,政府在经营管理上遇到了困难,很多森林公园的日常工作难以维持。随着行政任务民营化的发展,部分森林公园探索着将森林公园的经营权出让,这种做法的合法性模糊。本文借鉴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成功经验,在厘清特许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建立森林公园特许经营可行性的分析,并对特许经营的内容进行了大致的构架,以期对未来特许经营正式引入森林公园经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特许经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即纵向方面的反垄断规制和横向方面的对外责任的分担。前者表现在特许经营协议中的有关限制性条款,其必须经得起“合理性原则”的审查,否则,属于非法行为。后者表现在被特许人在经营中引起的对外责任,特许人是否需要承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特许经营作为一种现代的、先进的商业模式,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试图在对中国特许经营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前景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特许经营立法的模式、侧重点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特许经营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中度的政府管制手段,绩效评估已经在我国当下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后续监管中得到了局部运用,并为我国中央和地方特许经营立法初步认可。法律文本可操作性的匮乏、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和评估结果处理的偏颇,使得绩效评估的功效尚未彰显。为了实现绩效评估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当从厘定评估目标、明晰评估指标体系的形成机制、健全多元评估主体的参与机制、确立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设定评估制度的运作程序及配备评估结果的异议解决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并避免评估走过场和评估过度化两种不良倾向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特许经营发展呈迅猛势头。如何加强管理,避免特许经营销售成为诈骗金钱的方式,成为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关键。我们应借鉴国外做法,建立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促使我国特许经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特许经营法律问题“两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许经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即反垄断规制和对外责任的分担。前者表现在特许经营协议中的有关限制性条款,其必须经得起“合理性原则”的审查,否则,属于非法行为。后者表现在被特许人在经营中引起的对外责任,特许人是否需要承担问题。特许人与被特许人它们之间的对外责任分担应以“自己责任”为第一原则,同时又要考虑特许人的控制程度与过错程度,特许人应当承担对外责任,第三人可以基于雇佣人责任、关联企业组织责任、合伙人连带责任、工作物所有人责任以及产品制造人责任向特许人直接主张权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政策变迁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稳步推进。政策主导型的特许运营模式虽然具有灵活应变的优势,但也存在预期缺乏的局限。为了实现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向法制主导型模式的转变,必须在总结中央地方政策引导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中央与地方特许经营立法权限的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11.
商业特许经营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信息披露有助保障被特许人权利、政府监管的实施及社会公众利益的维护,是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的立法重点。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的主体应限定为特许人,同时针对区域特许人的双重身份予以特别规制。商业特许经营初始信息披露应合理设置时间基准点,后续信息披露应明确及时标准。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应当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易解的标准,披露的法定内容应适当扩张,并建立平衡利益关系的豁免制度。针对特许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应规定被特许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条件、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内容,以及特许人对于第三人受此误导而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关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论证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公共政策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体制失灵的弊端不断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亟需加以矫正,这种矫正是无法通过市场体制内在的私人理性来完成的;其次,引导社会长远发展的智慧之光,还是所谓的集体共同理性,而这一理性需通过公共政策来实现;第三,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日,世界大同的倾向将随历史的进步而日益得到人类的认同,人类的合作前景将会大于竞争前景,趋势是超越私人理性。即便如此,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也不容否定。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市场运行和公共政策之间的良好配合关系,充分发挥好两方面的作用。本文专门就市场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基础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特许连锁经营是以特许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一种经营方式。文章重在分析和研究特许连锁经营法律关系的性质,以及作为这一法律关系客体的特许经营权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胜利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和我国对海外油气资源依存度的不断上升,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促进油田持续高效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胜利油田业务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不仅外闯市场单位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国内发展同样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由此,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和选拔力度,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国际化人才配置机制与多元化激励机制,成为胜利油田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有效市场假说作为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无疑是我们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方法和依据。许多其他得到广泛 应用的金融投资理论皆以此为基础。历经30年的发展,有效市场理论在不断得到支持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新的市场理论的挑 战。混沌理论和分形市场理论,特别是对于市场异象做出新解释的行为金融学,都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突破。这 不仅为研究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对金融市场的决策者和生产者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世界上公认的钢铁大国,其市场集中度低下的事实也是有目共睹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钢铁行业政策的基本目标。然而,以往的经验表明,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行业重组,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世界钢铁消费量第一且还在不断扩大的中国内部市场,目前尚没有完全融入世界大市场,正是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支持着我国众多钢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尽管中国政府可以暂时挡住外资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并购,但是期待这一世界瞩目的高增长市场长期为我国的钢铁企业独占并不现实,与我国改革开放的长期国策也不相符,这就意味着我国的钢铁企业迟早要面对国际钢铁企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千家万户,品牌战略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市场跨越、稳固和强化市场地位、特别是参与和赢得国际市场竞争显得更加重要。以品牌来建立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树立企业的形象,是中国企业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也是中国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世界一流品牌,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后也能够成为品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8.
非关税壁垒对中国企业的外贸既有不良影响,又有积极影响。非关税壁垒使得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各种壁垒的限制,使得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演愈烈。同时,非关税壁垒又促使中国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协作,改善生态环境,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改善其未来的外贸出口局面,扩大更大赢利空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流浪地球》引发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讨论。这一讨论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我们从中发现了通过科幻电影张扬中国价值的可能性。科幻电影本质是文化工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它的价值必须附着于文化工业的消费性质之上,通过经济效应开辟文化道路,并巧妙地包装着主流意识形态。《流浪地球》的中国身份展现了一种特殊的爱国主义情怀,但从文化工业角度来看,这一科幻爱国主义明显还局限在国内文化市场,一旦进入国际市场,这一强烈的“中国”色彩反而削弱了它的影响力,这其实不是一种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科幻爱国主义应该兼顾国内和国际文化市场两方面,寻找合适的中国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手法,提升国际文化市场份额。因而,只有具有科幻国际主义视野才能造就真正的科幻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陕西农业遇到的挑战大于机遇。陕西农业的主要粮食产品在国内外没有比较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果品业和畜牧业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因此,陕西农业发展必须推行农业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陕西农业比较优势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比较优势的产品,提高陕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陕西省农业迅速走向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